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下半年,偉大領袖向全國發出了具有歷史意義的號召:“知識青年到農村去,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很有必要。”這一聲音,如同初春的暖風,融化了嚴冬的冰霜,迅速地點燃了全國各地知識青年的心中之火。他們紛紛響應,無論是繁華的都市還是偏遠的鄉村,這一號召都如同一首催人奮進的戰歌,在空中迴盪。

領袖的指示,不僅是一個理念,更是一種行動指南。他進一步指出,知識分子不應當僅僅停留在書本知識上,而是應當深入到人民群眾中去,走進轟鳴的工廠,紮根到遼闊的農村。特別是在那廣袤的農村天地裡,去親身體驗貧下中農的真實生活,去感受他們的勤勞與堅韌,去接受一場深刻的再教育。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全國範圍內掀起了一股知識青年上山下鄉的熱潮。這些充滿激情的年輕人,帶著理想與決心,投身到了這場浩浩蕩蕩的運動中。

魏來,這位來自黃土地的孩子,也毫不猶豫地匯入了這股時代的洪流。儘管他本身就出身於農村,但他深知這次回到家鄉,不僅僅是一種簡單的迴歸,更是一場精神的歷練。他選擇回到了自已曾經熟悉的生產隊,準備在這片養育他的土地上,再次深耕,重新學習,全心全意地接受來自貧下中農的深刻再教育。

那是一個晴朗的日子,金色的陽光灑在魏來的臉上,他的眼中閃爍著期待與堅定的光芒。他站在生產隊長家的門前,深深地吸了一口氣,讓自已平靜下來,然後以一種前所未有的認真態度對隊長說:“隊長,我回來了。從今往後,我就和大家一起在隊裡勞動,請您來安排我的工作吧!”

生產隊長看著他,目光中透露出一種長輩般的溫暖與讚許。他微笑著點頭:“好啊!看你這樣子,挺有幹勁的。那你就先從和婦女們一起幹些輕便的活兒開始吧!等你再長大一些,再和男同志們一起承擔更重的農活。”

起初,魏來對這樣的安排感到有些不解。他自認為已經是一個十八九歲的青年,理應承擔起更重的責任。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他逐漸明白了隊長的良苦用心。這樣的安排不僅是一個讓他逐步適應勞動強度的過程,更是對他身體與心靈的一種照顧。

於是,魏來欣然接受了這一安排,並全身心地投入到了新的生活中。每天,他隨著婦女們的隊伍一同出發,一同歸來。他們一同在棉田裡摘棉花,在水稻田裡收割金黃的稻穀。而那些挑擔、澆水等重體力活,則主要由隊裡的男同志們承擔。但每當隊裡需要開船到市區運肥料時,魏來總是表現得格外積極。

“這小夥子腿腳勤快,可以上岸拉縴。”生產隊長這樣評價他。因此,每次當運肥料的任務一來臨,魏來總是迫不及待地報名參加。當村裡的木船緩緩駛過綠樹成蔭的河岸,來到寬闊的鹽鐵河上時,他總會敏捷地跳上岸去,鞠著背,緊緊地拉起那根粗壯的纖繩。在夕陽的餘暉下,他那堅毅的身影顯得格外高大與有力。

在這段難忘的日子裡,魏來不僅學會了各種農活的技巧與精髓,更深刻地體會到了貧下中農的辛勤付出與無窮智慧。他深感自已在這場再教育中獲得了無比寶貴的成長與經驗,這些經歷將成為他人生中最為珍貴的財富。

在那個金色的午後,陽光透過稻田的縫隙,斑駁地灑在田埂上,魏來剛和一群姑娘一同割完了一長行的水稻。他們坐在田頭,享受著勞動後的片刻寧靜,姑娘們的笑聲和談話聲此起彼伏,充滿了青春的活力。遠處,婦女隊長高聲呼喚魏來,手指向旁邊站立的大隊支部錢書記。

魏來應聲而起,心頭微微一動。他小跑過去,感到一種莫名的期待。錢書記熱情地拉著他的手,引領他朝大隊部的方向走去。陽光照耀在他們身上,彷彿為他們披上了一層金色的光環。

“小魏啊,我們有個重要的任務要交給你,是時候發揮你的才華了!”錢書記的話語充滿了鼓勵和期待。

魏來好奇地問道:“什麼事情啊,錢書記?”他的眼神中閃爍著對未知的好奇和渴望。

錢書記微笑著解釋道:“最近,公社正在積極響應號召,要求每個大隊都有專門負責寫報導的人,我們稱之為‘土記者’。你在中學時學習出色,文章也寫得很好,文采飛揚,所以我們想請你來擔任這個職務。”

聽到這裡,魏來的心中湧起了一股暖流。他在中學時代就以語文成績優異、對寫作懷有濃厚興趣而自豪。這個提議點燃了他內心深處對寫作的熱愛,讓他感到無比的榮幸和激動。

“我願意試試!”魏來毫不猶豫地回答道,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他深知這是一項充滿挑戰的工作,但他對自已的能力充滿信心,期待著在新的崗位上發光發熱。

自從成為土記者後,魏來感受到了全新的生活節奏。他有了更多的自由時間,可以隨時前往全大隊的八個生產隊進行採訪和報導。他穿梭于田間地頭,與農民們深入交流,瞭解他們的生活和心聲。他用心聆聽,用筆記錄,用文字將他們的奮鬥和故事呈現給更多人。

這項工作不僅讓魏來寫作才能得到充分發揮,還讓他有機會深入瞭解和體驗大隊的生活。他親身感受到了農民們的辛勤付出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這些真實的情感都深深地觸動了他。他用筆記錄下這些感人的瞬間,讓人們看到了不一樣的鄉村生活。

當公社召開“三幹會”時,魏來還肩負著幫助大隊幹部撰寫發言稿的重任。他運用自已的文筆和才華,將大隊的成就和展望以鏗鏘有力的文字表達出來,確保大隊的聲音能夠在會議上準確、有力地傳達出去。他的文筆流暢,思路清晰,贏得了與會者的一致好評。

除了撰寫報道和發言稿,魏來還積極組織文化活動,豐富大隊的文化生活。在大隊支部的支援下,創辦了大隊的文藝宣傳隊,選拔了一批有才藝的隊員,排演了許多富有鄉村特色的文藝節目。這些活動不僅提高了隊員們的文化素養,還增強了大隊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隨著時間的推移,魏來的工作得到了廣泛的認可和讚譽。他的報道深入人心,他的文字充滿了對生活的熱愛和對人民的關懷。他成為了大隊裡備受矚目的土記者,也成為了鄉村文化的傳播者和推動者。

在這個過程中,魏來找到了屬於自已的價值和方向。他深知自已的使命是記錄和傳遞鄉村的聲音和故事,讓更多的人瞭解和關注鄉村的發展。他用自已的才華和熱情為鄉村的文化事業貢獻著自已的力量,成為了一個真正的鄉村文化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