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官場潛規則來說,如果是平時的話,康熙是不會拿這個來做文章的,但是現在情況特殊,康熙需要一個適當的機會打擊老八胤禩。

從冠冕堂皇的道理上講,凌普如此富有,你胤禩去抄家只上報了這麼點金額,那就是你胤禩跟官員們站在一個立場上來欺瞞皇帝。

既然是欺君,那就好辦了,怎麼指責都不為過。

所以康熙非常嚴厲地指責了老八胤禩為首的官員們,還說了一句非常嚴厲的話

“如此欺罔、朕必斬爾等之首”

在此之前,老八胤禩做出來的種種為自已塑造賢名的舉動,康熙一直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但是現在老八胤禩捲入了謀刺太子胤礽的案子之後,那就意味著老八胤禩一直以來的種種舉動都是以取代太子,自已上位為目的的,而這一點是康熙絕對不能容忍的。

太子胤礽在被廢之前的支援率其實是很高的,以至於康熙把老八胤禩的舉動視作為,老八胤禩想獲取跟太子一樣的支援率,才會去和百官們打好關係。

所以康熙才一邊不停地大談特談太子胤礽被鬼神附身,又一邊嚴厲抨擊太子的反對者,這就等於是告訴了所有人,你們誰知道太子被鬼物附身了怎麼辦,總不能讓他一直被鬼神附身吧。

潛臺詞就是,太子胤礽之前做出來的所有種種都不是出自本意,而是鬼神的問題,現在要解決這個問題了,既然太子胤礽沒病的話,那這個太子還是他的,誰都搶不走。

當康熙明確發出這種訊號的時候,老大胤禔和老八胤禩的行為,其實已經標誌著他們的政治生涯就要走到頭了。

如果老大胤禔的勢力足夠強大,那康熙的詔書其實就是廢紙一張,如果大家一致覺得老大胤禔應該當太子,那康熙有什麼資格取消他的繼承權。

天下是太祖太宗世祖給你的天下,並不是你康熙一個人的天下,老大胤禔能代表天下人的利益,你康熙有什麼資格不讓他當太子?

很可惜的是,康熙的勢力比老大胤褆要大的多。

老大胤禔的勢力完全是康熙一手扶植起來的,老大胤禔的勢力不過是康熙扶植起來的政治勢力中的一個,康熙則居於各派利益的交匯之處,來借力打力。

至此,張明德案被定為謀殺太子未遂!

一切都向著有利太子的方向而去。

當時,這個相面人張明德跟老八胤禩說,皇太子胤礽這個人行事兇惡至極,自已身邊有英雄好漢,可以為他行刺太子。

老八胤禩罵了張明德,然後趕走了他。

表面上看,老八胤禩當時並沒有同意相面人張明德謀刺太子的計劃,可胤禩也沒有旗幟鮮明的反對這個建議。

以老八當時的表現來看,如果明天有人用武力火併太子,他會堅決打擊嗎?肯定是不會的,就他當時的態度,最多隻能表明他不會這樣幹,並不證明他會堅決反對別人這樣幹。

如果想要表明自已的立場,做到真正旗幟鮮明的反對這種建議,應該怎麼做,那就是把提出這種建議的人直接抓起來,然後交給康熙處置,或者馬上向康熙揭發這種大逆不道的行為。

可是老八胤禩一個都沒幹,所以他內心裡也是希望太子能被人弄死的。

知道這個事情的老九胤禟和老十四胤禵聽到這句話的時候,同樣沒有任何旗幟鮮明的反對。

所以老八胤禩當時的態度,看著是拒絕了張明德,其實是他默許了張明德的這種提議,而老八胤禩在這件事上參與程度到底有多深,康熙後來在審理這個案子時,本著不深追究的原則,也就沒和他很計較。

證據就是,如果康熙計較的很深,老八胤禩的下場會和老大胤褆一樣,被永久圈禁起來,而老八胤禩明顯是被關了一段時間就放了出來。

皇子想謀刺太子,這已經不是簡單地想謀刺太子這麼簡單,動了謀刺太子的念頭,這個皇子下一步想幹什麼,而一個人知道別人有謀刺太子的念頭卻不舉報,說明這個人本身就是想顛覆現有的秩序。

所以康熙說老大和老八是亂臣賊子,不是沒有什麼道理的。

關鍵時刻,平日裡與太子關係不錯的老三胤祉給康熙送來了他想要的大禮包,老三胤祉告訴康熙,老大手底下有個喇嘛,這個人會咒人之術,並且跟老大胤禔關係非常不錯,並且還聽說了老大詛咒過太子。

康熙馬上安排人審訊,最終人證物證俱在,康熙終於找到了有人詛咒太子的證據。

這是康熙最想看到的東西!

因為只有這樣,才能證明康熙說太子胤礽被鬼神上身不是瞎編的,而是有理有據,自已才能為胤礽復位說服所有人。

而最倒黴的人,恐怕只有老大胤褆了,被康熙永遠圈禁起來,雍正繼位之後也沒有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