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位,大良造位列第十六位,也就是說白起三年時間上升了六個階位。

但是在白起成為大良造後,在長達的九年的時間裡面,白起一直沒有任何的爵位提升。

直至伐楚大勝之後,白起獲得了嘉獎,被賜予武安君。

但是這個嘉獎很奇怪,並沒有繼續按照軍功爵前進,而是轉為了特殊的封君制。

類似列侯這種高階爵位的評定,軍功是硬條件但最主要的還是要看君主的個人意志。

透過白起長達九年沒有爵位晉升而伐楚之功轉以封君的事實不難看出,白起和秦王之間存在難以調和的矛盾。

白起為何在長平之戰後急於進攻邯鄲,除了軍事上的考慮以外,也不排除白起還急於建功,想以滅國之功拿下軍功爵上的列侯階位的想法。

而此時秦相範睢對秦昭襄王的進言提醒了秦王一件事,那就是不能讓白起過於做大,讓白起的軍功威脅到自己的君權。

緊接著秦昭襄王發動了對邯鄲的攻勢,但是主帥卻換成了五大夫王陵。

這是秦王想平衡軍中勢力,有意扶持王陵而打壓白起的做法。

當然,這個時候秦王也認為有王陵攻趙足矣。

但接下來的事卻打了秦王的臉,王陵攻趙不利,損失了五校(每校約8000人)的兵馬都沒能攻下邯鄲。

秦昭襄王五十年八月,左庶長王齕接替王陵為帥圍攻邯鄲。

此時趙國平原君趙勝說動楚國派春申君同魏公子信陵君率兵數十萬攻秦軍,秦軍傷亡慘重。

白起得知此事後說:“當初大王不聽我的計謀,結果如何?”

秦昭襄王聽後大怒,強令白起出兵,白起自稱病重,經范雎請求,白起仍稱病不出。

三月後,秦軍戰敗訊息不斷從邯鄲傳來,昭王更遷怒於白起,於是免去白起官職,奪其爵位貶為士兵,驅逐出咸陽。

秦昭襄王五十年十一月,秦昭王與范雎商議,以為白起遲遲不肯奉命,“其意怏怏不服,有餘言”。

秦昭王最後恨恨地說:“秦國不能得到他,別的國家也別想得到.”

說完就命人給白起送去了一把劍令其自殺。

此時白起已出咸陽西門十里行至杜郵(今陝西咸陽東北),秦王派遣的使者追上了白起。

白起拔劍在手,仰天長嘆:“我為秦國拓地千里,斬首百萬,得到的結果卻是這樣嗎?我有何罪要被殺?”

使者說:“你說你無罪,那趙軍四十萬降卒呢?”

白起一聽,猛然醒悟道:“對,我必須死!”

說完自刎而死。

一代名將就這樣離去。

白起因獲罪秦王而死,但他在秦軍將士心目中永遠是那個百戰百勝,戰功赫赫,給大秦和秦軍帶來無上榮耀的軍神。

白起死後,秦人痛惜不已,鄉邑百姓自發祭祀白起。

這讓秦昭襄王更對白起恨得牙根癢癢,當他知道年僅十三歲的白宣代替父親白仲(白起之子)出征之後,秦王冷冷地說道:“白家子不功!”

白宣摸著祖父的長劍心中感慨萬千,虎子在一旁問到:“阿宣,你都想起來了吧?”

白宣點點頭之後還劍入鞘,又把那柄普通的長劍掛在自己右肋下。

虎子說到:“那把劍是伍長的,他為你擋了一矛.”

白宣跪倒在伍長面前,將伍長抱在懷中喚了一聲:“伍長~~~”袁百將在白宣身後說到:“莫要難過,軍中皆為手足,他日若能活著回去,你當好好照顧你伍長的家人.”

“白宣謹記!”

邯鄲之戰還在繼續,但白宣知道這是一場以秦軍戰敗後撤而告終的戰役。

趙國在長平之戰後精銳盡失,舉國上下人人戴孝,戶戶悲號,幾無禦敵之兵。

要不是趙國平原君趙勝請來楚魏兩國援兵,邯鄲怕是早就被攻克了。

此時楚軍統帥是春申君黃歇,而魏軍統帥卻是信陵君魏無忌。

秦兵圍攻邯鄲之初,趙國多次向魏國求救,魏王派將軍晉鄙領兵十萬救趙。

此時秦王派使者威脅魏王說:“趙的國都很快就被攻下,誰敢救趙,等到破了趙之後秦國就先打誰.”

魏王恐懼,令晉鄙軍屯兵鄴城築壁壘,名為救趙實際上是觀望兩國的勝敗。

平原君趙勝向魏求救的使者接連不斷,他責怪信陵君說:“我以為你有救別人困危的崇高義氣,今邯鄲危在旦夕而魏國救兵不來。

公子縱然輕易地拋棄我,難道也不憐惜你的姐姐嗎?”

趙勝的夫人是信陵君魏無忌的親姐姐,姐夫家進了強人作為小舅子的信陵君魏無忌怎能不著急。

可是魏王被秦王嚇破了膽始終不聽魏無忌的話,無奈之下信陵君便決定帶一百多輛車騎去邯鄲跟秦軍死拼。

信陵君路過夷門時遇見侯嬴,侯嬴說:“公子勉勵,我年老不能跟從.”

信陵君走出數里後總覺得不痛快,心想我待侯生不薄,現在將去拼死,為什麼他沒有一言半辭送我呢?於是又回來見侯生。

侯嬴笑著說:“您的行動好像是以肉投餵餓虎.”

侯嬴支開旁人悄悄對信陵君說:“我聽說調動晉鄙的兵符在魏王的臥室內,魏王最寵愛如姬,她可隨便進出臥室,能夠竊到兵符。

我還聽說,如姬因為父親被人所殺,想要報仇,三年沒有找到仇人。

如姬曾哭泣著求您。

您派人取了仇人的頭獻給如姬,如姬很感激您。

如請她偷出兵符,就能救趙了.”

信陵君依照侯嬴的辦法,果然得到了兵符。

之後侯嬴又對魏無忌說:“將在外,主令有所不受。

晉鄙如果不聽從,就危險了。

要帶朱亥去,必要時就把晉鄙打死.”

信陵君一行到鄴城要代晉鄙領兵。

晉鄙合符後,表示遲疑,不想交出兵權。

在這緊急時刻,朱亥從袖子裡抽出四十斤重的鐵椎把晉鄙打死,信陵君遂將晉鄙軍。

他魏軍將士說,“父子俱在軍中,父歸。

兄弟俱在軍中,兄歸。

獨子無兄弟,歸養父母.”

如此選出精兵八萬,進兵攻擊秦軍,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信陵君竊符救趙”。

在趙楚魏三國聯軍的內外夾擊下,秦軍屢戰屢敗但依舊死死支撐等待國內援軍的到來。

秦昭襄王五十年十二月,秦軍和三國聯軍在邯鄲城下展開了決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