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斷電危機
末世來臨:我靠當包租公苟活 一顆魚蛋醬 加書籤 章節報錯
樓下的時至寒在走廊上吸了吸鼻子,發現自已果然沒有聞錯,確實是燉雞的香味,只是這個味道比較淡,聞起來也不算明顯,也就是他長了個狗鼻子,不然還真聞不到這若有若無的香味。
時至寒猜測也許是小房東的雞又死了吧,不然他怎麼會捨得把雞燉了吃?
這已經不是樓觀魚第一次燉雞,自從菜市場再也買不到什麼菜以後,樓觀魚的廚藝水平直線上升,平常家裡就他一個人吃飯,做法也不需要多複雜,照著以前存下來的短影片就能復刻出不錯的味道。
當然也有少數翻車的時候,好在樓觀魚做的分量少,硬吃也能嚥下去,就是事後要瘋狂喝點小飲料來讓自已的口腔味道不那麼怪異。
一隻雞他當然不可能吃完,樓觀魚沒做飯,硬撐下了三分之一隻雞,剩下的說什麼也吃不下去了,但冰櫃肯定是放不下了的,冰箱他早就關掉了,裡面的食材早就被他吃光了,蔬菜直接菜籃子裡摘就行,他現在也很少剩飯,所以冰箱便沒有了用武之地,等把冷凍區裡的幾個存貨也清理塞到冰櫃裡以後,他就把冰箱給斷電了,這樣還能節約一些電。
至於那些冰櫃,樓觀魚高估了自已的戰鬥力,暫時還沒能清理出來,只能先就這麼用著。
但今天他難得剩飯,這麼多雞肉該怎麼儲存呢?
樓觀魚思考了很久,在家裡找尋一圈以後,突然瞄到了之前點火鍋外賣的保溫袋,因為質量很好他就特意儲存了下來,於是他把剩餘的雞肉放涼後換到一個保鮮盒裡,拿出一個外賣保溫袋,從冰櫃裡掏出幾塊凍硬了的肉充當冰袋,把裝了雞肉的保鮮盒跟這些凍硬的肉一起放進外賣保溫袋,一個簡易的保溫箱就做好了。
樓觀魚估摸著,裡面那些凍硬了的肉塊大概能維持到第二天早上不融化,到時候他再趁著肉沒完全化凍的時候扔回冰櫃裡就好了,剩下的雞肉再吃一天就差不多消耗完了。
現在他的作息都比較規律,大部分時間都是凌晨四點就醒了,照例先來兩個小時的訓練,訓練完了才侍弄他的那些菜地跟果樹,喂完小雞以後他才會簡單衝個澡,洗去一身黏膩的汗水。
洗完澡的水他也不浪費,直接留著衝馬桶,用不完的話還會拿去淋菜,主打就是一個絕不浪費一滴水。
用毛巾隨意的擦乾頭髮,樓觀魚開啟那個簡易的保溫箱,裡面的肉塊只是表面上軟了一些,內裡還是凍得很瓷實的,他表示很滿意,並將那些肉重新放回了冰櫃裡面。
把昨晚剩下的雞肉挖了一半出來倒進鍋裡,加水燒開以後,下了一把麵條進去,煮成雞肉面,樓觀魚端著鍋盤腿坐在地上,順便開啟手機刷著資訊。
今天的資訊跟昨天的沒有什麼不同,樓觀魚刷了好一會兒,才在一個本地論壇上看到一則招募志願者的帖子。
帖子只說要召集一些志願者去開展工作,但時間是在白天,願意去的人並不是很多,只有零星幾個人,至於說去了要幹什麼,發帖者語焉不詳,樓觀魚敏銳的察覺到,這應該是跟救援物資有關的事情,他往下拉了一遍,樓裡響應的人很少,大部分都是在討論誰去誰是傻子,關於救援物資的事情倒是半個字也沒提及。
通篇看下來,頗有種此地無銀三百兩的感覺。
樓觀魚看了一會兒,就退了出來,開始專心吃麵。
想那麼多幹什麼呢,該來還是會來的。
吃完了面,樓觀魚照例把家裡的房間都開啟來檢查了一遍,發現某個房間溫度升高以後,他就扛來一臺風扇,開啟窗戶,開著風扇對著房間迴圈吹,好讓房間快速降溫。
自從氣溫越來越高以後,家裡的幾個房間都有著不同程度的高溫,悶熱跟高溫也會讓儲存的東西變壞,樓觀魚只能每天挪著風扇,給每個房間做降溫處理。
好歹他給大樓弄的隔熱層效果很不錯,基本上每天挨個房間吹風扇就能達到降溫的目的,目前看來東西都還儲存的很好,只要熬過末世第一年的高溫,下一個熱季就沒有第一年這麼誇張了,能比現在整體低個十度左右。
忙忙碌碌一個早上就過去了,中午是最熱的時候,樓觀魚扛了把椅子坐在倉庫門口蹭風扇,是的,儘管他的電量儲存很多,但他卻不敢給自已再單獨開一把風扇,這些電他還要用在刀刃上的。
氣溫越升越高,中午的時候,整個城市都是靜悄悄的,全都呆在家裡躲避高溫,但其實房子裡也沒有多涼快,大人們的蒲扇扇個不停,卻帶不來一絲涼風,地下室裡的人越來越多了,跟悶熱的房屋相比,這裡明顯更舒適一些。
得益於房屋設計,六樓的時至寒跟歐家人只要開啟房門,讓穿堂風吹進來,屋裡的溫度就能降低一些,其他樓層的人家大多也是這麼做的,大門敞開,讓風進來,孩子們也能暫時睡一個好覺。
大人們倒還都醒著,都這個時候了,大部分的工作也做不了,即使是晚上也不行,因為沒電,所以大家白天基本都會聚集在走廊裡,享受著自然風的同時順便嘮嗑。
六樓至今只有時至寒這一戶人住,歐媽媽跟歐爸爸都是閒不住的人,帶著孫子孫女早早就融入了集體,兩口子分別佔領樓裡最大的兩個八卦陣營,每天回家都能帶回不少八卦資訊。
兩個孩子也同樣找到了各自的小夥伴,早晚比較涼快的時候就會湊在一起在樓裡玩,一樓的大門會有幾個老人守在那裡,也不怕孩子們跑出去了,再說這麼熱的天氣,孩子們也不敢跑出去。
樓觀魚沒事的時候絕不下來,貓在家裡躲過了最熱的時候,房間的溫度也降下來了,樓觀魚收起了風扇,關上了門窗回到客廳,他住的這裡是把房間打通了做一居室的,客廳跟臥室連在一起就特別寬敞,雖然現在也到處堆滿了物資,不過等他消耗個幾年下來,估計就能清空不少地方了。
白天吃了一天的雞肉,樓觀魚晚上想吃點其他的,在一堆凍貨裡翻了一遍,打算做個皮蛋瘦肉粥吃,正好陽臺還種了點小蔥,粥好的時候掐兩根放進去,香氣撲鼻。
粥煮好的時候正好來電,樓觀魚迅速把火關了,跑到客廳把所有該充電的東西都充上電,樓下的插座用完以後,他又來到樓上,把樓上那些能充電的也插上了插頭。
“很好,充電一小時,能用半小時,也算不錯了。”樓觀魚有些樂觀的想,一個小時自然充不了多少電,所以他現在插的都是充電寶還有手機平板這一類,電風扇他之前也買過充電款的,但充電速度實在太慢,而且充滿了也只能用七八個小時,不太划算,最後都被他當做插電款的來用了。
樓上因為每天都是大太陽,所以太陽能所產生的電量已經能保證他家裡的冰櫃正常執行,甚至還能有富裕。
不過樓觀魚覺得遠遠不夠,所以現在他每天都在絞盡腦汁想著要怎麼消耗冰櫃裡的食物,他現在的目標是家裡最小的冰櫃,也就是最後買的放在客廳裡的那一臺,那一臺冰櫃的容量是200升,裡面存放了一大堆半成品,以及他後面自制的半成品肉類。
樓觀魚把家裡的電器都給安排妥當,才端著已經有些涼了的粥來到陽臺,他沒有開燈,因為外面的天還沒有完全黑。
陽臺上還有些微弱的晚風,樓觀魚喝完粥後渾身都是汗水,吃過晚飯休息一下,一小時來電時間結束,聽著樓下的哀嚎聲,樓觀魚淡定的將那些插頭都給拔了下來。
檢查了一下電量,樓觀魚表示不太滿意,他總感覺現在的來電時間是不是越來越短了。
樓觀魚的感覺沒有錯,因為他從不關注來電時長,所以也根本沒注意到來電的時間已經從原來的一個多小時,縮短到了五十多分鐘,甚至早上的更是縮短到了四十多分鐘,並且一再推遲,為此不少人怨聲載道的,但抱怨也沒有用,沒電就是沒電,僅僅靠風力發電根本不足以支撐這麼多人的用電量。
縣醫院裡,因為持續高溫,不停有因為熱射病而住院的人,醫院的ICU已經人滿為患,接近一半的人都是因為熱射病,雖然這些人都撿回來一條命,但因為各種併發症只能待在ICU裡。
晚上的萬家燈火的時候,醫院居然停電了,估計是一下子用電量太大導致跳閘了,雖然只停了兩分鐘,但短短兩分鐘就已經足夠要了一些瀕危病人的命。
“老頭子!你不能就這麼走了啊!”
“爸!”
ICU的走廊上此起彼伏的哭聲,讓路過的人都為之側目。
其中一個老太太歇斯底里的要求醫生把她丈夫救活,但醫生又不是神仙,不具備起死回生的能力,只能遺憾的告訴她丈夫的死訊。
老太太一時接受不了,捂著胸口身子便軟倒了下去,走廊裡又是一陣雞飛狗跳,老太太很快就被推去搶救了。
相似的情形在醫院其他角落上演,不少家屬情緒失控要求院方給說法,院方都還想找個說法。
“現在外面到處停電,醫院能堅持這麼久已經是盡力了。”
這種說詞自然不能讓大家接受,甚至還有暴力的患者家屬開始打砸醫院,但被其他病患家屬給合力制止住了,要知道這裡可是醫院,他們的家人還在看病,怎麼能讓這些人在這裡搗亂呢。
醫院的暴動持續了兩個小時就停歇了,出動了大批警務人員來鎮壓,真槍實彈的特警站在大廳裡,黑壓壓的制服帶給眾人壓迫感,鎮得大家大氣也不敢出。
死去的人需要立刻拉去火化,因為殯儀館也沒有電可以供給冷庫,所以也不再提供停靈服務,送過去直接安排火化,甚至現在火化還得排隊,因為熱死的人實在太多了。
樓裡的常阿婆也去參加了幾場葬禮,儀式準備的倉促又短暫,常阿婆匆匆去又匆匆回來,回來以後便經常一言不發,總是坐在小凳子上發呆。
汪阿姨家的兒媳婦如今已經算勉強坐穩了胎,但聽到醫院那邊都會停電以後,內心也不由得滿是擔憂。
“眼看都快要三個月了,這孩子來得太真不是時候,唉,離生還有大半年呢,也不知道年底會怎麼樣。”
汪阿姨雖然也覺得孩子來的時機不太對,但嘴上依舊寬慰著兒媳婦:“少說這種喪氣話,三個月的孩子小氣著呢,這種話以後別說了,既然你們都決定了要留下他,那就不要總是抱怨,讓孩子聽多了不好。”
劉麗立刻噤聲,舔了舔有些乾裂的嘴唇,想起上次吃到的雞湯的味道,可能是懷孕嘴巴饞,吃過兩次以後就格外想念,只是現在因為乾旱,物價上漲,一隻雞的價格每天都在漲,早就超過了他們一家能承受的範圍,因此她再饞,也只能忍著,實在忍不住了,才會讓婆婆給自已煮個雞蛋吃。
家裡的雞蛋還是從房東那兒買來的,雖然房東沒漲價,但張志誠心裡過意不去,還是多給了房東一百塊錢,買了三十個雞蛋回來,與此同時,樓觀魚也表示自已家的雞已經只剩下兩隻了,以後恐怕再也不能給大家提供雞蛋了。
張志誠一家對此表示理解,外面那些養殖戶的雞也全都熱死了,損失比房東還要慘重,市場上雞蛋已經斷貨好幾天了,冷凍雞倒是還能買到,都是有門路的老闆才有貨,而且價格虛高,張志誠有心想買,奈何錢包不充裕,眼下好不容易買到了三十個雞蛋,全家人都激動不已。
王婆婆每隔幾天就摸出一個雞蛋,配上之前當存貨買的速食湯料包一起,做成蛋花湯,給一家人都補充一下營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