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離別的時候,總感覺時間過的很快,彷彿只是一眨眼的功夫,便已過完了年,而這一天,正是永琪帶領隊伍出宮剿匪的時候。這一天,乾隆和眾位大臣齊聚宮門口,為即將踏上征途的永琪及其率領的隊伍送行。他們要前往距離京城三百里之外的雲頂山,執行剿滅土匪的任務。

雖然此時大地還是一片白茫茫的,寒風凜冽,冰冷刺骨,但云頂山的匪患卻是越發的猖狂了,即使是這般惡劣的天氣也無法再阻擋眾人要剿滅匪患的決心了。

乾隆站在人群中央,他看著眼前這支精銳的隊伍。他深知這次行動的重要性,也明白其中所蘊含的危險。他想起了永琪跪在地上跟他說的那句——皇阿瑪,請讓兒子以永琪的身份再為大清做最後一件事時,那堅定的目光。他知道這次不管戰況如何,他的兒子愛新覺羅·永琪都再也回不來了。以後這世上再也不會有永琪這個人了。

永琪身披厚重的鎧甲,手持鋒利的長劍,英姿颯爽地站在隊伍最前方。他目光堅定,面容堅毅,透露出一種無畏無懼的勇氣。他身後計程車兵們同樣精神抖擻,士氣高昂,充滿著戰鬥的激情與決心。

在這一刻,永琪心中湧起一股豪情壯志。他知道這是他以作為皇阿瑪兒子這一身份,為大清,為皇阿瑪做的最後一件事了,他這次破釜沉舟,背水一戰,希望能為大清帶來安寧與繁榮。

永琪深深的看了眼乾隆,眼睛裡有著外人不易察覺的不捨和傷感。他翻身下馬,來到乾隆跟前跪下道:“兒臣定不辱皇命,不剿滅土匪,誓不還家。請皇阿瑪保重身體,等待兒子凱旋。”

永琪給乾隆磕了一個頭,乾隆扶起了永琪,兩父子就這麼擁抱著,乾隆和永琪都知道,雖然說著凱旋歸來,但此時就是他們在皇宮裡的最後一面了,再回來的隊伍裡將不會再有永琪。

永琪退離乾隆的懷抱,看了眼慕佳,眼角餘光也算是看了一眼皇后娘娘。便轉身回到隊伍裡翻身上馬,隨著一聲令下,他帶領著隊伍出了宮門。旗幟飄揚,漸行漸遠。眾大臣默默地注視著他們離去的背影,心中默默祈禱著他們平安無事。他們相信,永琪帶領的軍隊一定能夠戰勝盤桓在雲頂山多年的土匪,凱旋而歸。

永琪帶領的軍隊一路疾馳,終於抵達了雲頂山。這座山勢險峻,雲霧繚繞,宛如仙境一般的山,但此刻卻是一片緊張的氣氛。山上盤踞著一夥土匪,他們以雲頂山為據點,四處劫掠,無惡不作。

永琪深知這場戰鬥的重要性,他親自率領軍隊向山頂進發。山路崎嶇狹窄,兩旁是陡峭的懸崖峭壁,一不小心就會失足墜落。但永琪毫不畏懼,他身先士卒,帶領士兵們奮勇向前。

土匪們盤踞於有利地勢,居高臨下,持續射箭、投石,給永琪的軍隊帶來了極大的壓力。然而,他們毫無懼色,寧可向前一步死,也決不後退半步生。他們的身後,是無辜的百姓,是萬千人民的家園,他們無從退縮,他們便是那些百姓的依靠!

他們手持盾牌,緊密地排列在一起,形成一道堅固的防線。同時也利用山體作為依託,一步步艱難地向上推進。在這個過程中,許多士兵因為失足而跌下陡峭的山崖,或者被土匪射出的箭矢擊中要害,不幸失去生命。

然而,每一次有人倒下,後面計程車兵就會毫不猶豫地補上他的位置,繼續向前衝鋒。他們毫不畏懼死亡,以堅定的信念和無畏的勇氣,不斷衝擊著土匪的防線。每一個士兵都深知自已肩負著的使命,他們願意為了勝利付出一切代價。

這種前赴後繼、捨生忘死的精神令人敬佩,也讓所有計程車兵更是鼓足了精神要攻上去殺光所有土匪,為大清的子民搏一個安穩的生活環境,為死去的兄弟報仇!

大清計程車兵在此刻,就猶如神助一樣,勇猛無畏,隨著雙方的距離越來越近,戰鬥變得越發激烈,終於永琪帶領著勇猛的大清士兵攻上了雲頂山。土匪們揮舞著大刀長槍,與永琪的軍隊展開近身肉搏。永琪手持長劍,身先士卒,與土匪們廝殺在一起。

戰場上喊殺聲震天動地,血雨腥風瀰漫在空中。永琪的軍隊雖然人數眾多,但土匪們憑藉著在此盤桓多年的優勢,頑強抵抗。永琪心中焦急萬分,如果不能儘快攻下雲頂山,將會有更多計程車兵失去生命,這是他不願意看到的。

就在這時,永琪發現了土匪的首領。他身穿黑色披風,手持一把彎刀,正指揮著土匪們作戰。永琪眼中閃過一絲寒芒,他立刻向著土匪首領衝去。土匪首領見永琪來勢洶洶,也不示弱,揮舞著彎刀迎了上去。兩人在戰場上展開了一場驚心動魄的對決,刀光劍影交錯,火星四濺。

永琪的劍法如疾風驟雨般凌厲,每一劍都帶著無盡的殺意和決絕。土匪首領雖然也是個狠角色,但面對如此犀利的攻擊,也逐漸難以招架。他不斷後退,試圖避開永琪的劍刃,但永琪卻緊追不捨,不給對方絲毫喘息的機會。

與此同時,其他土匪正在與大清計程車兵們激戰,他們同樣身陷苦戰,無法脫身前來支援首領。而此時的永琪已經佔據上風,他的眼神越發堅定,心中暗自思忖著接下來的計劃。就在這時,他的目光落在了土匪首領身後的懸崖上,他在山下時就注意到了這面懸崖,一個大膽的念頭湧上心頭。

永琪知道,這個地方就是他今天要“葬身”的地方。他要讓所有人相信,自已已經跌下懸崖死在了這裡。想到此處,他毫不猶豫地加快了攻擊節奏,劍勢愈發兇猛,將土匪首領逼到了懸崖邊上。

終於,在一次猛烈的交手中,永琪成功地突破了土匪首領的防線,一劍刺穿了對方的胸膛。土匪首領瞪大雙眼,難以置信地看著眼前的一切,倒下的瞬間他卻抓住了永琪的手臂將永琪一起帶下了懸崖……

“榮親王!”

大清計程車兵看著這一幕,無不猩紅著雙眼,此時的他們心中憤恨難消,更狠的向土匪殺去,土匪們見首領已經死了,瞬間陷入一片混亂,放棄了抵抗,想要用投降保命,畢竟軍隊是不殺俘虜的。可是這次他們就想錯了。

“把他們全都給我殺了,一個不留。”永琪的副將下令道。

“我們已經投降了,你不能殺我們。大清有規定。不殺俘虜。”

“規定是給人制定的,不是畜牲。”

“殺了他們,一個不留!”

大清計程車兵們在得到命令後,手起刀落,將所有的土匪斬殺殆盡,他們勝利了,可他們的心裡卻是半點也高興不起來,他們的主帥榮親王,他們那麼多的兄弟,都在此次剿匪行動中失去了生命。沒有人帶頭,大清計程車兵們不約而同的向著永琪跌下去的方向跪了下去。

高呼道:“主帥,兄弟們,一路走好!”

他們悲聲呼嚎著,眼中滿是悲痛與哀傷。淚水順著臉頰滑落,滴落在這片被鮮血染紅的土地上。這些鐵血男兒,在戰場上從未畏懼過死亡,但此刻,他們的心卻像是被撕裂一般疼痛。這一場戰鬥,雖然取得了勝利,但付出的代價卻是無比慘重的。

他們失去了敬愛的主帥,失去了並肩作戰的兄弟。每一個人都陷入了深深的悲痛之中,這場戰鬥最終以大清軍隊的勝利告終,而永琪也順利完成了自已的使命。然而,他的命運卻從此發生了改變……

乾清宮

乾隆在朝堂之上,正和眾大臣商議著國事。

“……報……”

朝堂之外突然傳來了軍隊報信官撕心裂肺的報聲,那個報字就像是一記重錘狠狠砸在了每個人的心上。

“……報……”

這聲報的聲音越來越近,終於到達了天聽。

“……報……”

“皇上,雲頂山土匪皆被盡數剿滅,主帥榮親王身先士卒斬殺無數土匪,不幸……不幸與土匪首領一同跌落至懸崖。副將已經帶領人手搜尋,誓要找回榮親王。”

乾隆緊緊地攥著拳頭,雙眼泛紅,臉上露出難以言喻的痛苦表情。他知道永琪會在這次行動中,找機會讓他自已“身死”,但他沒有想到,他會用這麼危險的方式,又或者是他是真的在戰鬥中跌下懸崖的?那他還能活著嗎?他的兒子……

眾大臣們得知這一訊息後,無不悲痛欲絕。然而,此時此刻,皇帝的悲傷遠遠超過了他們。這位尊貴的天子,以堅韌不拔的意志默默承受著極有可能的喪子之痛,畢竟跌下那麼高的懸崖,哪裡還能活!只是一日未見屍首,沒有誰敢在皇帝面前說,他的兒子死了,為了保護大清的百姓,毅然決定投身戰場,最終為國捐軀。

這份犧牲自我、成全大我的勇氣和決心令人敬佩不已。眾大臣都不禁感嘆,榮親王雖然身份尊貴,卻擁有一顆赤膽忠心,願意為了大清,為了大清的子民付出一切。這樣的行為不僅彰顯了皇子的高尚品德,更是朝廷對普通百姓的深情厚意。

“傅恆,你立即帶領人馬去雲頂山和永琪的副將會合,務必要找到永琪。”

“是!”

傅恆領命退下,立即便組織了人手急行軍朝著雲頂山而去,皇上是告知了他,永琪的計劃的,但此刻不知道的是,永琪的跌下懸崖到底是他的計劃,還是真的拼殺時被帶下懸崖的。他必須儘快到達雲頂山,查清事情真相,這件事只能他去,永琪的計劃絕不能外洩半點。

養心殿

乾隆回到養心殿的時候,小燕子正和慕佳在逗著兩個小皇子。她們看到乾隆的神情,心裡都打起了鼓,難道是永琪?不會的……不會的……

“皇阿瑪,不會的,永琪不會有事的,對不對?皇阿瑪,他說過的,他會給我和孩子一個幸福的未來,他不會食言的,他最是重諾了,不會的,他不會有事的。”

慕佳的眼淚大顆大顆的滾落出來,他說過的,他會在宮外等她的,他從不騙她,她要相信他。

“永琪和土匪首領跌下懸崖了,朕已經派傅恆立即帶人去雲頂山搜救永琪了,他不會有事的!”

“跌下懸崖了?”慕佳身形搖晃,站立不穩就要跌倒時,小燕子上前一步接住了她,將她慢慢扶了起來。

“要相信永琪,他不會有事的,他捨不得你和孩子,他會回來的,會的!”

可是她們兩人都知道,皇上會派傅恆前去,那就說明他們現在也不知道永琪跌落懸崖到底是他的計劃,還是真實的。

一時之間,三個人都憂心忡忡。

兩日過後,傅恆秘密給乾隆傳遞回來了一個訊息,乾隆開啟那紙條,上面只有兩個字——安全。

乾隆閉上雙眼,鬆了口氣,便起身走出了書房,把這個訊息告知給了慕佳和小燕子。慕佳喜極而泣,她就知道永琪不會騙她的,他說過會在宮外等她,就一定會等她,他說要給她和孩子一個幸福的未來,他就一定會做到的。

又過了半個月,從雲頂山傳回了一個令人痛心的訊息——待眾人找到因斬殺土匪首領和其一起跌落懸崖的榮親王時,其身軀已被兇殘的野獸啃噬的面目全非。這一噩耗如晴天霹靂,讓乾隆帝悲痛欲絕。

當榮親王的鎧甲和遺體被送回北京城時,一路上的百姓們都紛紛湧上街頭,為榮親王送行。他們懷著崇敬之情,默默地注視著榮親王的靈柩經過,眼中滿是惋惜和悲痛。

乾隆下令厚葬榮親王和所有為此次剿匪而犧牲的將士,乾隆並未將永琪葬在一開始就商議好的密雲,而是在北京城外選了一塊地方專門用來安葬為國捐軀的將士們,他的兒子榮親王也將和那些犧牲的將士們一同安葬在此處。

葬禮舉行的那一天,天空陰沉沉的,似乎也在哀悼著這些為國捐軀的將士們。乾隆親自率領文武百官參加葬禮,場面莊嚴肅穆。在儀式上,他稱讚犧牲的榮親王和所有的將士都是大清的英雄,是朝廷的驕傲,也是百姓心目中的楷模。

隨著葬禮的結束,榮親王和將士們的英名和功績將永遠流傳於世,成為後人敬仰的榜樣。

乾隆下令給犧牲將士的家人發放豐厚的撫卹金,他知道這些錢對於失去親人的他們來說實在算不上什麼,但能為他們在失去親人的同時,減輕一些家庭負擔也是好的,對於那些有孩子的將士,乾隆也下令他們的孩子可以免費入學堂學習等等。

這場剿匪帶來的生離死別,縈繞在他們的心頭久久不能釋懷。

榮親王妃悲痛欲絕,不願再留在傷心之地,在榮親王的頭七過後,請旨返回緬甸,乾隆恩准了。

北京城外,打扮樸素的慕佳衝進了那個她心心念唸的懷抱。她緊緊的抱著他,這一刻她才真正放下心來,淚水也不停的滾落。

“不哭了,我回來了。”永琪輕聲說道。慕佳從永琪的懷裡抬起頭來,抹掉了眼淚。牽著永琪的手,和他站到了一起。

永琪對著皇宮的方向跪下磕了個頭,在心裡默默祝福著他的皇阿瑪身體康健!也祝福著那個她。

站起身的永琪最後再看了眼皇宮的方向,便決絕的轉過身和慕佳踏上了去往緬甸的路,從此,這世上再無愛新覺羅·永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