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聽後,心中暗自揣測。眾人的目光在彼此之間流轉,思緒紛紛。不過,眾人皆猜測這第三位首輔十之八九是宋濂擔任。畢竟,宋濂在文壇和官場皆有著極高的聲譽。他的學識淵博,如璀璨之星高懸天際,其品德更是備受推崇,宛如一座巍峨的山峰,令人敬仰。在眾人心中,宋濂實乃不二人選。
眾大臣面面相覷,他們的眼神中透露出複雜的情緒。他們深刻地意識到,以後這朝堂上的權力大半都將緊握在皇上手中了。在相權被廢的這件重大事情面前,其他的事兒都顯得微不足道。朱元璋也看出大臣們心不在焉,他明白,這些大臣們需要時間來消化這個重大的變革。於是,朱元璋果斷地直接宣佈退朝。
內閣制的提出,無疑是對明朝政治制度的一次重大革新。它宛如一顆巨石投入平靜的湖面,激起千層浪花。這一制度將改變傳統的權力格局,使得皇權更加集中,如同烈日高懸,光芒萬丈。同時,也為國家的治理帶來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似一股清泉注入乾涸的大地。然而,這一變革文臣們對權力的重新分配感到不安,他們猶如航行在波濤洶湧大海中的船隻,擔心自已的地位和利益受到影響。而皇帝則需要在平衡各方利益的同時,確保內閣制的順利實施,如同一位技藝高超的舵手,引領著國家這艘巨輪在複雜的局勢中穩步前行。
對於李善長來說,擔任內閣首輔既是一種榮譽,也是一種挑戰。他深知自已肩負著重大的責任,彷彿扛著一座沉重的山峰。他必須全力以赴,為國家的穩定和發展貢獻自已的力量,如同一位忠誠的衛士,守護著國家的安寧。而劉伯溫作為另一位首輔,他以其卓越的智慧和謀略,將在新的崗位上發揮重要作用。他猶如一顆璀璨的星辰,在黑暗的夜空中閃耀著光芒,為國家指引著前進的方向。
下朝後……
宋濂叫住了劉伯溫。宋濂的眼神中充滿了好奇與期待,
他緩緩開口道:“伯溫啊!你說的那位少年英才是哪家的子弟呀!可否給在下引薦一下!”
劉伯溫微微一愣,隨即說道:
“景濂啊!看在你問的份上。我就和你明說了吧!我哪裡認識什麼少年英才啊!這個少年是上位在外面認得兒子。我根本就沒見過呀!這次之所以答應陛下出任這內閣首輔,也是陛下答應我讓我去見一見那位少年英才啊!”
宋濂滿臉驚訝,說道:“伯溫啊!你可別忽悠我啊!陛下的義子麼?要是說陛下收個少年將軍當義子,這個我信,但是……”
劉伯溫輕輕搖了搖頭,說道:“景濂,聽上位的意思,不止是義子這麼簡單,但是具體的我也不清楚啊!我也沒聽懂!等到時候見了面才能瞭解。對了,這事兒你可別跟別人說。在朝廷裡這事兒只有你,我,還有李公知道。”
宋濂瞪大了眼睛,說道:“什麼?只有我們三位首輔才有資格知道麼?這上位哪裡是認兒子啊!分明是給我們找了個外相啊!”
五日後!
朱元璋的馬車再次來到秦守的宅院門口。朱元璋神色嚴肅,對著劉伯溫說道:“誠意伯,咱先跟你說好,咱現在就是個行商,你是咱的賬房先生叫劉蛋!絕對不許說漏嘴,聽明白了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