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說有嘍囉報山下秦明領兵打寨,花榮心中一沉,面上微微變色:“秦明武藝出眾,是青州府第一個好漢,不可輕敵.”

武松當下道:“量一個秦明,打甚麼緊?小弟去替公明哥哥將他擒來,我等再回山吃酒未遲.”

說著便要下山,魯智深將他攔住,道:“我等權且下關,看來勢如何.”

劉備也笑道:“我師所言甚善,且看他排兵佈陣,卻再理會.”

商議既定,眾人隨魯智深來在關前,遠遠看去,但見:當道空闊去處,早擺開許多人馬,旌旗列列,鼓聲陣陣。

步兵在前,弩手在後,馬軍護住左右,當先一員將領,手中提一條狼牙大棒,有《西江月》一首單贊他:盔上朱纓飄卷,徵袍血色猩紅。

獅蠻寶帶嵌精銅,龜背堆銀甲重。

坐下馬如獬豸,身軀形似羆熊。

一雙環眼怒猊同,霹靂火燒林動。

此將非是旁人,霹靂火秦明的便是。

劉備不禁點頭:“這廝倒是一員虎將.”

接著又搖頭嘆息:“奈何不知兵也.”

眾皆看他,魯智深道:“阿哥何出此言?”

劉備道:“看他幾千軍漢,馬步弓齊全,只是無甚器械,要打下我等山寨,如登天也.”

楊志問道:“如此說?公明哥哥已有破敵良策?”

劉備看了看他,笑道:“此事易耳。

我師可先教兩個頭領守住了關,只不出戰,他若急躁來攻,便教強弓硬弩射住他陣腳,若近前來,則使關上滾木礌石、金汁灰瓶澆他,我等且回寺裡細說不遲.”

魯智深看他言之鑿鑿,由不得自己不信,便按他所言安排停當,眾人復回山上寺中。

歸在寶珠寺大殿,魯智深屏退左右,殿內只留一眾好漢,這時劉備才向花榮問詢:“花賢弟,秦明是你上司官,你且說說,他怎地喚作霹靂火?”

花榮道:“自然是因他驕縱急躁,性如烈火.”

劉備點頭:“今他新率兵到此,銳氣正盛,又兼他如此性格,必急於打我山寨.”

說著轉頭看向魯智深:“我師只閉門不戰,晾他一些時日,他銳氣自挫,必然愈發驕躁,這時我略施小計,擒這廝易耳.”

眾皆點頭稱是,便按劉備計策,終日只守不出,照常飲酒吃肉。

單說秦明。

他引兩千軍兵自青州而來,於二龍山三十里外安營紮寨,起一千五百軍漢,來在二龍山腳下,擺起陣勢,要打山寨。

只是不管如何叫陣,關上始終不發一兵一卒。

秦明性子急躁,來時曾對慕容知府誇下海口,說十日之內必剿滅二龍山,擒得賊首歸來。

如今一連兩日,眼看著山上把他晾於此處,只守不出,他如何不急?第三日天色方亮,秦明終耐不住,乃喝叫鼓手擂鼓,前邊傍牌手讓開條大路,長矛手殿後,槍騎手護住左右,刀牌手、標牌手、跳蕩、都隨他殺奔關上,準備強攻,可是他一到近前,方知自己臨行前太過託大,這二龍山山勢險峻,關隘堅固,又居高臨下,想要強行打寨,怕是要樓砲、頭車、雲梯等器械齊備,方可一試。

秦明在前一旦猶豫,關上早有強弓硬弩雨點般撲將過來,登時折了數十個軍漢,秦明見勢不好,急率兵退回山下,混亂中又有數十個軍漢,或跌落山澗,或遭弓弩射殺。

歸到寨中,點算折損軍漢,生死不論,總計百一十二名。

秦明大怒,一邊教軍漢們守好營寨,並將輜重車輛改作木幔車,弓箭手準備火箭,一邊教修書一封,去青州取器械過來。

四日清晨,秦明以木幔車在前,刀牌手標牌手在中,槍騎手護住兩翼,掩護三百弓箭手,再度率眾攻山。

二龍山強弓硬弩幾輪齊射,竟幾乎不見成效,反教秦明火弓手傾瀉得漫天火雨,燒燬不少木柵,好在正值春季山火頻發時節,山上早有準備,很快將火勢控制。

秦明見計策有效,便率眾繼續打關,才到近前,便有無數滾木礌石金汁灰瓶連砸帶澆,將秦明打下山去,但見一眾士卒:但凡著那滾木礌石砸中,輕者斷手斷腳,劃破身軀,重者登時砸的粉碎;而若是教那滾燙糞水潑在身上,則當即皮開肉綻,血肉模糊,似這般被金汁傷者、若得名醫及時救治,或可保住性命,若是救治遲些,傷處流膿化血,便是神仙難救,不日命喪黃泉。

秦明灰頭土臉,再次歸在寨裡,點算之下,發現又折了百二十餘人,直氣得青筋暴起,鋼牙咬碎。

第五日,秦明不再強攻,乃依舊在山下襬開陣勢,教五十餘嗓門尖大的軍漢,到關前叫罵。

軍漢們解衣卸甲,赤身裸體,或睡或坐。

其言汙穢腌臢,不堪入耳。

“兀那鳥賊禿,還道甚麼好漢,原來是縮頭的烏龜,專會躲在山上不敢出來,叫甚地花和尚?明日卻叫花姑娘去罷.”

這般話教魯智深聽在耳中,饒是他脾氣不似秦明,也氣得三尸神暴跳,五靈豪氣騰空,便要提禪杖下山,武松這廂苦勸:“哥哥休聽他們胡言,這是秦明小兒的激將法,專教哥哥下去,定有陰謀詭計.”

劉備也來勸,楊志也來勸,魯智深這才心神稍定,正此時,又聽到關下有人罵道:“兀那狗頭陀,說甚麼打虎的英雄?無非是個孬種,也不曉得是奪了哪個獵戶的虎皮,謊稱是自己打的,真不知羞,敢下來關麼?吃爺爺幾拳,看誰是好漢?”

武松正寬慰和尚,聽罷直氣得跳起多高,登時抽出那把寶刀,便要下山拼命。

魯智深道:“出家人怎地這般心浮氣躁,豈不知是那秦明詭計?”

武松道:“去他的鳥計,便是有詭計時,武松也不怕.”

劉備又來勸武松,楊志也來勸。

大殿裡亂成一鍋粥。

劉備心中好笑:今番若是教兄弟們前去,恐惹我那三弟翼德笑話,這誘敵之計雖好,旁人中得,我須中不得。

原來劉備前世裡,三弟張飛張翼德最是擅長此計,曹魏名將張郃、便是深受其害的苦主。

山上大亂,別說是頭領們,便是底下小嘍囉,也多有不服管束,要下山一戰的,不過畢竟沒有頭領帶動,嘍囉們無非是吵嚷,沒掀起甚麼浪來。

這些秦明自是不知,只道賊人不曾中計,於是教人如此這般,連罵了三日,到了第七日,秦明卻先自忍耐不住,教山谷裡伏兵盡出,一齊又來打寨。

關上魯智深武松等人見那秦明果有妙計,心中都是一凜,慶幸自己未曾下山,否則必然壞了大事。

至於說那秦明,自是再度被守關的兄弟打回山下,又折損了些許人馬。

及第八日,秦明率軍傾巢而出,又在山下排開陣勢,他自己雖猶是一腔怒火無處發洩,然其手下人馬早已是兵疲意阻,法度滯懈,軍漢多有怨言,甚至有幾個軍漢昨夜逃出寨來,要出青州地界,被大寨三里處外鋪當即射殺。

劉備等人再觀他軍陣,早不似當初步武嚴整,軍士們一個個盔歪甲斜,無精打采。

他當即微微一笑,以手指山下秦明兵馬,道:“諸位弟兄請看,破敵就在今夜.”

畢竟劉備如何調兵遣將,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