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咯~咯~鳴~~”

“咯~咯~鳴~~”

在一聲聲雞鳴聲張若飛睜開了眼睛,看了看窗外,隱約有些光亮,天快亮了,家裡這幾天事多,該起床了。穿戴整齊後,緩緩地推開那扇略顯陳舊的木門,邁著輕盈的步伐走出家門。伸個懶腰,目光悠然地投向遠方,凝視著那片深深烙印在記憶之中的小山村。這裡名為王家村,顧名思義,村中以王姓居民居多,佔據了大半江山。粗略估計,大約有二十戶左右的人家分散居住於此。這些房屋彼此相隔甚遠,彷彿各自守護著一片寧靜與安寧。

這座村莊坐落在山腳下,周圍十里八鄉的村落大多地勢平坦,唯有大姨所在的大隊擁有這片山巒起伏的美景。10幾年之後這裡開發了成了旅遊景點。而其他大隊則多為一望無際的平原,偶爾能見到一兩個小小的土包點綴其間。大姨家亦是如此,田地雖然多但糧食產量並不理想。因此,許多村民紛紛選擇在山邊開墾荒地,種植一些玉米、紅薯和土豆等農作物,以此來餵養家中的牲畜。

開啟廚房門,看了看家裡的食材,農村最不缺菜了,各種青菜壓根吃不完,家裡早晚一般就稀飯麵條,中午米飯炒菜。看到地上還有一堆紅薯,準備做個紅薯稀飯。

從米缸裡舀了一碗米,淘洗乾淨,加水放入鍋裡,挑了幾個紅心紅薯削皮切塊也放進去,蓋上鍋蓋。還是農村老式的灶,還好技能沒忘,張若飛坐在灶前,不斷往裡面添柴。火勢越燒越旺,不一會兒,鍋裡就傳來了咕嚕咕嚕的聲音。

他站起身,拿了一根筷子,揭開鍋蓋,輕輕戳了一下紅薯。

“嗯,差不多了。”張若飛自言自語道。

他把灶裡的柴火抽了一些出來,讓火勢變小,然後拿了一個大勺子,慢慢地攪拌著鍋裡的粥。

紅薯的香氣瀰漫在整個廚房裡,讓人垂涎欲滴。

張若飛盛了一勺粥,嚐了一口,香甜的味道瞬間在口腔散開。

“真不錯!”他滿意地點了點頭。

他輕輕轉動腦袋,目光掃過桌面,然後伸手拿起了幾根翠綠欲滴的黃瓜。接著,熟練地操起小刀,將黃瓜的外皮削得乾乾淨淨,並切成筷子粗細的片狀。隨後,把切好的黃瓜片放進碗裡,撒入適量的食鹽,讓它們靜靜地待一會兒,以便殺出多餘的水分。

過一會,把黃瓜撈起,控幹水分,轉身走向櫥櫃,拿出一瓶醬油和一瓶醋,小心翼翼地倒入碗中,再挖了一大勺熟油辣子,與黃瓜片充分攪拌均勻。就這樣,一道清爽可口的涼拌黃瓜便大功告成了。

緊接著,他又精心挑選了幾個紅彤彤、圓滾滾的西紅柿。先用滾燙的開水輕輕地澆淋在西紅柿表面,使其表皮微微皺起,然後輕鬆地剝去外皮。再將去皮後的西紅柿切成整齊的薄片,撒上一些潔白如雪的白糖,一份甜酸適口的糖拌西紅柿也新鮮出爐了。

稍作休息,他再次邁開腳步,來到自家的小菜園裡。只見他彎下腰,仔細尋覓著,不一會兒就摘下了幾根嫩綠細長辣椒根的瓜。回到廚房,把辣椒丟入灶裡,清洗好苦瓜,同樣將其切成薄薄的片狀。之後,像對待黃瓜那樣給苦瓜片灑水。從灶裡拿出小火燒過的辣椒,拍乾淨,放菜板上剁成小粒,放到苦瓜裡,加入各種調料,一盤燒椒涼拌苦瓜就此呈現在眼前。

還沒等喘口氣,他馬不停蹄地奔向泡菜罈子,從裡面撈出一大把色澤誘人的泡豇豆。將這些泡豇豆細細切碎後,點火起鍋,倒入菜籽油。當油溫升高時,迅速投入幾顆乾紅辣椒,瞬間激起一陣“噼裡啪啦”的聲響。緊接著,把切好的豇豆碎末倒入鍋中,快速翻炒起來。伴隨著陣陣香氣撲鼻而來,整個房間都瀰漫著濃郁的酸香味。不多時,美味的炒豇豆就可以出鍋裝盤啦!

開門聲響起,接著大姨的聲音出來了“誰在廚房?”

“我,大姨”

張若飛趕快答道。

“飛飛,你咋這麼早起來了,不多睡會?”大姨驚訝的問道,平時也沒見飛飛這麼早起過。

“睡不著了,就起來煮早飯了,大姨,洗個臉就可以吃飯了,今天有啥事不?地裡莊稼收完了沒?”

“收完了,今天就把收的穀子跟玉米曬乾就行了,其他沒得啥子了,該收的都收了,穀草也堆好了,玉米杆也砍好了,等曬幾天收回來燒火就行了,這幾天就把菜園子收拾出來就行了,先種點早蒜,蔥,鹽許(香菜),灑點小白菜,青菜,蘿蔔這些。”大姨邊打水邊說道。

大姨看了一眼案板上的菜,只覺得好像比以前做好,看著很有食慾。“你去喊你姨父哥哥姐姐起來吃飯了,吃了飯讓你姨父去打點米,給你全哥帶些走,你明天早上去學校帶點,等哈再去菜園子里弄點菜讓你全哥帶走,下午給你炒點乾菜,帶去學校吃。”

“去學校?”張若飛一拍腦門,確實,上初二,在鎮上住校,一個星期回來一次,怎麼忘了這一茬,也不知道自已還學的進去不,幾十年沒摸過書本了。

“全哥,姐姐,姨父,起來吃飯了”張若飛叫到

“你娃今天起的早哦,今天上午沒得啥事,我們把那個小網弄上,去河裡網魚去”全哥小聲的說到。

“可以嘛,等吃了飯,把玉米穀子曬起,把菜摘了去,差不多9.10點,晚點水不冰,早上水開始冷了”張若飛邊盛飯邊說到。

等收拾好家裡,把全哥要帶走的菜都摘好的裝好,倆人偷摸的拿著小魚網跟桶從後門離開。

終於抵達了山腳下那蜿蜒流淌的小溪畔,目光所及之處,只見澄澈見底的河水宛如一面巨大的鏡子,倒映著周圍青山綠樹的倩影。河床則由一顆顆圓潤光滑大小不一的鵝卵石精心鋪設而成,彷彿一幅絢麗多彩的油畫,美不勝收。而此處正是這條河流的發源地之一,河水深度不一,最深處可達腰部位置,而最淺處僅僅沒過腳背而已。

值得一提的是,這條河中魚兒的體型普遍較小,其中以鯽魚、鯉魚以及小巧玲瓏的白條魚最為常見,偶爾還能發現一些美麗的桂花魚和荷花魚。此刻,他們二人打算在靠近橋墩的地方撒下漁網,畢竟此地水深相對較深,或許會有更多的收穫。待網布置妥當之後,倆人手持長棍,輕輕地敲擊上方的草叢、大石頭,好驚出藏匿其間的魚兒,使其自投羅網。

“你那邊的網固定好了不?”全哥繫好手裡的網問道。

“好了”

“來,棍子拿起,你左邊,我右邊,敲起走”全哥邊往前走邊說著。

嘭嘭嘭,剛敲裡下,就有魚竄出來。

“哇塞!看起來近期似莫得人前來捕魚啊,瞧瞧在水裡亂竄的魚兒,咱們得趕緊行動起來,將它們趕到漁網那邊去!”張若飛滿臉欣喜地喊道,他那充滿興奮的嗓音彷彿要衝破雲霄一般。的確已經很久很久未曾有過這樣的機會來捕撈魚兒了。一旁的全哥同樣喜不自禁,手中的木棍被他歡快地舞動著,拍的水花亂竄。

就在這時,只見四面八方不斷有魚兒躍出水面,那場面簡直壯觀極了。毫無疑問,今日必將是一次豐收之旅!

“嘿呀,掛住啦!有條魚落入網中嘍!咱們再多驅趕幾圈兒,然後再過半個小時就可以收網咯!”全哥興奮異常地叫嚷道。

時間一分一秒流逝,倆人差不多把網上面10米左右的水草全拍了一遍。看看差不多了,兩人小心翼翼地開始解網,並準備將其提拉上岸。當他們剛剛提起漁網時,立刻感受到一股沉甸甸的重量,顯然這次的收穫頗為豐厚。接著,他們又倍加謹慎地將漁網慢慢提出水面,剎那間,只聽得一陣噼裡啪啦的聲響傳來,原來是那些被困其中的魚兒正在拼命甩動著尾巴,濺起無數晶瑩剔透的水花。

“嗯……你那邊地勢相對較為平坦一些,所以就在你那裡收網咖。你先站到合適的位置負責收網工作,而我則牽著網頭從水中穿過去。”全哥一邊熟練地操作著,一邊有條不紊地指揮著張若飛。

“要得嘛”張若飛腳踩著網墜子,手拿著網上的泡沫,慢慢的收網,邊收邊能看到網上卡著各種魚,等把全部網撈出水裡,目測大概有30.40條魚,居然還有個2斤多重的大鯉魚,10來條3指寬的小鯽魚,其他的都是手指長的小雜魚,加一起也有5.6斤的樣子。

“我們再往上面走一些吧,然後再多撒幾次網之後就回家啦!”全哥此時興奮異常,滿臉笑容地說道。對於他來說,是否能捕到魚已經不再重要,真正讓他感到滿足和快樂的,其實是整個捕魚的過程。這種親手操作、期待成果的體驗帶給他極大的成就感!於是,兩人邁著輕快的步伐朝著河流上游走去。他們彼此保持著約約 20 米的距離,接連下了三次網。其中一網收穫頗豐,而另外幾網雖然數量不算太多,但四次捕撈下來,總共也得到了大半桶的魚兒。粗略估計一下,這些魚大概有 15.6 斤左右。

抬頭望了望天,發現時間已接近正午時分,差不多是該吃午餐的時候了。兩人默契地將漁網整理好,一邊愉快地交談著今天的經歷,一邊緩緩向家中走去。一路上,陽光灑在他們身上,映照著他們滿載而歸的身影,彷彿一幅充滿生活氣息的美好畫卷。

到家沒看到大姨,可能在廚房吧,張若飛叫了聲。果然在廚房,就把魚提到了廚房,

大姨看著桶裡的魚,笑罵道:“飛飛,昨天才把你從水庫裡撈起來,今天又去耍水,硬是不長記性呢,昨天是不是沒打疼,今天要不要繼續來個黃荊子炒肉?”

“不用不用,今天全哥帶到河裡去的,腳背深的水,沒得事,昨天是因為釣魚,那個魚有點大,勁大的很,我沒捨得鬆手,不心滑到水裡了,釣魚我還是可以的,下次絕對不會拉不起魚。”張若飛和全哥嘿嘿笑著,幫忙把魚提到廚房。大姨利索地將魚殺好,清洗乾淨。

看著鍋裡水開了,米也可以濾了,張若飛趕快拿起筲箕放好盆把米濾起來。

“大姨,今天我來煮飯,我看還有一罈子豆鼓,我把魚煎起來,做點豆豉魚,這個可以放,全哥帶點走,我帶點去學校,家裡留點下飯,要得不?”張若飛給這10幾斤魚做了安排。

“要得是要得,你做的來不?油到不缺。前幾天才炸的菜子油,我去拿點來。先煎魚。”

張若飛把鍋洗乾淨,等鍋燒紅,到入半勺菜子油,然後抓起食用鹽,均勻的撒入鍋底,等油溫7成熱的時候把小魚整齊的擺入鍋中,慢慢的煎定型,又像鍋裡淋上一些熟油,等到鍋裡的魚變成金黃色,立馬翻面,等到2面都金黃色後,起鍋。然後第二鍋開始。

趁著煎魚的空當,讓姐姐把小鍋也燒起來,做豆鼓魚的最關鍵步驟就是豆鼓,好多人都不知道,要把豆鼓提前蒸一下,一個是讓高溫激發豆鼓的香味。另一方就是豆鼓太乾了,容易糊,蒸過後的豆鼓不會那麼幹,口感也更好。

等把所有魚都煎好了後,鍋裡留底油,放薑末,等姜的鮮味激發出來後,放入蒸好的豆鼓翻炒,等到豆鼓半乾微出油的時候,挑小魚放入鍋中,輕輕的翻動一下,放點味精就可以起鍋了。豆鼓裡鹽味重,不用再放鹽了,一半豆鼓一半魚。

這個豆鼓魚越放越好吃,一般放個10天半個月一點事沒有,等到豆鼓裡的油完全侵入魚肉的時候,那才叫一個香。

豆鼓魚做好後,張若飛看看時間,比較晚了,做菜也麻煩,看看案板上的食材,有小塊臘肉,還有大姨洗好的土豆跟豇豆,中午就來個鍋巴飯跟魚湯吧,簡單方便。

直接把臘肉切成丁,土豆切塊,豇豆切段。起鍋燒油,把臘肉放入鍋中煸炒出油,再把土豆豇豆一起放進去翻炒,加一點點鹽跟醬油,翻遍均勻,放入剛濾好的米飯,加入到米飯的米湯,再用筷子插點透氣孔,蓋上蓋子,退大柴,留小火,大概15分鐘左右就可以掀鍋蓋啦。

把小鍋洗乾淨,煎2雞蛋,放薑絲,放入剛留下的大點魚,熬魚湯,等魚湯變雪白的時候,加入蘿蔔絲,再蓋上鍋蓋,悶2分鐘,掀蓋,加鹽跟蔥花,好啦,一大盆魚湯好啦。

一陣濃郁的香氣撲鼻而來,臘肉混著土豆的香氣,太上頭了,迫不及待地掀開鍋蓋,眼前呈現出一幅令人垂涎欲滴的畫面。只見鍋中的食材被熱氣騰騰的蒸汽包裹著。拿起鍋鏟,小心翼翼地沿著鍋底輕輕一翻,剎那間,一片金黃璀璨的景象展現在眼前。那是一塊塊色澤誘人、散發著迷人焦香的土豆豇豆鍋巴。它們緊密地貼附在鍋底,形成了一層厚厚的鍋巴層,每一塊都閃爍著金色的光。

湊近一聞,那股焦香更是撲鼻而來,深深地刺激著味蕾。這種焦香並非單純的燒焦味道,而是經過恰到好處的烹飪後所產生的獨特風味。它融合了土豆的香甜和臘肉的鹹鮮,讓人慾罷不能。

“開飯啦!”張若飛一嗓子叫著。

一家人圍坐在一起,享受著這美味的一餐。

飯後,張若飛和全哥躺在院子裡的竹椅上,曬著太陽,有一搭沒一搭地聊著天。

“下午去綿陽上班嗎?廠裡還是沒分宿舍呀?”張若飛問全哥。

“你還關心這個了,好好念你的書,不說其他,我覺得你娃的手藝可以哦,今天煮的飯可以,香的很,今天我還多吃了1碗飯,嘿嘿,以後可以考慮當廚子了”全哥樂的不行。

“飛娃以後真的可以考慮哦,至少有門手藝,還餓不到。”姐姐認真的說道。

張若飛 ……

我們還是聊點別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