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農】

後來姜水旁風姓部落有一個人接替了女媧氏的統治,開啟了神農氏的統治。

神農氏在採集和活動中,偶然發現,由如果誤食了某些動植物,就會出現嘔吐、腹疼、昏迷、甚至死亡等中毒症狀。而如果吃了另外一些動植物,就能減輕甚至消除病痛,或者解除中毒現象。還有吃了某些動物的肢體、內臟,也能產生特殊的反應。

經過長期的實踐,遍嘗百草,神農氏逐漸辨識許多動植物,瞭解它們的功效,遇到患有某種疾病,便有意選擇某些動植物來進行治療。在嘗食植物的同時注意植物的特性,區分是否有毒、能否食用,瞭解不同植物種類、不同部位、不同器官的苦辣酸甜味道,以及寒溫特性等,結合原有的草藥知識形成醫藥概念,開始了醫學探索。

醫藥概念是伴隨著原始探索馴化植物為農作物的過程中形成的奠定了中國中醫學的基礎,開創了中華民族的中醫學文化。

又以“斫木和揉木”發明了農耕生產工具耒和耜。還教人們種五穀,奠定了農工基礎。耒耜的使用和種五穀,解決了民以食為天的大事,促進了農業生產的發展,為人類由原始遊牧生活向農耕文明轉化創造了條件。

嘗試總結經驗,選擇合適的植物種類並馴化使之成為作物品種,比如稻、黍、稷、麥、菽五穀;並且總結農時。

使得許多食“禽獸之肉”和“螺蚌之肉”,“茹草飲水,採草木之實”的遊獵族群先後演化為農耕族群。

因為大大提高了中國原始社會生產力,奠定了中國原始農業的基礎,人稱他為“神農氏”,將這個時代稱之為“神農氏之世”。

神農氏,被尊為“農皇”。因為他的功德在於發揮地力,又被稱為“地皇”。

神農氏還首闢了市場。發明了以日中為市,以物易物的市場,是中國貨幣,商業發展的起源和基石。

製作五絃琴,以娛樂人們。他削桐為琴,結絲為弦,這種琴後來叫神農琴。這種琴發出的聲音,能道天地之德,能表神農之和,能使人們娛樂。

神農氏晚期,農耕業成為主要生產方式,原始族群漸次定居,形成成熟的氏族社會,並發展為較大的部落組織,出現了影響力極大地部落聯盟首領——“帝”。

神農與伏羲不同,即使是後天生靈,但因為沒有先天卦象這樣的大功德,也是無法入天的,於是效仿伏羲,歷劫重煉圓滿。

自此三皇時代結束,五帝時代開始。

........

畢竟不知五帝如何冊封,且聽下回分解。

【傳道】

此期間三清降世,與崆峒山(青城山)傳道容成子,寧封子、赤松子、廣成子。為“上古四大仙人”。

(參考文獻:

神農嘗百草:

1.《淮南子》記載神農氏“嘗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所避就。當此之時,一日而遇七十毒。“

2.《路史.外紀》亦云:炎帝神農氏“磨蜃鞭茇,察色,嘗草木而正名之。審其平毒,旌其燥害,察其畏惡,辨其臣使,厘而三之,以養其性命而治病。一日間而七十毒,極含氣也。“

3.《韓非子·五蠹》說:“民食蛤,腥躁惡臭,而傷害腹胃,民多疾病。”

4.《神農本草經》:為了紀念神農氏,中國的第一部醫學著作以神農命名。

神農氏種地:

1.《莊子·盜蹠》:“神農之世,臥則民居,起則于于,民知其母,不知其父,與麋鹿共處,耕而食,織而衣,無有相害之心,此至德之隆也。”

2.《神農之禁》:春夏之所生,不傷不害。(《群書治要》《六韜·虎韜篇》引《神農之禁》)

3.《神農之數》:一谷不登,減一谷,谷之法什倍。二谷不登,減二谷,谷之法再什倍。夷疏滿之,無食者予之陳,無種者貸之新。(《管子·揆度》)

4.《神農之法》:丈夫丁壯不耕,天下有受其飢者。婦人當年不織,天下有受其寒者。

5.《呂氏春秋·愛類》引《神農之教》曰:「士有當年而不耕者,則天下或受其飢矣。女有當年而不織者則天下或受其寒矣。

6.《神農之教》:有石城十仞,有湯池百步,帶甲百萬,而亡粟,弗能守也。(《漢食貨志》晁錯引《神農之教》)

7.《易·繫辭下》:“包犧氏沒,神農氏作,斫木為耜,揉木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

8.《逸周書》:“神農之時,天雨粟,神農遂耕種之;作陶治斤斧,為耒耜徂耨,以墾草莽,然後五穀與助,百果藏實“。

神農氏發明市場:

《周易·繫辭下》:神農“日中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貨,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神農氏發明五絃琴;

《世本·下篇》:神農琴“長三尺六寸六分,上有五絃:曰、宮、商、角、徵、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