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餘元州當官
穿成科舉文裡的對照組 大花球 加書籤 章節報錯
而收到銀子的餘元州,自然是沒有辜負劉氏所做的這一切。
他做的更絕,現場就將這些銀子一一清點入庫了,接著便是每一天的開支,哪怕是一文錢,他都要叫人寫明白。
有些那好吃懶做的,以為他要將這些銀子發給大家,但餘元州完全沒有理會他們,而是讓他們用勞動來換取報酬。
當時便有一些人來鬧事,但是都被餘元州無情鎮壓了。
他還去找到這裡的縣尉,讓他派一隊軍中的人馬來監督,一旦發現貪墨的人,便要下獄。
大鄴文官和武官向來不和,有時在朝堂上都能打起來那種,餘元州此舉,一下子就震住了那些有些歪心思的。
雖然一些秀才覺的餘元州這個做法簡直就是不可理喻,但是他們又沒有官身,而且秀才才幾張嘴,他們的數量可沒有百姓多。
災後重建就這樣有條不紊地展開了。
餘元州最先做的,就是召集一批壯勞力先幫災區的老年人重新建好住所。
大家都沒什麼意見,對於一些還能利用的建築材料都被整理出來,不夠的再去別處購買。
這次災後重建,餘元州手頭上有錢,便也不吝嗇給他們更多實惠。
雖然不如那青磚大瓦房,但是再遇到這般災情,也不會那麼容易被壓垮了。
不是說他的錢不夠,只是因為一旦這房子蓋的太好了,一定又會被人盯上,所以他寧願房子醜一點,但是一定要牢固。
蓋完老人的房子,餘元州又力排眾議要先幫著女戶們蓋。
這惹來了很多的非議,就算是一直跟在他身邊的人,也都十分不解。
倒是人群中的女戶們都忍不住開始流淚。
過了兩天,甚至還傳出了餘元州與一些女戶有染的傳聞。
餘元州這次是真的不淡定了,他看上次劉氏說給他納妾,那表情可沒開玩笑的意思。
他現在還沒和劉氏和好呢,怎麼能出如此紕漏,於是趕緊吩咐人召叢集眾。大家以為他是“迷途知返”了,但是很快他們就知道自己想錯了。
“我知優先為女戶們重建家園讓大家心中有些不平,但我卻覺得很有必要這樣去做。我們災後重建的銀子,是我夫人募捐來的,我家中的小妹為了籌到更多錢,一直在繡東西,無償放在店裡賣,像她這樣的小娘子,還有很多。每日去店鋪買這些東西的人,也都是女子更多,我想,他們也更加願意看到有更多的小娘子得救,甚至受到優待。”
底下的人頓時不說話了,他們的確沒有想到這些。
放了一個大招,餘元州又接著說道:“村裡老者比女戶多,但我們幫老者搭建住所時,也僅僅只用了三天時間。而幫女戶們搭建房屋,僅僅才用一天時間,她們本就更不容易在這世道中存活,我本以為你們都是鄉親鄰里,甚至是親人,那為何卻連這點兒小事兒也容不下呢?我們身為男子,心胸竟如此狹隘嗎?有些人天天都將倫理掛在嘴邊,難道倫理是你們用來擠壓弱小的工具嗎?若真是如此,恕餘某不敢苟同。”
說完他也懶得灌雞湯了,直接回去休息,不過他這一番操作,之前的那些流言便已經沒人再傳了。
更沒人敢說優先女戶有什麼不對了,因為一旦這樣說了,豈不就是餘元州嘴裡的心胸狹窄之人嗎?
不過也有一些鄰村的人聽說在這邊幹活有錢拿,都跑來問收不收,餘元州便挑了些家中實在困難的,大家都是窮苦老百姓,這次倒是沒人說自己不願意的。
家園的重建比餘元州想象的要快很多,馬上就是開春,他乾脆一不做二不休,組織大家將荒開了,順便還找了幾個懂水利的人,挖了新溝渠,會這樣,夏天澆灌農田便要方便許多了。
至此,劉氏送來的銀子也花了個差不多。
餘元州還舉行了一次盛大的對賬儀式,花出去的每一分錢都落到了實處,這回就算是縣尉的人,也對他十分佩服,底下的老百姓更是發出了一陣陣的歡呼。
這事兒很快就傳到了縣城,原本還想借由此事搞些事情的人,都找不到切入點了。
而書院的趙山長看著在教室中旁聽的兩個孩子,頓時覺得這一家子人都挺有意思的。——母親貼錢募捐,還日日將盈利貼出來;父親救災幾張精確到每文錢的,大鄴朝他還是第一個;只是這倆人都不管孩子,還要孩子自己來找書讀,他們也不管。
這就是一家子奇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