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巢氏和燧人氏開創了華夏文明,將人類帶入正規後,人類社會開始進入到三皇時代

【三皇】

三皇:天皇伏羲,人皇女媧,地皇神農。

【華胥氏】

在燧人氏部落處於統領時,風姓的華胥氏部落有位女子,途徑雷澤時,踩到一個巨大的腳印,然後懷孕生下兩個孩子,一個叫做伏羲,一個叫做女媧。

雷澤是雷神的居住地,雷神是燭龍之子,伏羲和女媧就繼承了燭龍的體貌特徵,人首蛇身。

【伏羲】

伏羲有聖德,整合巢氏,燧人氏和華胥氏部族,成伏羲氏,統一華夏部落,定都在陳地,封禪泰山。

伏羲還模仿自然界中的蜘蛛結網而,作結繩而為網罟,捕獸撈魚,

取蟒蛇身,鱷魚頭,雄鹿角,猛虎眼,紅鯉鱗,巨蜥腿,蒼鷹爪,白鯊尾,長鯨鬚,創立了中華民族的圖騰龍,龍的傳人由此而來。

他還創造了文字,替代在繩子上打結的記事方法。同時教民馴養野獸,這就是家畜的由來。

還將統治地域分而治之,任命官員進行社會管理,為後代治理社會提供借鑑。

發明陶壎、琴瑟等樂器,創作樂曲歌謠,將音樂帶入人們的生活。

最重要的是,制婚姻嫁娶之禮法,實行男女對偶制,倡導男聘女嫁的婚俗禮節,用鹿皮為聘禮,並以所養動物為姓,或以植物、居所、官職為姓,以防止亂婚和近親結婚,規範了人類健康有序的繁衍。

中華姓氏自此起源,綿延至今。

因而被尊為“羲皇”

除了以上功績之外。

伏羲氏,透過觀察自然變化,推演天地陰陽變化之理。

有龍馬從黃河出現,揹負“河圖”;有神龜從洛水出現,揹負“洛書”。

伏羲氏根據河圖洛書,推演了先天十六卦,以一擬太極,以“--”為陰,以“—”為陽,算盡天機,始於乾卦三之第一畫,乾為天,此之謂“一畫開天”。

後來到了殷商時期,神明為了防止先天十六卦洩露天機,便抹去了其中半數,餘下八卦。

先天八卦中,蘊含了“天人諧和”的整體性、直觀性的思維方式和辯證法思想,開啟了中華民族的文化發展之源。

其所在的風姓伏羲氏部落,是中華民族的源起。

伏羲從先天卦象中,曉天機,知天道。發現周天運轉,全依天道規律,而天道只掌握在“昊天上帝”一人手中。

又從先天卦象中得知,天道中應有五方天帝之位。

五方天帝與昊天上帝並無直接上下級關係,雙方共同把握天道,但現在五方天帝之位空缺。

而想要成為五方天帝,只需要滿足三個條件:後天生靈,人皇位,功德圓滿。

有巢氏和燧人氏雖然是盤古大神的精氣血肉所化的上古之人,但是盤古大神道軀隕落,這部分靈智先天不開的上古之人,就成為了後天生靈。

有巢氏和燧人氏顯然滿足上天的條件,但他們二人並不知道有這件事。

這一切全都是因為,昊天上帝不希望天道大權旁落。

幸得伏羲氏演化先天十六卦,才知道這件事。

後來伏羲和女娃發現,上古之人中沒有開啟先天靈智的這一部分人,不是靈智晚開,而是先天缺陷。

而且伏羲推演卦象,發現這部分上古之人,後天開智的也只有巢氏和燧人氏兩人,以後不會再有後天開智的人出現了。也就是說以後的上古之人中,再也沒有能夠入天的人了。

河圖洛書是燧人氏所創,為何燧人氏就沒有從河圖洛書中推演出先天卦象呢?

伏羲不覺得自己的才智比得過燧人氏。

再次推演卦象,伏羲發現不是他推演出先天卦象,而是天道把先天卦象賜給了他,這是天道對他的嘲弄,或者說這是昊天上帝對他的戲耍。

這時的伏羲陷入到深深的無力感,以為自己發現了天機,但又發現這天機是故意給自己看的,自己即使知道了天機,但又無法改變這一切。

而且卦象顯示,這部分上古之人如果就此繁衍下去,會因為先天缺陷而滅亡。

不過伏羲還是在死灰中尋得兩線生機。

這先天十六卦,能夠算盡天機,包括天機中的人卦生門。

第一線生機,歷劫化後天。

因為伏羲為先天神祇燭龍之孫,本身不屬於後天生靈,即使功德圓滿,也無法入天。

所以伏羲決定,自身入劫,先天化後天。

......

畢竟不知伏羲入劫去向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參考文獻:

華胥氏是伏羲和女媧的母親:

《三家注史記·三皇本紀》記載:伏羲和女媧的母親是同一個人:華胥氏。伏羲和女媧兄妹倆居住在崑崙山上,為了繁衍後代,兄妹兩人結為夫妻,締造了人類。在春秋時期,有任、宿、須、句、顓臾,都是伏羲的後裔。

伏羲和女媧的父親是雷澤雷神:

《詩·含神霧》:“大跡出雷澤,華胥履之,生宓犧。”

《帝王世紀》載:“燧人之世,有巨人跡,出雷澤,華胥以足履之,有娠,生伏羲於成紀,蛇身人面。”

《宋書·符瑞志》也說:“大昊庖犧之母,居華胥之渚,履巨人跡,意有所動而生大昊。”

宓妃:

李善注《文選》:宓妃是伏羲氏的女兒,淹死在洛水中,成了洛神。

河圖洛書:

1.《易·繫辭上》說:“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

伏羲一畫開天:

2.《易經》雲:“保世滋大,概群藉而羅萬有者,悉在此一畫開天,人文肇始之。”

3.《尚書·顧命》:“大玉,夷玉,天球,河圖在東序。”

4.《管子·小臣》:“昔人之受命者,龍龜假,河出圖,洛出書,地出乘黃,今三祥未見有者。”

5.《尚書·顧命》孔安國傳:“伏羲王天下,龍馬出河,遂則其以畫八卦,謂之河圖。”

6.《禮含文嘉》:“伏羲德合天下,天應以鳥獸文章,地應以河圖洛書,乃則之以《易》。”

7.《漢書·五行志》:“劉歆以為伏羲氏繼天而王,受河圖,則而圖之,八卦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