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戲公司和硬體商確實是天然的同盟物件。

尤其是在得知群星科娛確實在開發一款對電腦配置有很高要求的遊戲後,更加確信了自已的判斷。

在丁東強拿出強華集團最新的產品資料後,徐讓也稍微認真了一點。

丁東強給徐讓展示的是強華集團最新的電腦處理器強華七號以及配備48GB的G6X視訊記憶體的強華5080。

在強華七號36個核心以及主頻最高達到8GHz的效能加持下,確實能有效緩解激熱戰線中場景破壞對電腦產生的巨大效能壓力。

可關鍵是,強華七號和強華5080的價格。

這種最先進的電子產品,價格從來都不便宜。

徐讓還能指望激熱戰線的玩家為了玩遊戲,全部都花幾萬塊錢去升級配置麼?

哪怕藍星人均經濟條件比前世要好,這個可能性也是很低的。

但有總比沒有好。

對於自家遊戲跟強華系列硬體聯動的事情,徐讓還是很樂意促成的。

如果能談下來一個比較合適的產品價格,徐讓也不是不能在強華系列硬體上貼個自家遊戲的名片。

就當是給玩家謀福利了。

丁東強也願意在價格上進行一些讓步,這不是什麼大問題,商業競爭有時候就是比燒錢,如果花點錢就能搶佔住市場,丁東強也不怕給產品打個對摺。

雙方都有意向,但事情也沒那麼容易談妥,特別是針對激熱戰線的最佳化,丁東強作為一個懂技術的,也打算親自看一看。

激熱戰線的開發還遠未完成,但徐讓還有一個戰鬥測試模組能用。

這個測試模組是徐讓親自負責的部分,主要是電腦AI,但跟一般意義上的電腦AI不一樣,徐讓設計的這個電腦AI,是可以採集玩家戰鬥資料的模擬AI。

徐讓製作的戰鬥測試模組,就是用來調教電腦AI的。

丁東強坐在電腦前,看在電腦中畫面中琳琅滿目的整備庫,有種狗咬刺蝟的感覺。

整備庫相當於復活點,是玩家用來購置武器,調整裝備的地方。

但這功能只有遊戲開始的準備階段和復活階段可以使用,其他時候玩家無法進入整備庫,只能在整備庫附近購買武器裝備。

如果身上對應的裝備位空置,那直接買了用就行,如果對應的裝備位已經有裝備了,那購買新裝備的同時就會丟棄身上的舊裝備。

這一規則和CS相似。

徐讓在一邊給丁東強提建議,“新手的話我建議選中型戰衣,各方面效能都比較均衡。

輕型戰衣機動和敏捷方面優勢更高,而且不容易被鎖定,但身板脆,容錯率比較低。

重型戰衣體型更大一些,優點是皮實耐造,火力有保障,但機動和敏捷較差,而且容易被雷達發現,迴避攻擊的難度更高,如果操作技術不夠好的話,容易被放風箏。”

丁東強說道:“我看過激熱戰線的宣傳片,這個重型戰衣就是爆破對吧?”

“那是劇情任務,戰衣當然是私人定製的,和玩家能使用的裝備還是有些區別的,不過大差不離。”

“那我要選重型戰衣,我喜歡火力覆蓋的感覺。”

丁東強放棄了最適合新人上手的中型戰衣,選中重型戰衣變成了一個大隻佬。

輕型和中型戰衣的高度大約都在兩米左右,只有重型戰衣的高度超過了三米,塊頭明顯比其他兩款要大不少。

穿上重型戰衣後,丁東強立刻感覺到了一股遲滯感,彷彿上了大量負重似的。

“這感覺,很真實啊。”

丁東強誇了一句。

徐讓笑了笑,遊戲裡的這種遲滯感和玩家很看重的打擊感一樣,其實都只是一種視覺和聽覺上的欺騙。

但無可否認,一個遊戲要是有很真實的打擊感的話,那評價一般都不會差。

打擊感,也是一個遊戲公司的開發技術成不成熟,優秀不優秀的重要標準之一。

具體怎麼讓遊戲表現出優秀的打擊感就不提了,說這個就太水了。

前面已經說過了,本質就是視覺和聽覺欺騙。

丁東強感受到的沉重感,遲滯感,原理和打擊感也是一樣的。

徐讓能做出真實遲滯感,讓丁東強感覺真的穿上了一身重型戰衣,那自然也能做出最棒的打擊感。

整備庫裡可以試用軍火,丁東強把裝備欄上能用的軍火都試了一遍,然後眼中的光就越來越亮了。

“嘖嘖,徐總厲害了,這手感,這拉栓,給我感覺就好像真的在打槍一樣。”

這話有吹捧的成分,但也有幾分是真的。

丁東強在國外的時候去過射擊俱樂部,是玩過真槍的。

激熱戰線的槍械武器手感自然不能和真的比,但對沒摸過槍的人來說,體驗已經很棒了。

丁東強操作的角色這會兒正託著一把霰彈槍在砰砰開火,一槍就能打爛一個靶子。

“不過徐總,咱都是宇航時代了,機甲星艦都有了,這槍還要拉栓,是不是不太科學啊?”

“哦,能量武器都不用拉栓。”

丁東強說道:“我還是更喜歡實彈的,能量槍輕飄飄,沒什麼感覺。”

徐讓不想跟丁東強討論宇航時代拉栓槍合不合理,直接跳過證明過程,直接寫答,“就說拉栓這下你爽不爽吧?”

丁東強想了想,點頭說道:“確實,要是不拉這一下,總感覺少點什麼。”

丁東強在整備庫裡熟悉了遊戲操作,準備就緒後就直接開了測試。

因為動作太快,徐讓都沒來得及勸他換一個敵人模板。

因為是測試模組,所以沒有為過場讀條準備什麼遊戲小技巧或者過場動畫之類的東西。

電腦直接黑屏呼叫全部效能來加快讀圖速度。

等了有差不多一分鐘,畫面才重新亮了起來。

地圖是一座廢墟城市,畫質還不錯,但算不上精緻。

丁東強眉頭微皺,感覺到了一股強大的壓力。

不是丁東強覺醒了什麼新人類之類的能力,而是他的專業素養告訴他這個遊戲很吃配置。

畢竟讀條就花了一分鐘,讀完之後看到的畫質還比不上仙劍,而這還只是一個測試模組,並不是完整的遊戲,單從這幾個方面,丁東強就感覺到了激熱戰線帶來的配置壓力。

畢竟徐讓用來開發遊戲電腦,肯定是頂配級別的,連徐讓的頂配電腦都吃不消這個遊戲的執行壓力,普通玩家的老年機就更不用說了。

但壓力只會讓丁東強更加興奮,有配置壓力才好啊,這簡直就是一場潑天的富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