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留在幽州
暴君被流放?親孃歸來帶崽殺瘋 杉與 加書籤 章節報錯
“砰”
山匪的手被石子擊中,手上的刀掉在地上。
祁景延怔愣了一瞬,隨即將山匪扯下馬車。
這邊的偷襲計劃失敗,山匪見勢不妙,溜之大吉。
祁景延見肅王妃沒有受傷,才下馬車尋找救母恩人。
“在下祁景延,煩請恩人現身。”
他說完,山上慢悠悠下來了十幾個人,為首的三人一書生打扮,一嬌弱女子,還有一個一身腱子肉。
他們身後的人各有特色,但有一點是相同的
長得都好看。
書生拱拱手,笑道:“路見不平,拔刀相助,公子不必客氣。”
祁景延道:“救母之恩,豈有不報之理?還請恩人告知名姓,在下也好報答。”
書生瀟灑擺擺手,“說不用就不用,我們還要趕路,公子請便。”
說完,他一揮手,帶著人就要離開。
肅王妃在馬車裡開口道:“延兒,既然恩人不需要報答,那就給恩人準備些盤纏吧。”
“恩人莫要推辭,你們路上一定用的到。”
書生這回沒拒絕,接過祁景延給的銀票,他們瀟灑離開。
肅王妃望著他們的背影感慨:“這世上竟還有如此淡泊名利、不挾恩圖報之人。”
她不知道的是,離開她的視線後,書生和壯漢鐵柱打作一團,爭著要頭功。
鐵柱不忿:“是我救的肅王妃,我該佔大頭。”
書生冷笑,“要不是我聽到了那群山匪的對話,得知他們要刺殺肅王妃,你哪來的表現機會?”
兩人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誰都不肯讓誰。
何含玉無語,“你倆都有功勞,咱們好好趕路成不成?”
兩人異口同聲道:“不成!”
她無奈,只好帶著其他人繼續往前走,不管書生和鐵柱。
他倆只爭功勞,不爭銀錢,祁景延送的銀票在何含玉這裡放著。
何含玉就是第15章那個庶女,祁雲羲請人教導過她管家事宜,他們這支隊伍裡的銀錢都由她保管。
“含玉姐,別管他們了,快看看這裡面有多少銀票。”
救肅王妃,不就是為了弄點銀子當盤纏嗎?
何含玉開啟荷包,裡面是厚厚的一卷銀票,她數了數,足夠她們找到長公主了。
“很多很多,咱倆路上省著點花,還能剩下不少。”
“剩這個幹嘛,要我說,重要的是糧食衣服,我們在最後的金湯城全買成物資,到時候拉著物資去找長公主,長公主一定會收留我們的。”
“還要買胭脂水粉,瞧瞧我這臉,可不能被寒風吹皴了,長公主就不喜歡了~”
他們一邊嘰嘰喳喳說著話,一邊往前走,等書生和鐵柱打完一架後,發現他們早就走遠了。
他倆同時爾康手:“等等我們!”
幽州地界偏僻,到處是山林,還有未曾開荒的土地。
宿松把他們帶到地方,交到在這裡鎮守的將領手裡。
將領姓霍,聽宿松說,他曾經是肅王的親信,後來因為性格耿直被肅王不喜,就被派到幽州看守即將到來的犯人。
宿松同情道:“你們以後就要在這裡度過餘生了,我跟這裡的將領有點交情,如果還有想買的,我可以替你們求求情。”
沈尋遺憾道:“原來有人看守我們吶,我還以為……”
宿松在心裡翻了個白眼:沒人看守你們,你們跑了怎麼辦?
他長這麼大,還沒聽說過自覺服刑的犯人。
當然,只是想想,並沒有說出口。
也不是怕沈尋,主要是沈尋還沒有給他解藥,他還不敢翻臉。
“我們沒什麼想買的,”沈尋搖頭,“宿大人若是方便的話,可否再多留幾日?”
宿松問道:“為何?”
沈尋直言:“哦,也沒什麼大事,就是解藥還沒製出來呢。”
宿松:“……”
這還叫沒什麼大事?
分明是天大的事!
可他們放下人就要回京城,沒等宿松想出拖延的辦法,宿洋就出事了。
他和幾個人去山裡打獵,結果被黑熊拍了一巴掌,整個人被拍了個半死,又掉進不知道誰挖的陷阱裡,被摔沒了四分之一的命。
扈王和軍隊裡的軍醫費盡九牛二虎之力,才保住了宿洋的性命。
但傷筋動骨一百天,他這傷少說得養半年。
宿松無奈,但也不能讓宿洋一個人在這裡,只好寫了封信,讓其他官差迅速趕回京城,把信交給皇帝。
“師父,”宿洋虛弱道,“您要回京覆命,我自己在這裡就好,霍將軍不是說會找人照顧我嗎?”
宿松不贊同道:“不行,你一個人留在這裡,師父不放心。”
“但皇上若是知道師父先斬後奏……”
“沒事,”宿松安慰他,“皇上是明君,師父也有軍功在身,皇上會理解的。”
“你別說話了,好好養傷比什麼都重要。”
話都說到這裡了,宿洋只好聽宿松的。
跟沈尋說起這件事,宿松苦中作樂,“這下不著急了,讓扈王慢慢制解藥吧。”
沈尋對此深表同情,除了勸他別太傷心,好像沒什麼可說的了。
值得一提的是,宿洋被黑熊追逐時,祁雲州在不遠處採蘑菇,他和黑熊纏鬥了很久,最後用沈尋給他防身的弩箭射死了黑熊。
霍將軍對祁雲州使用的弩箭很感興趣,又見祁雲州骨骼奇佳,就收了他做徒弟。
按照規矩,沈尋等人每日都要進行開荒、砍樹、建屋等工作,年末要上交勞作成果,因著這層師徒關係,霍將軍大手一揮,免了沈尋一家的勞作。
可沈尋想要的不止如此。
她帶人來幽州,就是為了不久之後爆發天災人禍後,幽州能成為一片庇佑他們的淨土,按照霍將軍制定的規矩進行開荒種田,太慢了,也不符合她的預想。
還有三個多月,就要爆發亂世的第一場戰爭,她要在那一天來臨之前,將幽州打造成堅固的碉堡。
其他事先放一邊,當務之急,是要把霍將軍拉攏過來,一條單薄的師徒關係,並不能讓霍將軍背叛肅王,投靠他們。
在從宿松那裡瞭解了霍將軍的相關事蹟後,沈尋有了主意。
宿松不情不願:“你又要我做背叛皇上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