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你說我媽咪心裡懷疑,為什麼她這幾天還天天做好飯送過來呀?”

“不知道,不過我猜想,應該只是單純的不想拂去你的一片心意。”

這是陳永樂的猜想,但估計應該也是這樣。

要是她真想賺這個錢,不會一頓飯會用這麼廉價的食材。

不是叉燒,就是燒鵝,白斬雞之類的。

按照現在的物價,成本不過百來塊。

陳永樂透過財務主管的口述,大概也能知道周媽媽應該不是一個喜歡貪小便宜的人。

既然如此,唯一的解釋就只是單純的做幾頓飯,糊弄過去。

畢竟傻子都知道這些食材不值幾個錢,按照周媽媽的理解,陳永樂又這種大富豪,天天山珍海味的,怎麼可能吃的慣這種。

要是真訂了,說明陳永樂這位大老闆另有所圖。

只能講,這位周媽媽是一位心思極為細膩的女人,同時也是一位很愛女兒的媽媽。

聽到陳永樂的猜想,周惠敏不得不接受,然後整個人像是抽掉了精氣神一般,

陳永樂看著小姑娘連飯都吃不下,一副生無可戀的樣子,沒由來一陣好笑。

還真是個財迷呀。

“你真想賺這個錢?”

“我想有什麼用,媽咪肯定不願意的,到時又要問東問西,擔心這擔心那的。。”

周惠敏嘴角露出幾許苦澀,

原本好好的一個賺外快的機會,就這麼沒了,

不難過才怪。

但一想到媽咪對自己緊張擔心的樣子,又只能無奈的接受。

陳永樂吃完最後一塊燒鵝,喝完碗中的湯,擦了擦嘴後,慢條斯理的說道:

“看在你這些日子任勞任怨的份上,我給你個賺錢的機會吧,只要你煲的湯有你媽咪八成,不,七成吧,有七成的水準,那我不介意每天中午分出一份湯錢給你賺。”

“你確定?”

灰暗的眼神忽然一亮,周惠敏又活過來了,不過隨後又疑惑道:

“那為什麼是我來煲,不是直接讓我媽咪煲呀?”

陳永樂抽出香菸,輕瞟了她一眼:

“茶!”

“誒呀,真煩~講話講一半的!”

周惠敏嘟了嘟嘴,跑去泡茶了。

過了兩分鐘,她風風火火的端著一杯茶過來了,

放在大老闆手上後,用期待的眼神等待著他的解答。

陳永樂吹了口漂浮的茶葉,滋滋的抿了一口,才說道:

“既然是你想賺這個錢,當然是你來做咯。”

“額....就這麼簡單?”

“你以為呢。”

“好吧!”

周惠敏眨了眨眼,儘管不是很理解,但這不重要,重要的是她又能賺錢了,

於是笑眯眯問道:“那陳總呀,你準備一次給我多少錢呀!”

“一百塊。”

“一百塊?”

周惠敏不可置信的瞪大著眼睛,以為自己聽錯了,隨後滿臉嫌棄道:

“不是吧,老闆,一百塊能喝什麼湯?煮白菜嗎!”

真是越有錢越小氣,還以為能賺多少呢。

一百塊,扣除成本那能掙幾個錢呀。

關鍵吧還要去學,有這功夫,還不如去找份家教好了。

陳永樂鄙視道:“一百塊怎麼了,就拿你媽咪今天做的這份肉丸湯來說,成本就三十塊左右,一百塊還少嗎?”

“那你天天願意喝肉丸湯行嗎。”

周惠敏撇過臉,不樂意的嘟囔了一句,

陳永樂一陣好笑,卻也贊同她說的,微微點頭道:

“你說的也有道理,這樣吧,兩百塊,同意的話從下週一開始算起,正好週末兩天你可以在家好好學學。”

“真的?”

周惠敏笑顏如花,

峰迴路轉了,哈哈哈!

陳永樂笑道:“有個前提,這種成本二三十的湯不算,嗯,最好是你媽咪那天煲的雞湯那種。”

他是真怕這丫頭為了賺錢,喪心病狂的用廉價的材料糊弄。

“放心吧陳總,我不也要跟著喝嗎,要是太便宜,喝出病來怎麼辦。”

周惠敏揚起雪白的頸項,拍拍胸脯保證著。

兩百塊,一百的成本,也能賺一百塊,一個月就是兩千二百塊,哈哈哈。

“你知道就好,我去休息了,桌上別忘記收拾。”

陳永樂笑了笑,端著茶杯起身離開,臨走前,還不忘提醒一句。

周惠敏沉浸在喜悅裡呢,想著多了一份收入,自己買房的計劃又能提前了。

等她回過神來,整個人傻眼了。

“咕咕咕~”

肚子發出飢餓的鳴叫,

周惠敏摸了摸餓扁扁的小肚子,又看了看桌上連湯都沒剩下一口的空飯盒,差點沒被氣死,

可惡~

怎麼沒撐死你呀!!

事已至此,她也沒辦法,只能拍了拍胸口的鬱氣,自我安慰道:

“不氣呀,不氣呀!誰讓自己倒黴遇到無良老闆呢,就當減肥好了~”

........

下午陳永樂再次提前下班,先是去廣告公司接上鍾楚鴻,

隨後準時來到珍寶閣畫舫赴約。

不知道為什麼,居然又邀請了蔡嵐。

很多人對蔡嵐的第一印象大概初始於幾年後一檔綜藝節目《今夜不設防》,

再者就是他後來監製了多部膾炙人口的風月片,

像燈草和尚,聊齋豔潭等,都曾在當時引起不小的轟動。

除了這些,他還是一位小說文藝愛好者。

儘管,他的小說內容多是以飲食為中心的隨行散文,但也不得不說其本身的文化素養很高。

要知道,能靠寫小說一年賺取120萬稿費的作家在香江並不多見。

可想而知,他的小說在香江還是很受歡迎的。

最主要的是,寫作暫時還不是他的主業。

更多的蔡嵐還是把精力放在了電影上。

程龍這兩年在海外多部電影都是蔡嵐在監製,陳永樂一如既往的掛個名。

“蔡副總監,別來無恙呀!”

兩人算的上是老相識,也經常坐在一起吃吃喝喝,陳永樂一上來就用蔡嵐如今在嘉禾的職位打趣著。

蔡嵐原本笑意的臉色,瞬間就黑了下來,不滿道:

“總監就總監,你加個副是作何!”

陳永樂大笑道:“哈哈,你就說是不是副的嘛。好好好,蔡總監,蔡總監總行了吧。”

聽到後面這句話,蔡嵐臉色緩和不少,

陳永樂搖搖頭笑道:“也不知你為何執著這個稱呼,你要真想擔任總監,回頭我跟昌叔提一嘴,讓他提前退休好了。”

“我謝謝你呀,回頭我要是失業了,就賴在你公司不走了。”

“這感情好呀。”

陳永樂幫鍾楚鴻拉開座椅,轉而坐下後,看向羅斌挑眉道:

“羅生,你不是想提高新報的月刊銷量嗎,你看,這不是送上門一位流量大咖來了,今天這頓飯沒白請吧。”

羅斌拍掌笑道:“那這頓飯就當歡迎我們月刊新員工入職了。”

蔡嵐也是能開的起玩笑的,當即就接話道:

“還有這種好事,看樣子我又多了一份收入,那就謝謝兩位老闆賞飯吃咯。”

陳永樂接過鍾楚鴻倒的茶,舉杯笑道:

“那我就以茶代酒提一杯,歡迎我們的大才子蔡先生扎職新報!”

蔡嵐笑著虛空指了指陳永樂,“要喝就喝酒,用茶算什麼誠意,等會你這位大才子必須自罰三杯。”

“三杯就三杯,只要蔡先生願意來新報月刊,別說我多喝三杯了,羅生也一起陪三杯。”

這話算是話懟話了,但要說陳永樂沒這個意思,亦或者,羅斌也是有這方面的打算。

不然為何今天把蔡嵐喊來。

陳永樂一進門就跟羅斌交換過眼神,確定他有意要拉攏蔡嵐,才故意把話往這方面引。

蔡嵐頓了下,看了眼衝著自己笑呵呵的羅斌,以及從頭到尾都沒出言的張文達,

差不多也明白其中的意思了。

“新報有你三月這位大文豪,還有張先生坐鎮,那裡看的上蔡某呀。”

蔡嵐喝掉杯中的茶,硬邦邦的打了聲哈哈,不等別人接話,轉而朝著一直沉默不語的張文達,問道:

“張先生,聽說你去年到京都,得了一卷張瑞圖的楷書,可否讓蔡某一觀?”

蔡嵐如今辭去了《東方早報》的專欄,在《明報》的副刊上單開了一頁,取名叫“草草不工”的長期專欄,

意為潦草與馬虎,

但實際上,文風極為嚴謹。

也因此大受好評,

羅斌這才惦記上了。

他的要求不高,不需要蔡嵐在《新報》專欄上長期寫作,月刊就行。

但很明顯蔡嵐暫時還沒這個打算,羅斌也就沒繼續在這個話題上糾纏。

而是藉著蔡嵐的話,討論起書畫方面的話題。

菜上的很快,不到二十分鐘就已上齊,

羅斌舉杯說了幾句場面話,說到底今天這頓飯是為陳永樂小說再次揚名內地慶功的。

蔡嵐有句話沒講錯,新報有陳永樂這位大文豪,又有張文達坐鎮,確實不愁銷量。

儘管陳永樂的武俠小說今年已經停更了,但他帶來的影響卻被羅斌徹底吸收了。

並且在去年陸陸續續簽約了三位新人武俠小說作家,算是穩定了報紙的銷量。

至於月刊嘛,暫時有張文達的專欄,陳永樂的文學小說也在寫,

影響雖然不如報紙,也不如那些老牌的雜誌期刊,但也是看著在上升的趨勢。

當然了,要是能得蔡嵐相助固然是最好的。

不過這事講究一個緣法,時機不到在強求也是枉然。

蔡嵐見幾人不在糾結這個話題了,暗自鬆了口氣。

他也不是非要在《明報》死磕,只不過金鏞目前待他還不錯,時間上又給了很大的自由度,

蔡嵐自己又是一個有始有終的性格,也就沒打算分心去別家,不然他也不會辭去《東方早報》的專欄。

說到底,寫作暫時還不是他的主業,

嘉禾如今事情很多,他也分不了太多心思在其他上面。

他這位副總監,除了偶爾要擔任監製以外,還要管理稽核以及一些資源的分配。

又加上洪金保現在一門心思放在德寶電影公司,程龍在好萊塢的路上一去不復返,

嘉禾缺少了鎮壓場子的大咖,看似花團錦簇,實則只有他們知道心裡有多苦。

“衛星公司”讓嘉禾在短期內崛起,一度稱霸香江電影市場,

但弊端也很明顯,

就是對人才的掌控力不夠。

程龍和洪金保雖然沒有跳出嘉禾,但各自已經脫離了嘉禾的掌控。

說句不好聽的話,現在的洪金保和程龍算是帶著嘉禾這個老東家在玩了。

這也是嘉禾為何投資陳永樂跟徐客的電影了。

明知拿不到大的投資額度,卻還是要參投,並且還要幫忙宣發。

得到的遠遠沒有付出的多。

其中原因,無外乎就是看中徐客罷了,想讓徐客加入到他們嘉禾的陣營。

徐客現如今算是徹底跟金公主貌離神合了,連表面的樣子工作也沒了。

本來還有緩和的餘地,但因為好朋友吳宇森被新藝城“流放”彎彎,心裡好不痛快。

當初新藝城初建時,原本沒打算邀請徐客的,最先邀請的是在嘉禾混的風生水起的吳宇森。

只不過,吳宇森拒絕了,還介紹了徐客,才有了後來的新藝城七怪。

也是因此,徐客才結識了陳永樂。

徐、吳二人的命運也在此反轉了。

幾年下來,吳宇森在嘉禾接連失手,自覺難以出頭,於是投奔新藝城,還是徐客引薦。

但彼時的新藝城如日中天,幾位老闆並沒有看重吳宇森,

雖然給徐客面子,讓吳宇森加入,卻又隨口一句話把他打發到彎彎去了。

就此吳宇森在彎彎做了三年的冷板凳,

去年才回到了香江。

此時的吳宇森早已沒有當年的意氣風發,年近四十的他,在別人事業穩定的時期,陷入了迷茫之中,天天借酒消愁。

徐客這位老朋友看不過眼,多次勸說之下,才讓吳宇森重新振作。

並且不遺餘力的再次幫好朋友一把。

兩人想好點子,就差投資了,

徐客找到新藝城,新藝城的麥加看完劇本後毅然拒絕。

說這種悲劇結尾的故事沒有市場。

徐客又找了背後的老闆雷覺坤,雷覺坤一聽不是徐客指導的,又聽新藝城等人對劇本的不看好,就猶猶豫豫。

這才有了後來陳永樂的投資。

這事在圈子裡也不是什麼秘密,畢竟徐客如今的名氣很大,一舉一動備受關注,

又關係到陳永樂自然引起別人的注意。

酒酣耳熱時,

蔡嵐藉著酒興,舉杯朝著陳永樂試探性問道:

“阿樂,我們都不是外人,有話我就直說了,吳導的電影聽說你在投資是吧。”

吳導?

陳永樂微微眯了眯眼,隨後笑著點了點頭,

“算是投資吧,主要還是徐導的面子。”

“那還是阿樂你重情重義。”

蔡嵐先是誇了一句,又突然嘆息一聲,搖頭道:

“誒,說起來,吳導也是從我們嘉禾走出去的,雖然後面加入了新藝城,但其實我們嘉禾一直很看重他。

這些年他過的不是很順,我們也是看在眼裡的,奈何吳導心氣高,沒有想過回來的打算。

還好這次遇到了阿樂你,也算是運氣好,

這杯酒我替嘉禾,替吳導敬你了,幹!”

說著,就遙敬了一杯,仰頭飲盡。

陳永樂摸不清蔡嵐的意思,喝完杯中的酒後,道:

“這事呢,蔡兄恐怕謝錯了人,我對這位吳導不熟,能投資只因徐導之前幫我賺了不少錢,這次就當還這份人情了。”

說到這裡,他還苦笑了聲:“不怕你們笑話,我連劇本都沒仔細看,這筆投資估摸著是要打水漂了。”

劇本他自然看了,說實話,和他印象中那部作品差別不小。

起碼“小馬哥”的戲份就不是很足,主要集中在一警一匪的兄弟情上。

他要是不干預的話,還真說不準會不會打水漂。

這也是為何要讓吳宇森繼續打磨劇本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