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破敵擒將洪山下
朱元璋傳奇之元末風雲 笨笨的棕熊 加書籤 章節報錯
張定邊的手微微有些發顫,當年他殺到朱元璋身前,被大軍所圍時,手都沒有顫抖,但此時,他感到了前所未有的無力感。
張必先見得此狀,心中懊悔不已,仰天而嘯,“陛下,臣對不住你,臣有罪啊!”
說罷,掙開左右軍士,往前跑去,邊跑邊喊,“定邊兄弟,送我去見陛下吧,我張必先謝過你了。”
城下吳軍將士剛忙往跑上前去抓人,只聽得嗖的一聲,一支利箭破空而出,直接將追張必先的吳軍士兵射翻在地。
眾軍士亦不敢再往前,張必先依舊跑著,喊著。張定邊臉色陰沉,突然眼裡露出一股狠厲之色,彎弓如滿月,箭去似流星。
張必先應聲倒地,張定邊看也不看退下城頭,只留下一眾吳軍將士面面相覷。朱元璋嘆了口氣,傳令道:“去埋了吧。”隨後即引兵退走。
朱元璋中軍大帳,眾將圍在沙盤之前,朱元璋眉頭緊皺,隨後指了指武昌城東南的一座山頭,“這高冠山上敵軍有多少兵馬?”
常遇春介面道:“沒打探過,不過這山不大,藏不了多少人。又易守難攻,之前沒怎麼去探過。”
朱元璋對眾將道:“哪位兄弟願領命去拿下此山?”
傅友德上前道:“末將自投效大王以來,寸功未立,今願領此命。”
朱元璋笑道,“好,本王許你五百精壯,你要多久能拿下此山?”
傅友德哈哈大笑,“區區一個小山包,不消兩個時辰,末將必拿下此山!”
說罷領五百軍士,直奔高冠山而去。這高冠山不甚高,漢軍在山上佈置了三道防線,傅友德一騎當先,率眾軍士對其發起了衝鋒。
頭兩道防線可謂一擊即潰,快衝到山頂時,漢軍依託最後一道防線固守,雙方弓矢對射,一時箭矢如蝗,吳軍不得突破。
傅友德攻了一陣,見進攻不利,便手持盾牌,率數十死士,冒著箭矢衝向漢軍。
不一會便衝到漢軍軍陣之內,持刀猛砍,漢軍人雖多,但軍心不穩,又被傅友德砍殺一陣,嚇破了膽,紛紛投降。
見主帥已衝入敵陣,身後數百軍士士氣大振,一擁而上,奮勇衝鋒,片刻間便攻破了高冠山最後一道防線。
等傅友德拿下高冠山,朱元璋便率眾登山,立於山巔之上,武昌城內一覽無餘,朱元璋遂將帥帳設於此山之巔。
武昌被困已近半年,守軍疲怠,城內糧草匱乏,士氣低落。吳軍圍而不攻,扼守城外水陸要道,日日向城內喊話,勸漢軍投降,武昌城內人心惶惶。
陳漢皇宮之內,陳理高坐龍椅,文武群臣分列兩側。陳理還是個不滿十三的稚子,自鄱陽湖大戰以來,見到自已父親死於流矢,無數漢軍將士戰死,武昌今又被圍近半年,早就心灰意冷。
陳理操著稚嫩的語氣問道:“張太尉,聽說張丞相的援兵來不了了?”
張定邊面色鐵青,回道:“啟稟陛下,張必先那廝無能,竟投敵求榮,已被微臣射殺於城下。”
陳理嘆了口氣,“這武昌城還能守多久?”
張定邊臉色堅定,“武昌城堅池固,那朱元璋想要破城也絕非易事,陛下請放心,只要微臣活著一日,定能護武昌周全。”
其他眾人皆是交頭接耳,議論紛紛,太師鄒普勝開口道:“張太尉,這武昌已是孤城一座,你雖有萬夫不敵之勇,但事到如今,據這孤城也不是長久之計。不如你帶著陛下突圍出城,往潭州投奔楚王,以圖東山再起。”
這楚王是陳友諒的弟弟名喚陳友才,現拒守潭州,擁兵數萬。
陳理聽得此語,眼裡難得的放出了光彩,支支吾吾的問道:“張太尉,此計可行嗎?”
張定邊搖了搖頭,“陛下,恕微臣斗膽直言,如今武昌已是一座孤城,四周水陸要道都被賊軍所扼,若是微臣孤身赴潭州,尚還有三分可能,若是帶著陛下,一分可能都沒有。”
陳理本有點光彩的眼神又變得黯然無光,原本嘈雜的大殿之上,變得鴉雀無聲。忽聽得殿外有人來報,叛臣羅復仁求見。
張定邊怒火中燒,“一個叛臣,還有臉來求見,無非就是當朱元璋的說客罷了,難道他不知道張必先是怎麼死的嗎?”
話剛說完,便聽得殿外一片嘈雜,羅復仁硬闖大殿,雖被護衛架住。但依舊哭喊道:“陛下,老臣羅復仁,奉吳王之命,特來議和,還望陛下召見,陛下!”
張定邊轉身欲出大殿斬了這廝,忽聽得陳理開口道:“宣他上來吧!”
張定邊只得立在原地,等到羅復仁進得大殿,匍匐於地,嚎啕大哭,“陛下,微臣有罪!罪該萬死!”
張定邊狠狠地盯著他,怒道:“羅復仁,你一個叛臣,不要在這裡惺惺作態,武昌城下的張必先就是你的下場!”
羅復仁直起了身子,停止了哭泣,回道:“老夫一條爛命,張太尉若要,拿去便是,自先帝駕崩於湖口,老夫就已是行屍一具而已,苟活至今,已是愧對先帝。但現在武昌城還有數十萬百姓,他們何其無辜。武昌孤城一座,已勢若危卵,城破就在旦夕之間,城破以後要當今聖上如何自處?”
張定邊哼的一聲,不再看他。鄒普勝開口問道:“朱元璋讓你帶來了什麼條件,說說吧。”
羅復仁再度對著陳理了磕個頭,“陛下,吳王本可強行破城,但念在武昌數十萬百姓,以及兩軍諸位將士的身家性命,對武昌圍而不攻。微臣冒死覲見,之圍化干戈為玉帛,吳王承諾永保陛下富貴,不枉殺城內一人,皇親國戚也好,文武百官也罷,皆可去留隨意,絕不為難。”
聽到此處,陳理略微有些心動,眼神下意識的看向張定邊。“張太尉,怎麼說?”
張定邊閉目不語,良久後,緩緩開口道道:“全憑陛下做主。”說罷轉身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