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再轉回現在,張巖躺在床上乾瞪眼,不知過了多久,把臉埋進被子裡,不知不覺也睡熟了。

他做了一夜的夢。

先是夢到自己變成修水管的馬里奧,面前有一顆不知哪兒飛過來的導彈對自己窮追不捨,怎麼也甩不掉。

再是夢見上課的時候,數以萬計的毒蛇從桌鬥裡噴湧而出,自己卻像被點了穴一樣動彈不得。

然後又夢到體育考試,手裡的實心球怎麼也拋不遠,連拋了三次,每次都落在自己腳尖往前一點點。

他還依稀記得有幾個人挨個跑過來安慰他。

夢裡那幾個npc都是熟臉,有高運博,謝雨佳,還有王溪林,甚至還有某位n多年沒見的小學同學,也不知道出於什麼原因突然冒出來了。

最後,他夢見他的姥姥在指責他,說他是白眼狼,他不服氣,說她是狼外婆。

他想那他是白眼狼,外婆可不就是狼外婆了嘛,邏輯多通順啊。

除此之外他感覺還做了好多好多,但他不太記得了。

出於對陳偌宇的感謝,他特意花了很多時間和陳偌宇侃大山。

說來奇怪,陳偌宇突然就有了說不完的話題,能夠滔滔不絕地說上半個小時,話癆程度直逼伊曉天。

中午,陳偌宇拉他下去打籃球,他就去了。

隱隱約約他還是感覺有人偷偷瞄他,但有陳偌宇在身邊,他不是特別在意,只要陳偌宇照常待他即可。

雖說如此,張巖今天還是不在狀態,投了二十多個三分球,只有一個是擦著框滑進去的。

陳偌宇只好提議自己進攻,張巖防守。

防守是張巖一大優勢,整個過程陳偌宇只得空三次,但每次不是將球甩出場外,就是結結實實砸在籃板上。

其餘時間裡進攻的反而被防守的擠得滿場轉。

陳偌宇只好叫停,交換位置。

張巖還是沒有放棄投三分球的執念,連投三個,最後倒是進了一個完美的空心球,執念得到滿足,他就繼續與陳偌宇鬥牛。

他看著陳偌宇陽光下亮晶晶的臉,心裡在慶幸著,現在終於可以什麼都不去想,什麼也不去管。

當陳偌宇在旁邊肆無忌憚地瞎咋呼的時候,他就不用再想別的。

這種咋呼彷彿是帶有煽動性的,讓張巖也跟著熱鬧地放鬆起來。

放學時,張巖和陳偌宇結伴而行,卻在校門口遇到劉豔敏。

張巖本撐足了氣打算無視她,從她身邊徑直走過,卻不承想她大跨步朝他們走過來。

劉豔敏是來給陳偌宇送蘆薈膠的。

她對陳偌宇說,“回家記得先清洗,後塗藥,消炎止痛的,每天記得塗.”

臨走前她對張巖撂下一句,我走了,什麼時候回去隨你。

張巖無語,心想,搞什麼?多大的人了,還玩低階伎倆?晚上,又有波瀾。

起因是學校論壇上一篇帖子。

其實這篇帖子是高運博先發現的,但他沒和張巖說。

但後來何小楷看到了,讓張巖快去論壇看一看。

張岩心想不妙。

登上一看,“求助貼,問各親友如何走入小孩內心”再一看id分明是劉豔敏。

張岩心驚膽戰地點進去看,倒未指名道姓說自己是某某家長,但所述內容很清晰,只要稍稍瞭解情況的都知道這主角姓甚名誰。

張巖頭皮發麻,心中有滾滾的怨氣在湧動。

更不妙的是,這一親子關係求助帖,似乎恰好切中論壇內家長們共同的痛點,引致回帖上百。

只是回帖中很少有出謀劃策,而是紛紛在說自家小孩怎樣怎樣,情緒指向十分明確,整個帖子一時熱鬧紛呈。

這很好理解。

平時這論壇上是不大有家長願意分享自己的私事的,多是學校最近的活動安排各項事宜,所以每天登的人並不少。

如今有人掀開了這樣一個宣洩的口子,各種做家長的情緒自然就嘩啦嘩啦往裡面灌。

“我家娃也是,回家就關臥室,好不容易一塊吃飯也耍手機,也不好說他,話越來越少”“同問。

我家閨女天天對著手機傻笑,問就是刷抖音,聊微信,要不就是‘你別管’,我都懷疑她是不是看上哪個男生在談戀愛了,又不敢太問明瞭,怕她做傻事,真是怎麼做都不行”“昨天剛跟兒子吵一架,兒子今早一句話也沒跟我說,放學回來才緩了點兒”“這麼看我女還算聽話。

跟孩子打好關係沒別的,要做孩子的大朋友”“上面那位家長說得輕鬆,那是你家娃好。

你要看孩子一而再再而三的做錯事你也急死了,忍著忍著脾氣又上來了就想吼兩句,剛處好的朋友關係又變了調了”……劉豔敏一晚上都在看回帖,看得心潮澎湃。

於是,她把幾張回帖的截圖po上朋友圈,並配文,果真是現當代家長的共同話題,新時代的新痛點。

或許是她作為新聞媒體人自帶的熱度,讓她這條看似普通的朋友圈形成了小範圍的討論,幾經轉發,論調甚至上升到社會和時代的高度。

羅田的朋友圈裡也出現了這個帖的影子。

她就把那幾張圖轉給高運博,開玩笑地道,“看到沒,家長多難當啊,中考之後不能讓你再作威作福啦”高運博在衛生間偷用手機上百度查資料時看到了羅田的轉發,立刻登上南關嶺的論壇,驚訝地發現那帖子已經被推到首頁成為熱門帖,而且回帖數量還在往上漲。

高運博回班把張巖找到衛生間裡,給他看了看那帖子。

“你看,都在數落自家孩子,都差不多一個樣。

這裡還有我媽回帖呢。

你就別往心裡去了.”

可張巖在意的點跟高運博不太一樣。

都被頂到熱門了?他立刻回班拿來手機,給劉豔敏發微信,讓她即刻刪除。

劉豔敏這次答應的很快。

但是,等了三分鐘之後,論壇上那篇帖子依然健在。

上課鈴響了,兩人只好關掉手機回教室。

因為,就在劉豔敏打算刪除的時候,報社主編髮來微信。

說這個帖可以做新一期公眾號推文的引入,做新背景下健康親子關係養成的探討。

劉豔敏知道報社最近在做港臺地區家校共育的相關報道,所以這個題材也算是應景。

她立刻攬下推文的活,並承諾一上午的時間寫好一稿。

她把事情在微信上簡單向張巖交代,說帖子暫時沒法刪了,就開始忙自己的工作。

下課後張巖立刻去衛生間看手機,卻看到這樣的回應。

自是不爽。

憑他小孩的直覺,他並不認為這樣一個雞零狗碎的帖子會怎麼影響她的工作。

再下一個課間,他拉上高運博,一起去電教處找到校園論壇的管理員,請求刪帖。

管理員口頭表示了答應,但是提出要先經過樓主同意。

張巖奇道,“就是尋不著人家同意才找的您。

不然管理員不是形同虛設了?”

管理員覺得有道理,同意在晚飯前進行刪除。

放學前張巖再上論壇,果然那帖子已經沒了。

隨之而來的還有劉豔敏抱怨帖子沒了的微信,可見她並不知道和他有關。

張巖還給高運博發條微信說帖子已刪,高運博為這對母子樂此不疲的博弈哭笑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