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小鎮風雲(上)
上回說元鳳想請山妖長住下來。從內心深處說,元風實在喜愛這個精靈有趣的小姑娘,就算她是山林中的精怪,但她不但沒有傷害平民百姓,反而暗中幫助百姓。這樣善良的山妖,誰不喜愛?
山妖搖搖頭:“伯母,多謝你的好意啦!但我還是不能在你們家中長住。我有空,就不時來這裡玩好不好?”
元鳳也感到,這個不時出沒于山林的精靈,又怎會在一個地方長住下來?她一時無語。鳳翔卻問:“你幹嗎不能在我家長住?我們時時在一塊玩不好嗎?”
山妖說:“我怕會害了你們。”
鳳翔一怔:“你怎會害我們了?”
元鳳也怔住了,暗想:難道這活潑有趣的小姑娘,真的是山林間的精靈,擔心自已妖性發作起來,會害人了?
山妖卻說:“因為我上次捉弄了水口鎮上那個刻薄成性的黃老財,放火燒掉了他的莊子。現在,他不知從哪裡請來了一個紅衣大和尚和一個瘦道士,要來捉我。要是我在這裡,讓他們知道了,一定會前來捉我。到時,不害了你們嗎?”
鳳翔愕然:“和尚、道士本事很大麼?能捉到你?”
“大不大我就不知道了。”
元鳳一聽是這麼一回事,心下對這山妖更是起了敬意。原來她說的怕害了自已,是怕連累了自已。這真是一個大俠的風範。便說:“山姑娘放心,個把的和尚、道土不成問題。我會在他們沒到來這裡之前,在半路上就打發他們回去。叫他們永遠來不了這裡。”
“伯母,我知道你心腸好,又有本事,在這一帶經常出沒的幾股山賊土匪,都給你們不聲不響打發掉。但我還是不想連累了你們。”
元鳳不由驚訝起來,暗想自已和六哥的行動,可以說除了元芬、元芳等幾個人知道外,就是村子裡的人也不知道,江湖上更沒人知道,她怎麼就知道了?她真的是山林中的精靈?便問:“山姑娘,你怎麼知道是我打發了那幾股害人的山賊土匪?”
山妖狡黠地眨眨眼睛:“因為我是山妖呀!”
“真的?”
小姑娘一笑說:“是我在暗中悄悄地跟著你們,看見了你們的行動了呀!”
元鳳真正駭然了。因為自已和六哥的行動,不但秘密,而且往往在夜間進行,還是蒙了面孔行事,可以說是神不知、鬼不覺,悄然而來,悄然而去。並且這些行動,還是一年多前的事,鳳翔那時還只有五歲,這小姑娘恐怕比翔兒還小。一個四歲多的小女孩,能在夜裡跟蹤自已而不讓自已發覺,除了是山林中的精靈外,決不是任何小孩子能辦到的事。小姑娘又說:“伯母你放心,我絕不會說出你們的事來。”
元鳳說:“我多謝你了!”
“所以我才不願連累了伯母,讓人注意你們。”
“山姑娘,我蒙了面孔行事,打發那和尚、道士,怎會了人知道和注意我了?”
鳳翔在一旁說:“是呀,你怎會連累我們了?”
小姑娘搖搖頭:“儘管和尚、道士給伯母打發回去,但如果給人知道我在這裡,以後會不斷有人來的,就會弄得你們都不安寧了。和尚、道士,還是由我來打發他們好,伯母千萬別出手。”
“山姑娘,你怎麼打發他們?”
“我去看看他們怎麼捉我,聽說道士在小鎮起壇捉妖,請什麼太上老君來捉我。我沒見這太上老君,也想看看太上老君是個什麼樣的老頭兒。”
元鳳說:“萬一那道士真的有法力,你怎麼辦?”
“我鬥不過,不會跑嗎?”
“你要是跑不了怎麼辦?”
“不會的,我怎麼會跑不了?”
“山姑娘,你還是小心一點的好。”
“伯母,我會小心的。爺爺告訴我,世上沒有一個和尚、道士能真正驅鬼捉妖,他們都是糊弄人的。”
元鳳又是驚奇,山妖會有爺爺?那不是一個千年的老山妖了?
小姑娘說:“伯母,我吃飽了,多謝你,我走啦!”
“你怎麼就走了?不多玩一會兒?”
“不玩了,我想去山口鎮,看看那和尚道士起好了壇沒有。”
鳳翔擔心了:“要是他們起好了壇,不正要捉你嗎?”
“就是起好了壇,聽說那道士還要齋戒三天三夜,才上壇作法哩!”小姑娘說完,身形一晃,宛如平地而起,去勢甚急,轉眼之間便消失了。這一份武林中少見的奇異輕功,又令元鳳這樣一位武林中的上乘高手大為驚愕。這是輕功,還是妖魔鬼怪的飛行術?她也分不出來。
鳳翔問:“娘!我們怎麼辦?”
“翔兒,沒有什麼怎樣辦的,你安心習武,今天的事,我們不說出去就行了。”’
“娘!我不是問這個。她要是給和尚、道士捉去了我們怎麼辦?”
“你要為娘去助她?”
“娘,她那麼好,她有危險,我們能不理嗎?”
元鳳想了一下:“翔兒,這事我跟你爹商量一下才好。”
“那爹不是知道她了?”
“你放心,你爹早知道了,他只是裝作不知道而已,更不會向任何人說出去。”
是夜,元鳳在燈下跟閔子祥說出了今天在後院裡見到神秘山妖的情形。閔子祥十分驚訝:“她真的又出現了?你看清楚了她沒有?”
“我不但看清楚了,還跟她說了不少的話呢!”
“她與人有什麼不同?”
“我看不出她有什麼的不同。除了她比所有同年齡的小女孩聰明、機靈、傻氣和狡黠之外,簡直沒任何區別。要不是她那一身超凡脫俗的輕功,我真不敢將她當成了山林中的精靈,而是一個活潑、天真、可愛的小女孩,真想抱起她來玩哩!”“她身上沒有半點妖氣?”
“什麼?妖氣?妖氣是什麼東西,你說來聽聽。”
“妖氣,就是……哎!我也說不出妖氣是什麼來,大概不是人所有的特性和舉動吧。”
“這麼說,她半點也沒有,有的是俠義道上人物的心腸。對了,她有一點像穆家姐妹那種帶邪氣的俠義作風,喜歡捉弄人。”
閔子祥說:“要是這樣就好了。”
“六哥,我現在同你商量的,就是水口鎮上那個黃老財,請了和尚道士來專門捉她,我們去不去相助她呢?”
“若她真的是山妖,我們怎麼相助?”
“我們不能暗中毀了那道士的壇,弄斷了他們那捉妖的劍麼?這麼一位受人們崇敬的神女,我們能不理不管?”
“八妹,這事太怪異了,恐怕不是我們凡人所能管的。”
“你不想去理了?好,我同翔兒一塊去。”
“什麼?你帶翔兒一塊去水口鎮?”
“她是翔兒的好朋友,翔兒吵著要去救山妖呢,我不帶也去行嗎?”
閔子祥想了一下:“好,我們就一起去吧!不過,到時看情況而行動,千萬不要輕舉妄動,更不能讓人們注意我們才好。”
“好啦!我會知道該謹慎行事。明天,我打發元武、元豪先到水口鎮上看看情況,到時再決定我們怎麼行動。”
“要是那和尚、道士只是驅鬼捉妖,我們只壞他們的法事,千萬不可傷害了他們的生命。”
第二天一早,元鳳就派了元武和元豪前去水口鎮打探。其實元鳳不用派人前去,中午,一些來往路過古榕村的商人山客,已在紛紛談論水口鎮黃老財請和尚、道士驅鬼捉妖的事了。他們有的是從水口鎮而來,往湘西而去;有的是從廣西三江而來,古榕村口便成了他們歇腳打尖的地方,他們不是在這間古道野店飲酒吃飯,就是在古榕下歇歇腳,喝喝水,談談路上的所見所聞及奇聞怪事。目前最令人關心的是黃老財請和尚、道士驅鬼捉妖的事了。
有人問:“黃老財怎麼敢請人去捉山妖了,它可是這一帶人們崇敬的神靈呵!”
有人回答:“黃老財的莊子給這位神女一把火燒光,他不請人捉能嚥下這口氣麼?”
“黃老財不害怕山妖震怒,令他一家絕子絕孫?”
“聽說他請來的和尚、道士法力高強,本領大得很哩!”
“哦?這是哪裡來的和尚、道士?”
“和尚是從雲南大理請來的高僧,能降魔除妖。傳說金沙江中的一條妖龍,就是被這位高僧的紫金缽所降服,永鎮在江底。”
“那道士呢?”
“那道士是從南直茅山請來,自稱什麼無上真人,善驅邪捉鬼。他有一把桃木寶劍和一個寶葫蘆,不知捉過多少惡鬼和斬殺了多少妖孽,本事可大了。”
又有人發問:“這裡傳說的山妖,到底是妖怪還是鬼魔?”
有人答道:“誰也不知道,各有各的說法,老財們說它是妖,為非作歹的強徒們說它是鬼,但當地百姓卻稱它為神。不過,它的確是神靈,保護著這一帶的平民百姓和過往行人的平安。”
其中一個老漢忿忿不平地:“我看黃老財應該請人捉的不是這位女神,而是捉他自已和他那無惡不作的寶貝兒子。”
有人笑說:“有自已請人捉自已的嗎?”
接著又有人問:“黃家父子很可惡麼?”
水口鎮上來的一位商人說:“黃老財惡倒不惡,可卻是個色中餓鬼,人已七老八十,眼睛仍不放過一個有姿色的女子。他兒子更是青出於藍,姦汙了不少女子還不算,還拐賣良家婦人為娼。神女只燒了他的莊子,攝走了他的一批金銀,沒要走他父子兩條命已算好了,他們還想報復?真是的。”
“神女怎麼不收拾了他們?”
商人嘆了一聲:“可能是老天爺沒長眼,或者他父子兩人大限未到。神女一時動不了他父子,只給他一點懲罰而已。”
“他們父子這般作惡,怎麼沒有人去官府告他父子兩人?”
“告?怎麼告?黃老財的女婿是黎平府永從縣的主簿大人,掌管全縣糧馬、巡捕之事,誰敢去告?”
跟著又有人說:“不錯!這一次黃老財請和尚、道士起壇捉妖,害怕當地百姓不滿,特地請女婿派了一隊官兵來,坐鎮在水口鎮,保護捉妖的人。要不,恐怕壇沒設起,就給百姓拆了。”
有人嘆了一聲:“要是神女給和尚、道士捉了去,那才是老天爺真正沒長眼了!”
“不會的,我看和尚、道士就捉不了來去無影無蹤的神女。”
眾人齊問:“為什麼?”
“因為神女既不是妖怪,又不是鬼魔,只是神。和尚只能降妖除魔,道士只能驅邪捉鬼。神女是神,他們怎麼捉?神能捉嗎?”
“要是這樣就好了。”不少人放心了。
卻有人擔心起來:“要是神女是山林中的妖怎麼辦?”
有人反駁了:“神女怎麼是妖了?一般的山精妖怪只會害人、吃人,怎會行善除惡的?只有神,才會這麼幹。”
閔子祥和元鳳聽了眾人的議論,不禁相視一笑。正所謂是非公理,眾人的心是一把秤,好壞分得出來。看來這位紅衣小女孩,山林中的精靈,她的行為極得人心。
黃昏,元武元豪雙雙從水口鎮趕回來了,他們報告的情況,與客人中午議論的一樣,但卻打探到大後天,那個什麼無量真人,就要登壇作法捉妖了。大後天,也是水口鎮的圩日,附近一帶去的鄉民一定不少。
第三天,閔子祥和元鳳打扮成一對鄉村趕集夫婦,帶著鳳翔來到了水口鎮,元武和元芬也在暗中跟隨,他們夫婦主要是保護鳳翔的安全。
這一天,水口鎮可以說是有史以來的熱鬧,大街小巷,處處都是人山人海,除了趁圩趕集的山民鄉婦之外,有不少的人,更是來看和尚、道士怎麼捉妖的。就連縣裡也有人趕來了,廣西、湘西,都有人遠道而來。
祭壇設在鎮邊一塊空曠的半山坡上,壇的四周,果然有一隊官兵守著,不許人接近祭壇。這時半山坡上處處是人,服裝光怪陸離,也有不少的異族鄉民,也跑來看熱鬧,看看和尚、道士怎麼捉山妖的。
閔子祥、元鳳和風翔混在人群之中,他們身後不遠,就是元武、元芬夫婦。人們坐在山坡草地上,有的人更爬到山坡兩旁的樹上去看。人們三兩成群。四五一堆,莫不交頭接耳,在議論捉妖的事。絕大多數的人都沒有見過神秘的山妖,希望這次能看到山妖的模樣,是傳說中黑乎乎、毛茸茸的大山怪,還是叫人十分喜愛的紅衣小姑娘?或是衣帶飄飄的神秘女子?更多的人,尤其是婦女和老人,暗暗合掌祈禱,希望和尚、道士捉不了山妖,希望看到山妖捉弄和尚、道士。甚至山妖反而將黃家父子與和尚、道士捉走了,那才大快人心。
祭壇後面的一排椅子,坐著黃家父子、帶兵的將官和鎮上幾位有頭有面的人物。東邊一個座椅上,坐著大理來的紅衣大和尚,身後站有兩名灰衣僧人,顯然是這位大和尚的隨從弟子。西邊座椅上,坐的就是那茅山道士無量真人了,他也有兩名道童陪伴。
祭壇上擺有一張大桌,桌上擺滿了祭品和香燭之類的東西。壇的四周,插滿了各種各樣的幡旗彩旗,正迎風招展。祭壇四周氣氛十分莊重。
施法捉妖開始了。道士首先站起來,向紅衣大和尚行禮說:“聖師請了。貧道不才,先行登壇捉妖。要是貧道不力,請聖師相助。”
紅衣大和尚合十稽首說:“阿彌陀佛!望真人大展法力,為當地降魔除怪,造福一方。”
閔子祥身邊不遠處有個虎頭虎腦的小夥子輕輕地“呸”了一聲:“去你的造福一方,你們不危害一方就好了!”
閔子祥不禁莞爾一笑。無量真人帶著兩個小道童登壇,先是上香點燃蠟燭朝天而拜,然後將一隻活生生的大公雞斬了頭,用雞血在三張黃紙上畫了三道誰也看不懂的血符,將當中的一道符朝天燒了,搖著一個鈴,口中唸唸有詞,大喊“天靈靈,地靈靈,太上老君下凡塵,妖魔鬼怪速現形”。他那寬大道袍一揮,臺下憑空便起了一陣風。
壇下無論坐著站著的百姓,全都屏息靜氣,一個個全神貫注看著祭壇,看看妖魔鬼怪怎麼現形。可是這陣風過後,祭壇下什麼也沒有,哪裡有什麼妖魔鬼怪出現了?
茅山道土又燃燒了第二道符,從桌上取了一杯水含著,朝燃燒著的蠟燭一噴,“嘭”的一聲,一股火球躥起,鳳翔看得驚愕:“娘!這老道口中還會噴火呢!”
元鳳說:“孩子,你看著,別出聲。”
鳳翔又輕問:“娘!山妹妹不會給這老道捉去吧?”
“放心,他這是裝神弄鬼,在糊弄人,恐怕他什麼也捉不到。”
無量真人又在壇上揮舞著桃木劍,圍著祭桌亂跳,高喊:“天靈靈,地靈靈,太上老君有律令,一請南海觀世音,二請三眼二郎神,三請西天如來佛,四請齊天孫大聖,五請北方玄武帝,六請陰間閻羅君,四面八方齊包圍,雷擊鬼魔現原形。”
這個茅山道士,簡直是胡言亂語,他連佛與道也分不清。就算世上真的有佛界仙界、陰曹地府,而太上老君是道家的;如來佛、觀世音卻是佛家的;二郎神、玄武帝都屬於道家;孫大聖卻是猴子精,什麼也不屬;閻羅王更是陰間的一個鬼王。將他們湊在一起,簡直是亂了套。若說捉一個山妖,單是齊天大聖已足夠有餘了,請那麼多的人幹嗎?再說太上老君能命令如來佛和觀世音嗎?
無量真人在壇上煞有介事地舞劍亂跳,又不知在香火蠟燭上灑了什麼粉末,也躥出一串串的火苗來。突然間他將葫蘆往空中一拋,喝聲:“收!”在接回葫蘆時,慌忙塞住葫蘆口,貼上一道符,對黃家父子一揖說:“黃員外,貧道已將山妖收進葫蘆裡了,今後再沒有什麼妖魔在這一帶作祟了。”
壇下百姓都愕然:山妖還沒有現形,怎麼就收進葫蘆裡去了?就是黃家父子也愕然,他們什麼也沒有看見。道士手舞足蹈,燒了兩道符,丟擲葫蘆,就收了山妖?只有大理來的紅衣大和尚哂笑一下,不出聲。
黃老財困惑地問:“真人,你能不能放他出來,現形讓我們看看。”
“黃員外,這可放不得。貧道費了九牛二虎之力,請來了諸多神靈,才將山妖收進了葫蘆裡,用符鎮壓住。現在各路神仙都已打道回府了,無人再能降服他。一放,貧道將前功盡棄。”
驀然之間,祭壇上出現了一樁怪事:一個天真活潑的紅肚兜小姑娘,立在神臺上,笑嘻嘻地問:“我還沒有來,你怎麼就捉住山妖了?”
無量真人愕然:“你是哪裡跑來的小丫頭,你、你、你是誰家的小丫頭。”
小姑娘咭咭地笑道:“你看我是誰家的?”
“誰家?”
“我是南海觀世音家的呀!”
“什麼?”無量真人一下傻了眼,“你是觀世音家的?”
“是呀!我還沒有來,你就收了山妖,那你請我來幹嗎?”
“你——!”
小姑娘出手極快,一下就將道士手中的葫蘆奪了過來,說:“我看看,你捉的山妖是什麼樣兒的。”
“你,你別亂來。”
可是小姑娘早已將葫蘆口揭開了,看了看,又搖了搖,說:“葫蘆裡沒裝有什麼呵,會不會是山妖在葫蘆裡不願出來?”小姑娘雙手合力一捏,“卟”的一聲,寶葫蘆碎了,除了有一陣酒氣之外,什麼都沒有,哪裡有什麼山妖?小姑娘還故意驚奇地問:“山妖呢?怎麼不見?”
茅山道士氣壞了:“你、你、你敢弄碎了貧道的寶葫蘆?”
“哎!你騙人,這是什麼寶葫蘆?這是你用來裝酒的葫蘆。這樣的葫蘆,我家有的是,你要十個八個我都可以給你!”
“你到底是什麼人?”
“我是南海觀世音家的人呀!你這麼快就忘記了?你怎麼捉妖呵!”
當小姑娘一出現,所有的人都愣住了。人們不知道這麼個小姑娘是什麼時候爬上祭壇的。何況祭壇四周,都有士兵守著,就是天空中的鳥兒,也飛不進祭壇,別說是人了。這個小姑娘怎麼一下子在祭壇的神臺上出現了?聽了小姑娘的話,人們更睜大了眼睛,她真的是觀世音打發來的?是善才童子,還是小龍女?
來這裡看熱鬧的人們,絕大多數都沒有見過傳說中的山妖,就算有人看見,也只是一閃而逝的紅影,誰也沒看清山妖的真正面目。就是黃家父子,也沒有見過。除了閔子祥、元鳳、鳳翔和元芬,一時間誰也不知道這小姑娘是什麼人,大家只是驚愕地愣著。
元鳳想不到這個自稱為山妖的小姑娘,竟是這般大膽,明知是和尚、道士專門前來捉她,她不但不避,反而在眾目睽睽之下,戲弄這茅山道士。元鳳看得又驚又喜又愛又擔心起來。
一對年老的夫婦,在人群中輕輕地爭論起來。老太婆訥訥地說:“大慈大悲、救苦救難的觀世音菩薩顯靈,派出她的善才童子來了!”
老頭子又說:“你別糊塗了,這是龍女,不是善才。龍女是個女孩子,不是小子。”
“那怎麼和畫上的善才童子一模一樣了?老頭子,你是不是眼花了,看不清楚?”
“你沒聽那道士問她是哪家的小丫頭麼?要是善才,道土會將一個小子看成丫頭嗎?”
“說不定那道士跟你一樣的糊塗。”
“我沒有你這個老太婆這般糊塗,將丫頭當成了小子。”
他們身邊的一位老鄉說:“你倆別爭了,我看她誰也不是,可能就是山妖!”
兩老一下驚震起來。老頭子問:“什麼?她是山妖?”
老太婆連忙說:“罪過!罪過!你怎麼將善才童子說成妖了?”
老鄉反問:“山妖不好嗎?你們希望觀音派人來捉山妖麼?”
“不不!觀音怎麼會派人來捉好心的山妖?不會的。”
老頭子說:“會不會小龍女就是山妖,山妖就是小龍女?”
老鄉說:“看來是了,要不怎麼有人稱山妖為神女了?”
這時祭壇上又起了變化。道士問:“你真的是觀世音座下的人?”
“是呀!你不是燒符請我來捉妖麼?我來了,你不拜我,還左問右問,你想不想捉妖的?嗯?”
“妖在哪裡?”
小姑娘一指黃家父子:“他們兩個就是妖怪,你看不出來?”
茅山道士這才真正傻了眼:“他們是妖?”
“是呵!妖精你都看不出來,怎麼捉妖?我看你這道士只會愚弄人,騙人錢財,不會真正的驅邪捉妖。現在,我來捉妖讓你看看,你給我滾下壇去吧!”
小姑娘說完,一出手,不可思議地一下將這個比她高出半個身子的茅山道士扔下祭壇了。扔得他兩眼金星亂飛,半晌爬不起來。看來他不但不會法術,連武功也不會,是江湖上裝神弄鬼,騙人錢財混飯吃的下三流道士。
小姑娘扔了道士後,縱了過來,對黃家父子說:“現在,我來捉你們這兩個人間的妖怪啦!”
紅衣大和尚一下站起,擋住了小姑娘,合十稽首說:“阿彌陀佛!小施主,貧僧希望你不要胡來。”
小姑娘揚揚秀眉問:“你這大頭和尚不是前來捉妖的嗎?”
“阿彌陀佛,貧僧正是為降魔除妖而來。”“我看你跟那個茅山道士一樣的稀裡糊塗,有兩個妖魔坐在這裡,你幹嗎不捉?”
“善哉!善哉!小施主別信口雌黃,他們何曾是妖魔了?”
“那麼我是妖了?”
“阿彌陀佛!小施主也不是妖魔,只是一位世外高人的弟子,不知令師是誰?小施主能否賜教?”
閔子祥和元鳳一聽,頓時訝然。看來這位紅衣大和尚卻是一位高僧,看出了這位精靈、黠慧的小姑娘並不是妖,而是一位高人的弟子。這位世外高人是誰?是她爺爺?
黃老財在驚愕中醒過來,急叫道:“大師,她就是山妖,你快給我捉了!”
黃老財身後的一位家丁也說:“大師!我家老爺沒有說錯,她的確是在我老爺莊子上不時作崇,又一把火燒了莊子,從火光中大笑而去的山妖!”
小姑娘說:“不錯!我就是山妖又怎麼樣?”
黃老財的兒子跳了起來:“大師,我們花銀子請你來,你現在見了山妖怎不捉?”
紅衣大和尚合十說:“黃施主!這位小施主的確不是妖,你們之間有什麼恩怨過節,能不能互相之間化解了?”
黃老財說:“她明明自稱是妖,怎麼又不是妖了?”
黃老財兒子說:“你是不是怕了山妖不敢捉,故意推辭說不是?那我們花錢請你來有何用?”
“阿彌陀佛!這世上本無妖魔,只是由心而生。”
“什麼,世上本無妖,那你為什麼說你能降魔除妖了?沒有妖魔,你捉什麼了?”
“善哉!善哉!貧僧說妖魔由心而生,一個人心生魔心,他的行為就屬妖魔了!”
黃老財說:“我不管她是妖也好,是人也好,你老給我捉了她!”
“阿彌陀佛!貧僧看這位小施主行為雖然怪異,卻具有一股正義之氣。黃施主,貧僧一路來時,也略知黃施主的為人,正想借此機會,勸黃施主去噁心,行善事,以贖過往的罪孽,那麼妖魔自然而消失。世上本無事,庸人自擾之。望黃施主回頭是岸,善莫大焉。”
黃老財怒道:“我們花錢請你捉妖,你不捉妖,反而勸我去什麼噁心,行什麼善事?你走!我不請你了!”
“阿彌陀佛,黃施主請自重,貧僧一走,恐怕施主眼下就有殺身之禍了!”
小姑娘說:“紅衣大和尚,你走吧!你的好心,他們是不會領情的。其實你應該捉的,是他們這兩個妖魔。”
“小施主,貧僧捉的,就是他們心中的魔念。”
“大和尚,他們心中的魔念你捉不了,還是讓我來捉吧!”
“小施主,你怎麼捉?”
小姑娘眨眨眼說:“殺了他們,心魔不就捉住了?”
“阿彌陀佛!上天有好生之德,貧僧希望你別亂來!”
與此同時,帶兵的那一位軍官“嗖”的一聲,將腰刀拔了出來,喝道:“你這紅衣和尚,給我滾開!你不捉,我來捉了!”
小姑娘說:“大和尚,你看看,我沒有亂來,他們倒先亂來啦!你走吧,這事你管不了。”
軍官一刀向小姑娘狠狠劈來,一邊喝道:“士兵們!給我將這個小山妖圍住,別讓她跑掉了!”
後來小姑娘跑掉沒有,請看下文知分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