這一日,正當楊蛟在府中潛心修煉之際,一個聲音猶如黃鶯出谷般,從府邸外傳了進來。

“楊先生可在?”

聽到有人來訪,他的心中不禁湧起一股好奇的漣漪。

他在朝歌城相識之人寥寥無幾,而這聲音的主人,更是他素未謀面的陌生人。

然而,儘管他不認識來者,他還是毅然踏出了府邸。

映入眼簾的,是一位面如冠玉、無須的公公,而公公這等人物,通常只存在於那深宮內院之中。

“楊先生,大王有請。”

公公面露恭敬之色,猶如臣子朝拜君王一般,對楊蛟道出了此番來意。

楊蛟雖已知曉眼前之人是受何人差遣,但對於帝乙召見他的緣由,仍是滿心疑惑。

“這位公公,不知大王找貧道所為何事?”

“楊先生,小的確實不知。”

楊蛟原本打算從這位公公口中探得一些訊息,卻未料到眼前的這位公公竟是如此謹小慎微之人。

不過好在他並未感受到絲毫危險的氣息,也就不再為難這位公公了。

他自從踏上修行之路,若遇危險,便會有一種如芒在背、心血來潮之感,而對於這種感覺,他向來深信不疑。

此刻,這種感覺並未浮現,這無疑證明了此行對他並無威脅。既然如此,那不妨入宮走一遭。

“既然大王有請,那公公,我們便一同進宮吧。”

楊蛟看著身旁恭敬有加的公公,轉身輕輕地將府門合上,臉上掛著如春風般和煦的笑容。

沒過多久,兩人便踏入了皇宮,在看到門口守衛的那一刻,兩人停下了腳步。

“楊先生,請稍候片刻,奴家這就前去稟報大王。”

公公面帶恭敬,言辭懇切地對楊蛟說了一句,然後邁著輕盈的步伐,朝著大殿內走去。

“楊先生大王讓我帶你進去。”

沒有讓楊蛟等多久之前的那位公公再次走了出來。

楊蛟點了點頭隨著這一名公公走進了大殿。

此刻,宏偉莊嚴的宮殿之內,帝乙正端坐在案几前,專注地批改著那些已被替換成紙張的公文。

每一份公文都承載著國家大事和百姓生計,而帝乙則以其睿智和勤勉認真對待。

就在這時,一陣輕微的腳步聲傳來,原來是楊蛟走進了殿內。

帝乙聞聲抬起頭來,看到楊蛟後,立刻放下手中正在批改的公文,臉上露出一絲歉意,緩聲道:“實在抱歉啊,楊蛟先生,寡人在此處理政務,竟打擾到您清修了,此乃寡人之過錯。”

楊蛟見狀,趕忙上前一步,躬身施禮道:

“陛下言重了!能得到陛下的召見,實乃貧道三生有幸,又何來怪罪之說呢?”

儘管心中對帝乙此番召見自已的目的充滿好奇,但他並未貿然發問,因為他深知帝乙若有事相托,定然不會讓他等待太久。

帝乙微微一笑,似乎看穿了楊蛟內心的想法,卻並未直接點明來意,反而話題一轉,問道:

“那麼,依先生之見,我大商朝如今究竟狀況如何?”

這個問題看似簡單,實則暗藏深意,需要楊蛟深思熟慮後方可回答。

楊蛟稍作沉吟,而後答道:

“回陛下,大商朝在您的英明統治之下,自是一片繁榮昌盛之景。微臣能夠在這繁華熱鬧的朝歌城中覓得一方寧靜之地,潛心修煉,全賴陛下洪福庇佑。”

這番話絕非阿諛奉承,而是發自肺腑之言。

誠然,大商朝的國運雖已逐漸步入衰落之勢,但自從帝乙登上皇位以來,憑藉其卓越的領導才能和不懈的努力,使得大商朝重新煥發出勃勃生機,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帝乙聞得楊蛟認可他治理大商頗有成效,不禁喜上眉梢。

自從他登上王位以來,始終兢兢業業,不敢有絲毫懈怠,親賢遠佞,這才止住了大商的頹勢,甚至開始呈現出一片繁榮昌盛的景象。

“寡人雖殫精竭慮治理大商,然心中卻有一憂。”帝乙剛才還面帶微笑,可說到此處,臉上已愁雲密佈,雙眼更是凝視著楊蛟。

對於帝乙的帝王之術,楊蛟自是洞若觀火,只是他不明帝乙找他所為何事,故而並未接話,而是以靜制動。

帝乙見他如此,心中不禁有些不悅。在他想來,自已都把話說到這份上了,楊蛟難道不應該感激涕零,為君分憂嗎?為他辦事,自已也絕不會虧待他楊蛟。

不過,儘管楊蛟沒有接話,帝乙做事向來是有始有終的。

“先生,我大商可是人族正統啊。”帝乙見楊蛟剛才沒有回應,索性換了個說法,以請教的姿態詢問楊蛟。

見帝乙已指名道姓找他,他也不好再佯裝不知。

“大商自然是人族正統。”

“先生可是人族之人?”

楊蛟雖身負半人半神之血脈,但他始終認為自已屬於人族的一員。

“楊蛟是人族。”

帝乙見楊蛟承認自已人族的身份,嘴角不由得泛起一絲微笑。

“我大商乃人族正統,而那東夷部落卻如頑石般拒不臣服,莫非他們已忘卻自已人族的身份?”

“我大商雖屢次興兵征討東夷部落,然每次皆有修士如鬼魅般相助於東夷,致使我軍久攻不下。”

“然我大商一直苦尋合適人選以抗衡東夷的修士,幸得蒼天庇佑,將先生送至寡人面前。世子對先生的能力極為推崇,向寡人極力舉薦。”

“還望先生能為維護大商人族正統之位施以援手,討伐東夷那些罔顧大商正統之人。”

帝乙口中的世子,自然指的是殷壽。殷壽身為多次領兵征伐東夷部落的大將,亦是大商君臣一致認可的下一代接班人。

殷壽所舉薦之人,帝乙自是格外重視。既然殷壽認定楊蛟有能耐,那帝乙自然也會認同。畢竟,這大商最終還是要交付於殷壽之手。

其實,大商並非沒有其他可與東夷修士一較高下之人,只是大商的其他修士,皆身負要職,難以脫身。

而楊蛟因殷壽的竭力舉薦,且在別無其他人選的情況下,帝乙才會讓楊蛟出手相助。

不然楊蛟有此前造紙術的赫赫大功,又表明了無意涉足大商朝堂的立場,帝乙又怎會行此得罪人之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