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交流活動圓滿結束後,無家可歸青少年專案的孩子們帶著滿滿的收穫回到了專案活動中心。段星羽看著孩子們臉上洋溢著的笑容,心中既欣慰又充滿了對專案進一步發展的思考。
段星羽把團隊成員召集到會議室,說道:“這次藝術交流活動的成功,讓我們看到了孩子們更多的潛力和需求。我們需要思考如何把這些經驗融入到日常的專案運作中。湯姆,你先說說木工課程的後續計劃吧。”
湯姆翻開筆記本,說道:“段星羽,木工課程的亨利老師已經準備好了教學大綱。不過,在和他的交流中,我們發現還缺少一些專業的木工操作裝置,比如小型的木工車床。這些裝置價格不菲,我們的預算目前很難承擔。”
段星羽皺起了眉頭,心裡想:“資金問題總是一個大難題,但不能因為這個就放棄。”她說道:“湯姆,我們可以試著尋找一些木工裝置的贊助商。你可以整理一份詳細的裝置需求清單和專案介紹,然後去聯絡一些可能感興趣的企業。倫敦有很多製造業企業,也許他們會願意支援我們的慈善專案。”
湯姆點頭稱是:“好的,段星羽。我會盡快去做的。另外,關於亨利老師提出的課程時間安排,他希望能集中在下午,因為上午他在‘工匠之家’還有一些事務需要處理。”
段星羽思考了一下說:“這個時間安排可能會影響到其他課程的開展,我們需要協調一下。海倫老師,你覺得呢?”
海倫老師說道:“段星羽,我覺得可以先了解一下孩子們對木工課程的熱情和期待程度。如果大部分孩子都非常期待木工課程,我們可以對其他課程的時間進行適當調整。不過,我們也要注意不能讓孩子們過於疲勞。”
段星羽覺得海倫老師說得很有道理,她接著說:“那我們先做一個小調查,看看孩子們的想法。莉莉,這件事就交給你去負責了。”
莉莉回答道:“好的,段星羽。我會盡快完成調查的。不過,我這邊也有個情況要彙報。上次提供餐飲服務的‘陽光餐飲’的丹尼爾先生聯絡我了,他說他們公司想長期為我們的專案提供一些食品捐贈。”
段星羽眼睛一亮:“這是個好訊息啊,莉莉。你和丹尼爾先生詳細談過了嗎?他有什麼具體的想法?”
莉莉說:“丹尼爾先生說他們可以每週捐贈一些麵包、水果之類的食物。他覺得我們的專案很有意義,也希望能為無家可歸的青少年盡一份力。不過,他希望我們能在專案的活動場所為他們公司做一些簡單的宣傳。”
段星羽毫不猶豫地說:“這是應該的。莉莉,你和丹尼爾先生敲定一下具體的捐贈細節和宣傳方式。這對我們專案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支援。”
在倫敦東部的一家大型製造業企業,湯姆帶著精心準備的資料來到了“卓越製造”公司。他找到了公司的市場部經理,一位名叫安德森先生的人。
湯姆禮貌地說:“安德森先生,您好。我是無家可歸青少年專案的工作人員湯姆。我們正在開展一個木工課程,旨在幫助那些無家可歸的青少年掌握一門技能,但是我們缺少一些木工裝置,希望您的公司能夠給予支援。”
安德森先生接過資料,看了看說:“湯姆,你們這個專案看起來很有意義。不過,我們公司也有相關的流程和規定。我需要和技術部門以及高程領導商量一下。你能給我留個聯絡方式嗎?我會盡快給你答覆的。”
湯姆留下了自已的聯絡方式後,滿懷期待地離開了“卓越製造”公司。
回到專案活動中心後,湯姆向段星羽彙報了情況。段星羽說:“湯姆,不管結果如何,我們都要做好兩手準備。如果‘卓越製造’公司不能提供裝置贊助,我們再想其他辦法。”
幾天後,莉莉完成了孩子們對木工課程的調查。她拿著調查結果對段星羽說:“段星羽,調查結果顯示,大部分孩子對木工課程非常感興趣,都希望能夠儘快開始學習。”
段星羽說:“既然這樣,我們就按照亨利老師的建議調整一下課程時間。不過,我們也要和其他課程的老師溝通好。”
就在這時,湯姆接到了安德森先生的電話。
安德森先生在電話裡說:“湯姆,經過我們公司的商討,我們決定為你們的專案提供部分木工裝置的贊助。我們會捐贈一臺小型木工車床和一些配套的工具。”
湯姆興奮地說:“安德森先生,這真是太好了!非常感謝您和您的公司。你們的支援會讓這些孩子離掌握技能的夢想更近一步。”
安德森先生笑著說:“湯姆,我們也希望能夠為社會做出一些貢獻。希望你們的專案能夠越辦越好。”
湯姆立刻把這個好訊息告訴了段星羽。段星羽高興地對團隊成員說:“這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結果。現在木工課程的裝置問題解決了,我們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孩子們的教育和心理輔導上。海倫老師,你最近有沒有發現孩子們有什麼新的心理需求?”
海倫老師說:“段星羽,我發現有一些孩子在參加完藝術交流活動後,對未來有了更多的憧憬,但同時也有些焦慮,擔心自已不能實現這些夢想。我們需要加強對他們的心理引導,讓他們明白只要一步一個腳印地努力,夢想是可以實現的。”
段星羽點頭說:“海倫老師,你說得對。那你有什麼具體的計劃嗎?”
海倫老師想了想說:“我想可以開展一系列的主題班會,以‘夢想與努力’為主題,讓孩子們分享自已的夢想,然後大家一起討論如何去實現。同時,我們也可以邀請一些成功人士來給孩子們做講座,激勵他們積極向上。”
段星羽覺得這個計劃很不錯:“海倫老師,這個計劃就由你來負責實施吧。我相信這會對孩子們有很大的幫助。”
隨著專案的不斷推進,雖然遇到了不少挑戰,但在團隊成員的共同努力和外界的支援下,無家可歸青少年專案正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為孩子們的未來點亮更多的希望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