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光明大隊的調查組裡,魏來猶如一顆璀璨的星。這個五人小組,匯聚了公社的精英,大隊支部書記、大隊長等威嚴的幹部和光榮的黨員,然而,魏來卻以其獨特的才華和魅力,在這個群體中獨樹一幟。他雖無黨員幹部的頭銜,卻常常在重要的黨員幹部會議上嶄露頭角,因為他筆下生花的文采為公社“三幹會”注入了活力與激情。
1977年的冬天,一個震撼人心的訊息如春雷般炸響,這一訊息瞬間點燃了魏來內心深處的渴望。那是一個清晨,村頭的喇叭中,重要新聞如同春風般吹遍了每個角落:1977年10月12日,國務院正式宣佈當年立即恢復高考。這一訊息,如同久旱逢甘露,讓魏來看到了改變命運的曙光。
魏來全神貫注地聆聽著這一重要新聞,心中的激動難以言表。他曾以為,自已的學歷將永遠停留在初中,與大學無緣。然而,這條新聞卻為他敞開了一扇通往知識殿堂的大門。“我要考大學!”這個念頭在他心中瘋狂地滋長,如同野草般無法遏制。
他迫不及待地整理了所有的調查材料,交到了調查組組長的手中,語氣堅定地說:“我請假兩週,我要考大學!”組長聽後,眼中閃過一絲驚訝,但很快被讚賞與鼓勵所取代。他深知魏來的才華與潛力,期待他能夠在高考的舞臺上大放異彩,為國家做出更大的貢獻。
魏來急匆匆地回到家裡,翻箱倒櫃地找出了塵封已久的初中書籍。又向同村的章偉康借了高中的數學書。他決定選擇文科參加高考,對於語文、歷史、地理和政治這些科目,他尚能應付。然而,當他翻開高中數學書籍的那一刻,臉上的笑容逐漸凝固。那些複雜的公式和定理,對他來說如同天書一般難以理解。他愣住了,陷入了深深的困惑和焦慮。
就在這時,他的妻子金偉走了過來,關切地問道:“怎麼啦?”魏來無奈地指了指那些如同天書般的高中數學書籍:“看也看不懂啊!”金偉卻平靜地告訴他:“那你先把看得懂的史地政準備起來嘛!”這句話彷彿是一盞明燈,瞬間點亮了魏來迷茫的心。
在接下來的日子裡,金偉成了魏來最得力的助手和夥伴。她緊緊抓住教材的標題和核心段落的內容提問魏來,而魏來則在不看書的情況下回答她的問題。這種獨特的複習方式讓魏來逐漸找回了學習的節奏和信心。當史地政複習得差不多後,金偉又建議他去新華書店買了一套《數理化自學叢書》,開始自學數學中的知識。
雖然過程艱難,但魏來憑藉著堅韌不拔的毅力,終於自學了數學中的“拋物線定理”。每當遇到難題時,他都會想起金偉的鼓勵和支援,這讓他充滿了力量和信心。而金偉也始終陪伴在他的身邊,為他答疑解惑、加油打氣。他們的感情在這段時間裡變得更加深厚和堅定。
至於語文這一科,對魏來來說更是如魚得水。他從小就熱愛閱讀、善於觀察生活、積累素材,因此每當提起筆來都能洋洋灑灑地寫出一篇精彩的文章。短短兩個星期的時間,在金偉的幫助下,魏來頭腦裡裝進了很多早就忘卻的知識。他如同一隻即將蛻變的蝴蝶,在高考的繭中掙扎、奮鬥,期待著破繭成蝶的那一天。
終於,在1977年的冬天,魏來踏進了高考的考場。他帶著滿腔的熱情和堅定的信念走進了那個神聖的殿堂,用自已的努力和汗水書寫著屬於自已的輝煌篇章。無論結果如何,他都已經邁出了那勇敢的一步,向著夢想和未來奮勇前行。
1977年的冬天,一個時代的風雲變幻之際,陽光透過雲層,柔和地灑向大地,為這個寒冷的冬季帶來一絲難得的溫暖。經歷了長達十餘年的沉寂與等待,中國的高考制度終於在這個特殊的年份恢復了。對於魏來而言,這不僅是一場考試,更是他人生的重要轉折點。
魏來的考場被安排在縣城的第三中學。那天早晨,他早早地從床上爬起,對著鏡子整理好自已的儀容,然後有條不紊地準備考試必備的物品:筆、橡皮、准考證等。他騎著那輛陪伴他多年的腳踏車,穿過清晨的薄霧,經過近一個小時的騎行,終於提前趕到了考場。
考場內外,紅旗在風中輕輕飄揚,像是在歡迎這些久違的考生。學校大門口那條顯眼的橫幅標語——“熱烈歡迎參加文革後首屆高考”——讓魏來感受到了一種前所未有的莊重與熱烈。他站在標語下,凝視了許久,心中湧起一股難以言喻的激動。這不僅是一場考試的恢復,更是一個時代的開啟,而他,正站在這個新時代的門檻上。
第一場考試,是語文。走進考場,魏來的心跳不自覺地加速了。他迅速找到了自已的座位,並環顧四周。考場裡的考生們年齡各異,他們的臉上都帶著期待與緊張交織的複雜表情。大多數人都是六六屆的高三學生,他們與魏來一樣,都渴望透過這場考試改變自已的命運。
考試的鈴聲終於響起,監考老師帶著嚴肅的表情開始分發試卷。魏來接過試卷的那一刻,他的手微微顫抖。他瞥了一眼題目,心中暗自慶幸。
語文試題只有作文,還有十句改錯的附加題。作文題目給了考生兩個選擇:一是:《在抓綱治國的日子裡-----記先進人物二三事》;二是:《“知識越多越反動嗎”》。他看著那兩個題目,心中已經有了決定。他選擇了第一個題目——《在抓綱治國的日子裡,----記先進人物二三事》,前兩個月,他剛剛採訪過光明大隊的大隊長陳進仁,他愛社如家的事蹟,彷彿仍然浮現在眼前,他還把它投寄給上海人民廣播電臺的“對農村廣播”欄目呢?
魏來又在原有的基礎上進一步修改,此刻,他的腦海中又浮現出了大隊長陳進仁的動人事蹟。
近千字的文章,在魏來的筆下幾乎一氣呵成。他的字跡工整而有力,每一個字都透露出他對陳進仁的深深敬意和對這個時代的感悟。當他寫完最後一個句號時,他感到了一種前所未有的輕鬆和滿足。
考場裡,時間彷彿靜止了。只有筆觸與紙張的摩擦聲在空氣中迴盪,伴隨著考生們偶爾的嘆息和沉思。魏來知道,這場考試對每個人來說都意義非凡。它不僅是一次知識的檢驗,更是一次心靈的洗禮。
終於,考試結束的鈴聲打破了這份寧靜。魏來從容地將試卷交給監考老師,他的臉上洋溢著自信的微笑。當他走出考場時,陽光正好灑在他的臉上,溫暖而明亮。他抬頭看了看天空,那一刻他彷彿看到了自已未來的光明前景正在這片藍天下徐徐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