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的統治在紅巾軍的強勢攻勢下徹底崩潰,天下太平的希望逐漸在百姓心中燃起。大都被攻克之後,朱元璋的威望達到了頂峰,各地的義軍紛紛歸附,而百姓也視他為救世之主。然而,儘管朱元璋已一統天下,名義上卻仍是以小明王的臣屬之身份施政。李凡深知,若要實現真正的天下一統,便需要朱元璋名正言順地登上皇位,成為天下的共主。

一日夜深,李凡悄然來到小明王的住處,與他進行一場深夜密談。小明王見李凡前來,微微一愣,但仍恭敬地讓他入座。李凡凝視著小明王,沉聲說道:“殿下,元朝已亡,天下百姓皆得解救,而天下安定,正是千載難逢之機。但目前,殿下依舊是天下的名義之主,而朱大帥卻肩負著治理天下的重任,令局面略顯尷尬。”

小明王聽聞,臉色微微變動,顯出些許不安,輕輕問道:“李將軍的意思是?”

李凡目光堅定,拱手道:“殿下,天下人皆知朱大帥才是這場抗元之戰的實際領袖,眾將士和百姓也已歸心於朱大帥。如今殿下若能主動退位,將皇位讓於朱大帥,既可保自身之安,更可使得天下名正言順。”

小明王沉默不語,眉頭微鎖,顯然心中對讓位之事充滿猶豫。他自幼被義軍擁立為明王,雖並無強烈的權力慾望,但畢竟也是一國之主。想到要讓出皇位,心中難免百感交集。

李凡見小明王猶豫,便接著說道:“殿下,如今天下百廢待興,百姓需要一位有實權、有威望的領袖來帶領他們走向安穩的生活。而您讓位於朱大帥,實乃順應民意之舉,必能贏得百姓和將士們的擁戴。屆時,殿下亦可無憂於世,安享太平。”

小明王聽著李凡的勸說,心中逐漸產生了讓位的念頭。他緩緩說道:“李將軍所言極是。朱大帥才是真正的救世之人,孤的確不如他有才有德。既然如此,孤便將此天下交予朱大帥,也好讓百姓得享太平。”

小明王在經過一番思索後,終於下定決心。他在李凡的注視下,親手書寫了一封讓位書信。信中他言辭懇切,表示自己無意爭權,只願天下百姓得以安穩。而他也在信中正式表明將皇位讓於朱元璋,承認朱元璋為天下共主,願意將一切交付於他。

寫完書信後,小明王將信交給李凡,微微一笑說道:“李將軍,孤已無心天下之位,亦不願捲入紛爭。孤將此信留給朱大帥,今日便離開此地,追尋自由之路。”

李凡微微一怔,隨即明白了小明王的心意,拱手道:“殿下如此決斷,實乃胸懷大義。李凡敬佩至極!還請殿下放心,我定將這封書信安全交予大帥。”

小明王點頭,目光帶著一絲釋然。翌日清晨,天光微亮之時,小明王便悄然離開了營地,不知所蹤。彷彿一陣微風,消散於塵世之中。

李凡在小明王離開後,將書信妥善保管,隨後前往朱元璋的營帳中。他將信件呈給朱元璋,恭敬地說道:“大帥,此乃小明王親筆所書,言明將皇位讓與您,以順應天下民意。”

朱元璋驚訝地接過書信,仔細讀完,眼中閃過一絲複雜的情感。他深知小明王的退讓是大義之舉,也意識到自己肩負的責任更為重大。片刻之後,他將書信輕輕放下,對李凡說道:“小明王一心為天下安穩,真乃大義之人。我,必不負小明王之重託。”

李凡深深拱手道:“大帥即位,必能使天下安定,百姓也能因您之仁政而安居樂業。”

朱元璋聽罷,目光堅定,內心暗自下定決心。自此,他正式準備登基稱帝,以天下共主的身份治理江山。他清楚,這不僅是一個王朝的開端,更是一個全新太平盛世的起點。

朱元璋當即命人將小明王的讓位書信傳達至各地,並以詔書的形式昭告天下。詔書言明,小明王無心皇位,願將皇位禪讓於朱元璋,以求天下安穩。詔書一經頒佈,各地百姓與義軍將士皆拍手稱讚,稱頌小明王的胸懷大義,更對朱元璋的即位滿懷期待。

天下各地,百姓得知朱元璋即將登基為帝,紛紛走上街頭,放鞭炮、掛紅布,慶祝這一歷史性時刻。許多百姓將朱元璋視為救星,認為他是推翻暴政的救世之主,紛紛祈願他能帶領天下走向安定。

而義軍將士們對小明王的退位亦感動不已,紛紛表示願意繼續效忠朱元璋,為他開創的大明王朝而奮鬥。

小明王的隱退,天下歸心

小明王的無聲離去,象徵著舊時代的結束和新時代的開啟。李凡深知小明王為人坦蕩,雖身居高位,卻無意爭權。小明王以大義之舉成就了朱元璋的即位,也將天下的未來交託在他的手中。

自此,大半國土都歸於朱元璋麾下,所有義軍將士心無旁騖,準備投入到開創新的盛世中去。李凡看著百姓對朱元璋的擁護,心中滿是欣慰,他相信,朱元璋定會以仁政治理天下,為百姓帶來真正的安寧與幸福。

天下一統的夢想也基本得以實現,而小明王的隱退也成為了無數人心中敬仰的典範。他的謙遜與大義,令百姓們銘記於心。

小明王的讓位詔書釋出之後,朱元璋開始著手準備即位的儀式。他命人新建皇宮,修繕廟堂,準備在盛大的儀式上正式登基,接受天下的共主之位。李凡則負責安撫各地,穩定民心,確保即位儀式的順利進行。

李凡心知,這一歷史時刻不僅是天下一統的標誌,更是百姓心中的希望。他告誡各地官員和將士,要妥善對待百姓,減輕徭役和賦稅,以示新王朝的仁愛之政。

在李凡的帶領下,各地紛紛整肅官紀,免除積欠的稅賦,賑濟災民,為百姓帶來了久違的安定。而朱元璋也親自視察民情,體察民意,勵精圖治,以贏得百姓的支援。

數月的準備後,朱元璋即位的日子終於到來。四方義軍將士和百姓代表齊聚南京城,等待著見證這一偉大的時刻。朱元璋身著龍袍,站在高高的廟堂之上,俯視著臺下數萬百姓,心中充滿了對天下未來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