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少爺,今個你來,除了送門匾,你還……”夏櫻問道。

“怪我怪我!光顧著說牌匾的事情了,是這樣的,今晚是拜魁星閣的日子,書院這才準了假,不若你也隨我一同去熱鬧熱鬧!“

梅松嵐說話一副老氣橫秋的模樣,實際年紀也才十八歲,對比現代,不過也才算高中生。

對著弟弟,總得有些耐心不是。

夏櫻年齡雖比梅松嵐還小,但架不住她活了兩世,心理要比他成熟得多。

“什麼叫拜魁星閣啊?“

夏櫻好奇,來到這個朝代,除了日日陷在家計之中,她是一點娛樂活動也沒啊!

“魁星閣,在城東頭,每月七月十日開放。院試在即,院長特批我們去祭拜下魁星。原本也只是我們這些即將考試的生員去祭拜。

這些年下來,只要有家中有讀書人,都會在這一天去魁星閣。漸漸的,拜魁星閣就成了清河縣的一大盛事。

除了讀書人,大家都會在那天出來湊熱鬧。魁星閣外的那條街上,還有各種各樣的攤子,賣小食的,賣首飾的,賣小玩意的,還有各式雜耍,吞刀的,噴火的,玩蛇的,樣樣俱全。“

聽到這裡,夏櫻懂了,拜魁星,外加趕廟會。

“那人這麼多,擠著碰著怎麼辦?”

“縣老爺都會去呢,自然有衙差們負責現場秩序啦!”

夏櫻抿著小嘴,笑了。

一旁的吳扁舟也笑道:“既然姑娘忙著去拜魁星,這剩下的這點活就交予我吧!”

“吳大叔,這剩下也不多了,要麼我們手腳加快些,早些幹完。再回家一趟,叫上小聰和沈媽,大家一起去,人多也熱鬧些。”

夏櫻建議道。

還在圍觀牌匾的梅松嵐聽到這裡,心中有些不喜,他原本想著就與夏櫻兩個人同行,至多帶上夏小聰,他是個傻的,在與不在也沒什麼要緊。

現在帶著兩個僕下,拉拉雜雜的這好些人,還怎麼談情說愛,花前月下啊?

還沒等他想出合適的藉口,就聽見一旁的吳扁舟說道:“姑娘,我就不去了。人年紀大了,就愛個清靜。這些事情你也別忙了,回去帶上小聰去玩吧!”

這個吳扁舟自從來了夏櫻這,除了吃飯幹活睡覺,平日裡話說的極少,今個說的這幾句算是頂破天了。

夏櫻沒強求,她站起身來,拍拍自已身上的灰塵,就起身回家去接夏小聰去了。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等夏櫻,梅松嵐,夏小聰,沈媽四人出現在魁星閣之前的大街上,路上行人早已如織,尤以青年男女居多。

在街道處的盡頭,搭建了一座龐大的木質平臺,臺子的四周插上了高達數長的竹竿,杆子上挑著各式各樣的燈籠。平臺兩側還放著好幾把交椅。

想來是有什麼活動要在這個舉行,周圍有幾個帶刀的衙役分列兩邊。

只是沒看見梅守正的身影。

夏小聰不耐煩看這些,他像個小泥鰍一樣,一會兒鑽鑽賣糖人的小鋪,一會兒又鑽到人群中去看噴火表演。

幸好,沈媽跟了過來,等夏櫻實在是追不動了,忙令沈媽跟了上去。

就這麼一會兒功夫,梅松嵐也不知道被擠到什麼地方去了。

只剩下夏櫻一人守在原地。

一陣鑼鼓喧天,眾人不斷向著展臺湧去,夏櫻被人群裹挾其中,身不由已地就來到了展臺下方。

此時,眾人紛紛嚷道,”縣老爺來了,縣老爺來了……“

夏櫻抬眸往上一看,只見一個四十來歲的中年男人,身穿官服,地跟著身笑容滿面地跟身邊的男人,互相謙讓著。那男人身穿寬袍大袖,頭帶儒巾,想來是個讀書人。

這兩人身後還出現了一張熟悉的面孔——梅守正。

隔著人群,夏櫻可以肆無忌憚地望著梅守正。

後面還跟著一群清河縣的鄉紳富戶,都是些有頭有臉的人物。

“真沒想到,今年的拜魁星閣,連院長都出動了。”一旁的學子感嘆道。

“那是,院試在即,郭院長也想討個好彩頭不是。”另一學子答道。

“今年除了聯詩作對外,還設定了一項活動,鹿鳴書院新修山門,唯獨少了一副對聯,眾學子紛紛獻策,奈何院長都看不中,這不借著拜魁星閣的由頭,廣邀天下城民都來一試,被選中者即可獲得一百兩銀子,真真是大手筆啊!“

一百兩銀子?夏櫻聽到這裡,眼睛都值了。

她的小鋪這一月下來,除了七七八八的開支,所得也不過七八兩。

“銀子是小,我等學子所出對聯若是被選中,不僅可以光耀門楣,還可流芳千古。此乃幸事!”

聽到這裡,夏櫻撇嘴,暗想道,“真是飽漢不知餓漢飢,銀子的事就是天大的事。”

一眾學子摩拳擦掌,蠢蠢欲試。

臺上,鍾大人做完開場講話後,聯詩作對也已進行大半,應對者寥寥。

主理人瞧著這場面不成個樣子,只好草草收場,進入到最後一項活動——鹿鳴書院求山門對聯。

果不其然,夏櫻耳朵裡就聽到了——對聯被選中者賞銀百兩。

身旁的學子忙跳上了木臺,與各位大人行了禮,而後一揚紙扇,開口吟道:

\"上聯:書院隱文光,靈犀一點通賢聖。下聯:龍泉留瑞象,精氣千秋貫鬥牛。“

鍾大人與郭院長對視一眼,相互點點頭,一旁的書案看到兩位大人如此表現,忙將此對聯記錄在冊,以待候選。

除此之外,還有更多學子紛紛上臺,獻出了不少的佳句。

“嘉明兄,這都是你們書院的學子?”鍾大人問道。

“正是。”

“這些佳句,嘉明兄是都看不上眼嗎?”

郭院長撫摸著山羊鬍道,”也不是看不上眼,但總覺得還有更好的。“

正在此時,一挑著擔子賣瓜果的老漢,奔上了木臺。

他穿著一身短打,肩膀處,膝蓋上都打著重重疊疊的補丁。看他的樣子,不像個讀書人。

“老人家,你有何佳句?”郭院長笑著問道。

“若中了,真能掛在書院的山門上嗎?”老漢笑嘻嘻問道。

“這是自然。”

“老漢有一聯——鹿在林中跑……“

一眾學子聽到這幾個字,立馬鬨堂大笑。一旁大字不識的民眾們,反而不解,這有什麼好笑的,鹿不在林子裡跑,難不成還在田野裡跑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