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二章距離正是修建大城池又接近了一大步【沙子用量:100萬噸】————完成。

【水泥用量:10萬噸】————尚未完成。

【鋼筋用量:10萬噸】————尚未完成。

【空心磚用量:400萬塊】————尚未完成。

【水用量:10萬立方米】————尚未完成。

【建設工具:鋼管10000根(搭架子),鋼絲繩5000條(提升建築材料),滑輪1000個(提升建築材料),小車2000架(運輸材料),水管10萬米(從湖邊輸水)……】————部分完成。

在水泥廠馬力全開前,朱祁鈺又仔細看了一下清單。

第一項,100萬噸沙子的目標已經完成,距離完成清單上,所有的任務,又前進了一大步!按照順序執行,接下來自然就是水泥了。

目標為10萬噸!相比之下。

水泥的目標,看表面上看起來只有10噸,二沙子的目標是100萬噸,前者數字只不過是後者的十分之一,完成這個目標的難度要輕鬆得多,實際上,一點也不比完成100萬噸沙子的目標輕鬆,反而要更加困難一些,難度更大!因為,沙子只不過從湖邊挖掘出來,然後運輸到了建造城池的區域而已,不存在加工的過程。

而水泥就不一樣了。

第一,製造水泥需要原料,石灰石和粘土。

雖然,貝加爾湖周邊石灰石和粘土儲量非常大,也很容易開採,但是,也需要開採。

還得大量開採!如果是,製造10萬噸水泥的話,至少,要各開採30萬噸的石灰石和粘土才行。

開採出來之後,還得運回水泥廠,這其中也得花費不少人力。

那麼原料的需求量,就很明顯了:【石灰石:30萬噸】————開採完還需要運輸。

【粘土:30萬噸】—————開採完還需要運輸。

第二,製造水泥的過程中,需要使用大量的煤炭,作為燃料。

石灰石和粘土經過高溫的充分煅燒之後,再進行研磨,之後才變成了水泥。

想要,製造出10噸水泥的話,煤炭至少又得20萬噸。

20萬噸煤炭,可不是個小數目!都要從地下開採!開採完畢,也得從礦區,送到水泥廠來,又要花費不少人力,來運送煤炭。

那麼煤炭的需求量為:【煤炭:20萬噸】————開採完還需要運輸。

第三,當石灰石,粘土和煤炭全部開採出來,並且,運送到水泥廠之後,才能正式開始生產水泥!生產水泥的過程,環節很多,要往鍛造爐中不斷地新增石灰石,粘土和煤炭,需要的人力也不少。

最後,才能正式出廠,運送到建設城池的區域。

不過,水泥運輸有一個巨大的好處,那就是水泥廠本身就在建設城池的區域內,只需分散運送到各個小區域即可,可以節省大量的運輸時間!綜合來考慮,10萬噸水泥的目標,比起100萬噸沙子的目標要困難一些,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

朱祁鈺之前就已經生產過水泥了,完成10萬噸水泥的目標,朱祁鈺規劃的時間是半個月!15天的時間,生產出10萬噸水泥,並且運輸到相應的區域。

這一次,朱祁鈺不打算把準備原料,和生產分開推進了,石灰石、粘土和煤炭這三種原料,同時開採,水泥廠也保持運轉,運用流水線生產方式,提升生產效率。

自從,朱祁鈺把駐地中勞動力進行現代化的軍事化管理之後,人員的積極性和紀律性明顯增強,勞動速度提升了5倍以上,這就是朱祁鈺採用流水線生產模式的底氣!認真思考了一番之後,朱祁鈺就分配好了人力,在紙上列舉了清單:【石灰石:30萬噸(開採+運輸)】————7500人。

【粘土:30萬噸(開採+運輸)】—————7500人。

【煤炭:20萬噸(開採+運輸)】—————5000人。

【水泥:10萬噸(製造+運輸)】—————9519人。

第二日,朱祁鈺將清單,交到了李小虎手中,讓他領導整個師的勞動力,按照清單來執行。

李小虎拿到了清單,仔細一看,覺得朱祁鈺的安排,非常完美,把每個方面都想到了,堅決執行命令。

很快,所有人都行動了起來!朱祁鈺也沒有閒著,利用自己的身上技術尋找到了足夠的粘土和石灰石,接著,又利用地下煤炭探測技術,尋找到了好多處煤炭!石灰石,粘土和煤炭瘋狂地開採著,運輸到水泥廠,水泥廠火力全開地生產,最後直接運送到目標位置。

……有李小虎把控全域性,水泥廠平穩運轉。

這幾天朱祁鈺沒去視察水泥廠,而是去視察了一下新開的學堂。

老百姓裡面的讀書人,自願為大家上課,講的是四書五經,孔孟學說。

小孩子的積極性都很高。

朱祁鈺順便也學習了一下。

現在的這些老師,都相信嚴師出高徒,每天讓學生背誦規定的內容,背不下去就打手板,許多學生吃到了苦頭。

還好朱祁鈺在穿越前是北大歷史系學生,這些書籍根本難不倒他!不然,要是被打一頓手心,那可就相當尷尬了!每次朱祁鈺順利地背誦出來,身旁的同學都露出了羨慕的表情,就連老師都讚不絕口!不知不覺,十四天過去了。

這一天,好訊息到了!李小虎來向他稟報,10噸水泥的目標完成了!朱祁鈺臉上露出了笑容,感嘆一聲,道:“很好,距離正是修建智慧城池又接近了一大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