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村長的眼光
穿書後只想擺爛養崽崽 愛吃美食的老九 加書籤 章節報錯
陳延予和林安瑤從國營飯店出來往回走,從公社到家需要走四十多分鐘的路程。
兩人走到一半剛好遇見來公社幫村長拿檔案的張向軍。
“陳知青、林知青好巧,你們也來公社啊。”張向軍從後面快步追上來,笑著跟他們打招呼。
“是巧,來郵局寄信,你這是從哪回。”陳延予想著之前村長讓他來幫自己家修茅屋、洗水井,對他們還是很感激的。
“害,這不是又有批知青下鄉,要來我們村裡了嗎,我腳程快,我爹讓我過來拿檔案。”
青山村不算大,只有二百多戶人家,多數都姓張,剩下的有姓王、李,黃、林,方這個幾個姓。村長姓張,村裡一半多人都姓張。現在村裡的知青有八個人,都是老知青了,上一批來的就他們兩個。
“原來是這樣啊。”陳延予想著知青院現在有四個男知青,兩個女知青,現在還算和睦,之後人多起來就不一定了,幸虧自己和瑤瑤搬出去了。
張向軍是村長的二兒子,上面有個大哥,下面有個小妹。大哥已娶妻生了一兒一女,小妹還在上高中,張向軍高中畢業沒找著工作,就回公社考試當上了一隊的計分員。青山村一共分兩個大隊,一隊、二隊。
陳延予對張向軍感觀挺不錯的,樂於助人、粗中有細脾氣也好,不像這個年代的男人,大男子主義、本事沒有脾氣不小。
只能說村長的眼光獨到,會教育孩子挑的兒媳婦也是能幹性格好的,一家子都和睦,不像其他人家雞皮蒜毛的事情,各種算計。
大兒子張向國、兒媳王淑芬都正常上工,村長也一視同仁並沒有給他們行特殊,張向軍的計分員也是他自己去公社考的。
村長媳婦在家看孩子,要是張向軍小妹,張向紅在家就是張向紅看孩子做飯,村長媳婦上工,總得來說村長家勞動力多,日子比普通人家好過。
“這次要來多少個知青啊?”
林安瑤聽著他們聊天,好奇的問張向軍。
“我們公社一共來192人,分到我們青山村的一共有7人,三女四男。”
“那這次人還挺多的嘛。”
“是啊林知青,知青院現在有三間屋子,也夠住了,要是再來知青就沒地方住了。”
前面下來的林知青有6個都沒有選擇在村裡處物件結婚。當初兩人下鄉十幾天就去領證結婚還挺轟動的。現在又來7個知青,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林安瑤以豐富的看小說經驗,覺得知青院怕是要“熱鬧”起來了,還好她們搬得早。
“現在夠住就行,以後的事情說不準,不安排到青山村也不一定。”
陳延予看張向軍糾結的樣子,出聲提醒。要是沒人回城的話,應該是不會再安排知青來青山村才對,名額都擺在那裡了。
“陳知青說得對,現在夠住就行。要是以後還有知青來,大不了多建一間屋子就是。”
張向軍不是糾結的人,只不過半年來兩批知青,老爹在家裡嘆氣把自己也給帶跑偏了,現在轉念一想又不是什麼大事,沒什麼好糾結的。
“明天要跟大根叔去接知青,一會回去要去知青院跟孟知青說一下才好。”
三人聊著天回村裡,到村口又一次被各位嬸子大娘們的八卦目光洗禮。
“喲,二毛去哪裡了?怎麼和陳知青林知青一起回來?”桂花嬸馬上出動收集情報。
“去公社了,半路碰巧遇到陳知青林知青就一起回來。”張向軍顯然已經習慣了,又不是秘密說了也沒事,反正明天人就到了。
“陳知青和林知青是去寄信,你嘞,去公社幹啥子。”
“我腳程快,去給我爹拿檔案。”
陳延予和林安瑤趁著他們八卦的時候已經溜了。
“拿檔案?拿什麼檔案?公社有啥事情要說?”桂花嬸沒讀過書,不識字,但一點也不耽誤她的八卦能力。
“沒啥事,就是明天要下來一批新知青到我們村。哎呀不能耽擱了,嬸子我先回去了一會兒我爹要脫鞋揍人了。”
即使張向軍再怎麼習慣也是個剛成年沒多久的小夥子,根本架不住桂花嬸的八卦功力,就沒有她接不下的話,跟她扯,天黑都扯不完。回頭一看陳知青林知青早就沒影了,自己也趕緊找個藉口溜走。
“害,這個二毛跑啥呢,挨一頓揍怎麼了,這嗑都沒嘮完呢。”
張向軍跑遠了還能聽見桂花嬸在後面大聲抱怨,其他人哈哈大笑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