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青山,今年我許了個願
人在吞噬:從前往九鼎開始 君握沙場 加書籤 章節報錯
“青夜哥,你剛才最後一擊,爆發的力道怕是超過了250萬斤吧?”
“先天境恐怕也只有你能爆發如此可怕的招式了。”
白夜看向滕青山,見他表面無事,心中其實鬱悶無比,於是勾搭上他肩膀,哈哈道:“其實你也可以做到。”
“什麼?”
“我剛才使用的是一種特殊的技巧,這種技巧你也知道。”
滕青山開始沉思。
“是暗勁。”
“暗勁?不可能,暗勁怎麼可能有如此威力。”
“尋常暗勁自然不可能,但疊加暗勁呢?”白夜道:“如果練出一重又一重的暗勁,並以特殊的方式將其疊加起來.......”
“我的這招,出手時本身只發出七成的力,但每一重暗勁都會擁有七成力量,數重暗勁疊加,可將力量增幅一倍以上。”
“七成力道的暗勁,尋常能做到一兩成就不錯了,這方面的頂尖高手估計也就三四成。”
“想學?我可以教你。”
“但我不建議你現在學,因為這功法極其難練,需要極強的悟性,你本身已經極為接近虛境了,沒必要浪費時間在上面。”
“這門技巧再特殊,也只是技巧,依附於肉身力量,肉身力量的極限就是它的極限。”
“到了虛境,多掌控幾成天地之力,就遠遠超越了。”
“再說,以你現在的實力,已然是虛境下無敵的存在了。”
“那也是除你之外。”
“我是你哥,比你強不是正常的嘛。”
“也就大幾天出生而已。”
“大幾天不是大?就算大你一個時辰,我也是你哥!”
滕青山訝然一笑。
下午,白夜就把自己修改後的《九重雷刀》的秘籍默寫了出來,交給了一份給滕青山。
滕青山也沒有見外。
然後,白夜去神斧山山腹內,遊說六足刀篪。
見到了他和滕青山的一戰,六足刀篪心中自然震撼,也不得不感嘆人類的悟性。
“六足刀篪,我知道你之前敗給我心底不服氣,即便你願意遵守承諾,但很大可能聽調不聽宣,幹事不出力,沒錯吧。”
“吼吼~”(是又如何?)
“那我們再打個賭吧,我知道你也想成為虛境妖獸,但參悟天地之力對你們妖獸來說極為艱難,要麼有人指導,要麼靠漫長的時間去積累,僥倖得到機緣突破。”
“我讓你十年之內成為虛境妖獸,且是以你最擅長的金系之道突破,如果我贏了,你便要真心順服我,如果我做不到,你可以隨時離去,且之前的約定也可以作廢。”
“吼吼~”(當真?!)
“吼吼~”(如果你真能讓我十年內以金系天地之道跨入虛境,我甘願聽從你的任何吩咐!)
“自然當真!”
“吼吼~”(我期待那一天的到來!)
就沒有一頭先天金丹妖獸能拒絕白夜的這個提議。
不過十年突破,也就對六足刀篪、青鸞這等有著強大的底蘊,距離虛境非常接近的妖獸才有用。
如果隨便一頭金丹級妖獸觀看內家拳拳法就能十年突破,怕是無數的妖獸會投效在內家拳門下了。
這當然是不現實的。
一般的先天金丹妖獸,即便觀看百年都不一定有重大突破。
像六足刀篪和青鸞這種妖獸王者,終究是比較少數的。
就好似人類武者當中二十歲以內就突破先天的人。
不過半月。
又到了一年年祭的時候。
過了今天,白夜和滕青山便都二十歲了。
或者說,才二十歲才對。
二十歲的虛境下無敵,不管在端木大陸還是在九州大地,都是神話般的傳說。
鵝毛般的大雪飄蕩在天地間,神斧山月牙湖也同樣蒙上了一層厚厚的積雪。
下午時分,在石屋前方樹林中,滕獸正不斷練習著拳法,馬伕老汪也在旁邊不遠處練著劍法。
而往常最刻苦的滕青山,此刻卻是靜靜站在屋簷下,看著這茫茫天地無盡的大雪。
他身旁站著的是白夜。
“青夜哥,十八歲離家,現在一年多了,我有點想家了,你呢?”
“我也想義父異母,還有青雨那丫頭,或許她已經和諸葛雲成親了,等我們回去,他們的孩子可能都會走路了。”
滕青山想起這些人,臉上不自覺露出和緩的神色,眼中滿是思念的情緒。
“當初發誓,不達虛境,不歸,我雖然離虛境就差這麼幾步,但想要完全悟透一道,比我想的要難。”
“土行之道第八式拳法創出,第九拳,卻遲遲無法悟得要領。”
“水行之拳也是創出了第七式,越往後越難,特別是最後一步,不知道卡住了多少先天金丹武者。”
“就連金系,藉助兩幅石刻,都悟出了第五式。”
白夜聽著像是滕青山在炫耀自己的悟性,不由吐槽道:“我比你還要落後。”
“不過也只是暫時,從明天開始我會全力鑽研,先儘可能參悟一道天地之力,實在悟不透,再參悟其它!”
白夜轉頭看向滕青山,露出潔白的牙齒,“青山,我給自己許了個新年願望。”
“什麼願望?”
“今年,我要邁入虛境!”
“額~”
滕青山不知道該說什麼,“若是可以,我也想。”
“哈哈,彼此都努力吧!”
數日後。
從遠方來了一名穿著黑色皮襖,揹負著一柄巨型戰刀的青年。
此人,正是旭日武聖——穆妄!
他邀請滕青山和白夜前往三千里雲夢澤,尋找雲夢白果,報酬就是旭日商會收藏的六幅石刻。
滕青山心動不已,一下子讓他看到了今年突破虛境的希望。
白夜以要忙著參悟石刻為由,拒絕了。
滕青山則隨著穆妄前往西湯域雲夢古城拜見雲夢戰神。
近二十天後,滕青山帶著六塊禹皇親自雕刻的石刻返回了神斧山月牙湖畔。
這六塊石刻分別是第六式,第十二式,第十七、十八、十九、二十式。
有相連的四式,雖然是個驚喜,但越往後,天地之道越難剝離。
白夜三月內把第六式、第九式第十式完全吃透,然後改善自己的拳法,很快也將土行之拳推衍到了第八式。
不過最後第九式,遲遲悟不透,只好轉頭研究其它天地之道。
水行之拳到了第六式。
金行之拳到了第五式。
算是趕上了滕青山的進度。
開山三十六式,前十二式基本都是土行之道與金行之道的融合,而第十七到二十式,已經融入火行之道在其中。
三道融合於一式,參悟起來極為困難。
不過,以兩人的天賦,加上有開山神斧的幫助,悟透是遲早的事。
六足刀篪自從白夜悟出金行之道的拳法後,就常常來到地表觀看,大受啟發。
青鸞有些不樂意,催促滕青山參悟火行之道。
讓滕青山哭笑不得。
這種事,急也急不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