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時辰後,蒯祺從考場出來,看著後面不少人,多少都在罵罵咧咧。
最後這一科,和學識沒什關係,主要是考傳道授業的手段和能力。
不少人本來都還在某人的門生,還沒有收徒開課,怎麼可能知道要怎麼回答?
“如何,最後一門輕鬆不?”回到帳篷,郭嘉已經喝上小酒,順便把蒯祺那份遞過去。
“內容有些莫名其妙……”蒯祺很自然坐在他對面,也開始小酌起來,順便抱怨幾句。
一個月相處下來,發現這室友有才學,來自潁川郭氏,也算名門。
明明可以當大儒,結果偏偏走狂生的路線,實在有些匪夷所思。
不過蒯祺敬重有真本事的,於是兩人也算交上朋友。
“怕人家就沒指望,能選出幾個名師,只是找幾個有這方面天賦的。”郭嘉笑道。
常年授課的老學究,那可要多少有多少,朝廷為什麼不找他們,非要在科舉這裡找。
這事情本來就有古怪,沒必要叫真。
“可就算找到又如何,難道還真要我們去授課?”蒯祺反問。
“怕是要讓你們,去認真學習怎麼授課。學成之後,再安排你們去授課。”郭嘉想了想。
“那多麻煩,還不如直接當官得了。”蒯祺抱怨。
“當官你得慢慢從下面熬,可若出師,這一領域就沒什麼人跟你競爭,升遷簡直不要太快。”郭嘉卻那麼認為。
只是授課什麼的,太麻煩了,不適合自己,果然沒留下是對的。
蒯祺想想覺得也有道理,畢竟是從來沒有出現過的道路。
最多是以前在各州郡,專門安排勸學的從事,並沒有單獨作為一個體系。
更別說大部分的學院,本質上都是私學,公學方面還真沒有,最多就是太學。
現在朝廷的意思,看來是打算完善公學。
配合圖書館,讓更多庶民和寒門學子,能有參加科舉的機會。
當然這是大家都預料到的,從科舉確定,各豪族就預料到,察舉制會被取消的那一天。
就說今年的孝廉/茂才,至今沒有安排官職。
最後不少孝廉和茂才,都跑來參加科舉,算是雙重保險,蒯祺就是這種情況。
還有一些就這樣等著,等朝廷給他們安排官職。
“反正五天後榜單就出來,希望你我都能考中。”蒯祺也沒什麼好說的。
這次科舉的內容那麼奇葩,怕最後的成績都不一定很好。
若是幾千人參加,結果連十個合格的都選不出來,那這科舉也算成了笑話。
就在他們在閒聊的時候,試卷早就送到批卷的地方。
第一批考卷被專門的小吏糊名,這樣就看不出是誰寫的,做好這些,才送到閱卷室。
“官員子弟二十分,庶民加五分,籍貫也要專門挑出來……這些大家批卷的時候別忘記了。”負責當主考官的陳珪發話。
“唯!”眾人紛紛回應,不如說這些他們早就被告知過。
要說為什麼那些世家豪族的鬧騰,最終都沒有成氣候,秘密就是這裡。
魯達的確做出妥協,至少牢牢的拉攏了滿朝文武。
老牌的世家是最大的受害者,其次就是寒門,即祖上闊過的。
不把這些老牌的世家打壓下去,他們這些新興的世家怎麼發展起來?
籍貫不同,錄取的比例也不同,這次科舉遼東、南郡、潁川和北海四郡的比例最低。
陛下狠起來,連龍興之地的考生都要打壓。
可不打壓不行,遼東是圖書館建立最早的地方。
那邊計程車人,天然比其他考生多幾年的備考時間。
若放任不管的話,以後科舉怕是都都被遼東的考生霸榜。
只需要三到四輪科舉,以遼東士人為主,類似東林黨的團體就會組建起來。
到時候不是遼東出身的考生,想要考中就會變得更加困難。
在沒有外敵的情況下,很容易出現權臣,甚至徹底架空皇帝。
朝堂的生態健康,就必須要維持在各黨派都比較平衡的情況。
為此科舉的錄取比例,也要根據朝中各黨派的比例,進行提前安排。
比起那些所謂的政務,民生經濟什麼的,這才是皇帝的本職工作。
不多時,這些考官轉眼就批閱好幾份卷子。
畢竟無論是填空還是選擇題,都有標準答案,就算並不標準,只要答案相近也能得分。
第一次科舉,朝廷也的確不希望有太多人不合格。
“濫竽充數!”大概批閱二十多份左右,有了考官拿起印章蓋了下去。
這印章蓋下去後,會專門放在一邊,在另外三個考官也用印後,就確定是濫竽充數。
之前也說過,三代人不能參加科舉,浪費公共資源,就要承擔代價。
陸續有那麼幾個人舉起印章,幾千人裡面,混入百來個渾水摸魚的,很正常的事情。
那麼什麼是濫竽充數?
不是胡亂寫答案,而是連字都認不全寫不全。
不學無術還來參考,純浪費大家的時間,這種人不懲罰怎麼行?
好在這印章前後動了六十幾下,最後就沒有再動過。
數千人只有六十多人渾水摸魚,也算是開頭的警告發揮了作用。
“這份試卷不錯,字寫得好,遣詞用句也不錯,奈何不知道是誰。”不多時,難得有考官發出讚歎。
怕是有了愛才之心,說不定還想收入門牆。
奈何因為糊名的關係,根本不知道是誰。
“好不好的,先把成績給批改出來吧!”陳珪提醒道。
這才是第一輪考試的試卷,後面還有三輪。
看著眼前這一大疊的試卷,想到還有三疊,眾人只覺得頭皮發麻。
好在上面給的時間多,足足有五天,而且是從明天開始計算。
“別以為有五天,就能放鬆下來!”陳珪提醒,“最多兩天批卷,兩天核對統計,最後一天定榜,我們的時間很緊,都快點!”
大家這才想起來,這次科舉,可不是批改好成績就可以的,還有別的事情需要做。
“可是主考,統計不是交給下面的我們負責的嗎?”旁邊的小吏低聲問道。
“嗯?”陳珪看了一眼對方,後者果斷縮了縮腦袋。
陳珪當然知道,可說到底還是為了效率。
這幫考官批卷就好,可他這總考官要負責到最後。
大家越快完成任務,他就越早回去,自然不希望他們拖沓下去。
這不明天才開始閱卷,如今就給他抓來這邊加班。
奈何下面這十多個考官不知道,只能埋頭批卷。
如此一天半忙碌下來,好歹是把四門科目都批改完畢。
得知自己可以下去休息,甚至都還有些恍惚。
回去當然是不可能回去的,在放榜之前是不可能給他們回去的,提前休息還是可以的。
於是終於有人反應過來,不免暗暗抱怨被陳珪坑了。
可這話也只能放在心裡嘀咕一下,人家當朝太尉,誰敢真把話說出來。
而接下來,統計分數的壓力,就來到二十多名小吏這一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