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爹,我回來了。”張向軍回去後,把檔案給他爹。

“你去知青院跑一趟,跟孟知青說這個事情。”村長張大春,看完檔案後開始做安排。

“你大根叔那裡也跑一趟,讓他明天一起去接人。”

“好的爹,我馬上去。”

張向軍先去知青院通知孟知青,孟北。孟北是第一批來的老知青,今年二十六七在知青院屬於老大哥,也是他負責知青院的事情。

“孟知青,明天要有7個知青要來。現在房屋就夠住,你看你們怎麼安排吧。”

“好,我等一下跟其他人說。”

“那我就回了啊,還要去大根叔家走一趟呢。”

“好,張向軍同志去吧,這邊我會跟他們說。”

張向軍告別了孟北,就往大根叔家走。大根叔早年當兵傷了腿,退伍回來,公社批准村裡讓他平日裡駕牛車補貼家用。牛車是有固定時間走的,除非有另外的事情,去接知青就要提前說好。

“大根叔,在家嗎?”張向軍來到大根叔家敲門。

“在,是二毛啊,什麼事?”大根叔在院子裡編揹簍。

“是這樣,明天要來7個知青,我爹讓你跟我們去接一下。”張向軍說明來的目的。

“這事,行,明天幾時走?”

“中午走,公社的拖拉機去接他們到公社來。”

“行,知道了。”

“行,那大根叔,我回了啊。”張向軍說完事情就跟張大根告別。

張大根沒說話,擺了擺手,示意張向軍回去。

張向軍也明白,回家去了,還要給老爹說一聲。

“寶寶,餓不餓?”陳延予回到家裡把買的東西收進櫃子裡鎖好。雖然家裡沒外人,不過謹慎點好,大家都窮,就你富,指不定遭人眼紅,平白惹事。

“不餓,就是困了,我們回去睡午覺吧。”林安瑤自從懷孕後就開始嗜睡。

“好,要是餓了記得跟老公說。”陳延予牽著林安瑤回屋。

“知道啦知道啦,放心吧。”林安瑤躺到炕上,陳延予上來抱著林安瑤睡。

沒一會兒林安瑤就睡過去了,陳延予看著林安瑤睡著的小臉,嗯想親,在林安瑤臉上親一下後跟著閉眼睡覺。

第二天村長、張向軍和大根叔駕著牛車來到公社。等知青辦那邊數清人數,辦好交接就可以接走了。

“青山村的,青山村的,這裡這裡。”張向軍看見知青他們出來,跟著旁邊村子的負責人吆喝。

“大河村的,大河村的。”

“小河村的,小河村到。”

“景山村的,景山村的。”

……

等7人都到齊後村長開始點名。

“付文博。”

“到。”

一個長相帥氣,穿著白襯衫、黑褲子,下面穿著雙皮鞋一看就有錢的男青年,應答。

“徐嬌嬌。”

“到。”

長相甜美的女孩,穿著布吉拉和小皮鞋,從付文博後面探頭應答。

“李愛蘭。”

“到。”

李愛蘭長得不錯,在這個年代的農村人普遍都黑,李愛蘭這種長相還是很突出的。只不過一雙眼睛都跟粘在付文博身上一樣,村長一眼就能確定這不是省油的燈啊。

“王招娣。”

“到。”

“王招娣!”

“到。”

王招娣聲音小得跟沒應一樣,第一次答的,除了她自己估計誰也聽不到。村長只好再大聲點一遍,第二遍雖然也小聲,倒也聽見了應答。

王招娣家裡六個孩子,上面五個都是女兒,最後一個才是兒子。做為重男輕女家庭的女孩,王招娣穿的衣服都好幾個大補丁,整個人也蠟黃蠟黃一副營養不良的樣子,揹著包裹低著頭,好似風一吹就倒。

“王建國。”

“到。”

“王建軍。”

“到。”

王建國和王建軍是兩兄弟,都是高高壯壯的樣子。家裡只有父親有工作,下面還有一個弟在讀初中一個妹小學,兩兄弟找不到工作只能下鄉來。

“柳文。”

“到。”

柳文是一個梳著大背頭,戴著一副眼鏡,和付文博一樣穿著白襯衫黑褲子皮鞋,看人的目光肆意的上下打量。

如果付文博給人的感覺是清風俊朗、剛毅。那柳文給人的第一感覺就是文弱讀書人,白白淨淨的樣子,非常符合這個年代的農村姑娘對城裡讀書人的審美。不過目光不知掩飾,整個人顯得太過於精明,有點眼光的父母都不喜歡這型別的娃,太會算計拿捏不住。

“既然人都到齊了,那就把東西帶好放上牛車,回去。”

村長點完人就讓張向軍去幫搬東西,大根叔駕牛車過來,就往回走。

一路上無話,大根叔駕著牛車直接把他們送到知青院。

“好了,知青院到了,下面的事情就由孟知青負責,有什麼不懂的就問他,沒什麼事我就回了。”

“村長放心,我會跟新同志說清楚的。”孟北應。

村長大根叔和張向軍走後,孟北就開始介紹知青院的情況。

“青山村目前有8位知青,現在連你們一起,一共有15位知青。知青院有三間屋子,男同志人多住兩間,女同志住一間。有2位知青結為革命關係搬出去了,住知青院的分別為8位男同志,5位女同志。”

“知青院做飯是輪流的,一人做一天。你們剛來可以找會計預支糧食,到時候從公分里扣。後院有自留地,男同志砍柴挑水,女同志種菜。”

“公社有郵局和供銷社,有什麼需要買的,休息的時候可以去。上工也不需要擔心,隊長會安排人教的,還有什麼問題嗎?”

“沒有了,謝謝孟同志。”見沒人出聲付文博回答孟北。

“那你們先整理吧,都散了”孟北說完就回屋,其他人也拿上自己的東西開始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