鹹魚之夢

睜開眼,屋內昏沉沉的一片,剛一伸手,只見一隻白嫩嫩的小爪子。

“哎,阿哥醒了!”屋內人匆匆忙忙過來看,雖然行事匆忙但絲毫不見亂象。

一位年齡挺大的老爺爺過來檢視床上躺著的小孩兒。

不多時,一位美婦扶著丫鬟的手快步輕移了過來。一臉擔憂又緊張的等老爺爺探查完才問:“如何了?”

“娘娘安心,九阿哥已無大礙,之後只需好生將養一段時日,便能把病中所好將養回來。最近天日漸寒,娘娘注意著莫讓阿哥再找了風寒便是。臣還需去回稟皇上,先行告退。”

“謝過劉太醫,春櫻,送送劉太醫。”

“額娘,我餓。”

“好,額娘讓人給你做了點粥,胤禟乖乖喝完,好不好?”說著一旁的丫鬟端了碗粥進來。宜妃接過來,一點點給兒子喂著。

喝碗粥胤禟總算舒坦了一些,宜妃陪著他坐在床邊聊天。

過了沒多久,一位身高較矮,大約就是一米六幾,眼睛較小但眼神犀利,鼻樑挺拔,膚色很白,大約三十多歲的男人闊步走了進來。

屋內烏泱泱地齊齊下跪請安,胤禟也正跟著起來,然後就被摁在了床上。

好吧,便宜老爹人雖小力氣還挺大,至少他一個才5歲且大病初癒的孩子是抵不過的。

“皇阿瑪金安。”

“都起來吧,好了,別折騰,你這皮小子,這回可把你額娘嚇著了。”

他母妃也湊過來說:“可不是嘛,他打生下來就沒生過什麼病,這次著了風寒沒想到又是高燒不退又是昏迷不醒的……”說著聲音哽咽起來眼眶都紅了。

玄燁安慰著他母妃宜妃郭絡羅氏,他說道:“額娘別哭,兒子知道錯了,以後一定注意自個兒的身體,絕對不再生病了。”

玄燁挑眉看著自已的兒子:“這大病了一場倒是讓你懂事了些啊。”

胤禟撇撇嘴說:“阿瑪都不安慰安慰我,我到現在都覺著渾身痠疼難受,腦子也還懵懵的。”說著揪著玄燁的衣服。

玄燁心下又軟又酸,這次胤禟也算是遭了大罪,要不是那洋人的藥物起了作用,說不定……

看自已小兒子又委委屈屈地樣子,玄燁摸摸他的頭說:“好,小九乖,等你好了想吃什麼玩什麼儘管告訴阿瑪,阿瑪都讓人給你,好不好?”

“真的?”

“不過就一點,不能玩物喪志,耽誤學業。”

“兒子明白,謝皇阿瑪!”

“嘿,臭小子,知道有的玩了就精神了。”

宜妃在一旁微笑著,不做他聲。

晚上他阿瑪和他額娘去休息了,他也終於有了點私人時間,躺在床上靜靜地想著。

他上輩子是個單親家庭,就和母親相依為命,他大學畢業後沒幾年他母親也走了,只剩下他一個人。

他不喜歡太喧鬧的地方,去過雪山之巔,潛過深海之處,進過蔥鬱雨林,到過荒原沙漠,最後死在冰川深涯中,倒也沒覺得不好,乾乾淨淨的來,乾乾淨淨的走。

誰曾想恍恍然之間,腦海裡多了一片記憶,讓他知道他穿成了康熙帝的第九子胤禟,就是日後被雍正帝恨之入骨的老八同黨。

他反正是不喜經營權術,既來之則安之,出生就在羅馬還有什麼可抱怨的,悠悠閒閒過自已的日子便是了。

於是乎,皇宮裡的人漸漸都發現,九阿哥自從大病一場後,性子就好像也打了個折。整個孩子感覺……就有些懶洋洋的。

說他懶吧,那是相對於以前,以前九阿哥很是好動,跟他差不多大的十阿哥也是個愛玩的,兩人不論走到哪兒歷來都是讓人雞飛狗跳的主兒。

現在吧,玩,依舊還是玩的,而且還經常和十阿哥花樣百出的玩。有事沒事兒就喜歡去馬場讓武師傅教他騎馬。不過好像不怎麼折騰人了。

學業上中規中矩,不過明眼人都看得出來,九阿哥對學業那都是得過且過。對學業的上心還不如對一些手工玩意兒的上心。倒是對西學的一些東西挺感興趣,大約是因為這位爺之前的病也是讓洋人帶來的藥治好的緣故。

康熙對此一開始也不太適應,一群上進的兒子裡出現了個異類。他還特意叫他問過話。結果就聽這小子一肚子大道理。

說什麼皇阿瑪,韓大家都說過: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人也是一樣的,每個人的天賦都是不太一樣的,您讓兒子發展自已感興趣的地方將來也能為大清做貢獻嘛。

然後康熙就問他想做什麼。

胤禟說他喜歡暢遊四方,喜歡琢磨各種器械,對各種語言文字也算有天賦,啊,也喜歡追求美的事物和人,最後,還很喜歡錢,至於詩詞歌賦文章,寫的好的,美的他自然也喜歡啊。

康熙當即聽得內火旺盛,他又壓著火問他喜歡的這些如何造福大清?

胤禟說喜歡暢遊四方,如果皇阿瑪應允,等他長大以後他想征服海洋去探究新大陸,他要是找到了新大陸,那不也是為大清開疆拓土了嗎?即便沒找到新大陸,能前往其他各國遊歷也是增長見識的好事兒啊!說不定能帶回來更高產的作物更利民生產的器物,就像漢時張騫出塞一樣。

我大清雖物富民強,但各地有各地的特色,皇阿瑪是無法輕易出去的,那他就代替皇阿瑪走遍山川海河,去見識世界的廣袤。

他喜歡琢磨各種器械,匠人之道下可造福黎民百姓,上可助皇阿瑪進兵器之利。每一次生產工具的進化都會帶來歷史的進步。

至於語言文字,他自個兒覺著文字語言是一個族群根本。他們西方的洋人不是有傳教士嗎?那為何我們不能有傳播我大清文化、語言、風俗、信仰等等的傳播者?我大清是馬背上打來的天下,可人走路不能只用一條腿,若有一天隔著山隔著海的那些地方都能聽到鄉音,那才是真正的薪火相傳。

至於追求美的事物和人,那不是人之常情嗎?

至於錢,那就更是本質問題了,沒錢寸步難行,農為本的道理他懂得,但縱觀歷史,商業繁榮些的朝代那就是有錢,養活的人口也多,你看那大唐正是如此,再看看宋朝,要不是有錢早把國土送完了。

……

那一天,康熙帝從一開始的怒火中燒,到後來的內心震驚,再到後來就不知作何感想了。

他問胤禟他如何知道的這麼多,胤禟卻告訴他,在他昏迷的那段時日,他曾以魂體漂游在不知何時的天地間。

他在那裡看到過從未見過的機械器物,可飛天潛海。他也見過田裡種的水稻粒粒飽滿且穗穗壓頭,千萬畝良田由機械組成的龐然大物快速收割著。

他也見過那裡無論男女,皆可入學堂,從六七歲學習一直到二十多歲,均由國家義務供養,無論男女也皆可做工甚至出入朝堂。

他見過那裡好幾十層的高樓聳立,夜晚燈火輝煌如仙境,街上車水馬龍川流不息。

各種名為“車”卻不用馬拉的載人器械,能承載千百人僅用幾個時辰便能到達天南地北,諸如此類還有繁多……

兒子也是在見識過那些後才深知自已的渺小,聖人言: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皇阿瑪年富力強,自已兄弟眾多,若是每個人都能在他擅長的位置發揮作用,那麼大清一定會在將來成為比大唐更繁華更強盛的帝國。或許這不是簡單能靠兩三代人能做到的,但兒子希望未來的大清能一步步走向強盛,一步步走向輝煌。

那一天,除了康熙和胤禟兩人,再無第三人知道他們聊了什麼。

只是眾人都覺得有些奇怪康熙竟然和才五歲多的九阿哥能聊這麼久……

那天之後,一切似乎沒有什麼很大的改變,不過教導皇子們的師傅們得了康熙帝的準話,說九阿哥想做什麼就做吧,不用拘著他,只要功課不要落下就行。

眾皇子只覺得皇阿瑪比往常更偏愛了小九一些。

冬去春來,華絮飛繞,轉眼間又四年了。

今年,九阿哥九歲。他上面四阿哥虛歲十五歲,和烏拉那拉氏的嫡女結了親。

開春後,康熙帝宣佈南巡。年齡大一點的幾位阿哥里,太子留下監國,大阿哥、三阿哥也都留了下來。

四阿哥帶著四福晉跟著。剩下的帶了五、七、九三位阿哥。老十本來要去的,結果可能因為太興奮,結果出發前著了風寒,被留在了宮裡。

到了揚州,胤禟也見識了一番江南的流水人家之美。

外出遊玩後,回來也不忘給他爹帶點東西,走到門口被攔了說萬歲爺在裡面接見大臣。

胤禟隨口問了句誰啊?

結果被告知裡面的是揚州巡鹽御史林如海,當即一愣。

林如海?紅樓夢裡面那個林妹妹他爹?

後來他去旁邊的房間喝茶,等他爹談完公事,讓他過去。

他拿著自個兒隨意逛街買的東西就進去了,沒想到林大人還在。

見了禮,他爹正和人家下棋呢。

一盤棋結束,又說起閒話。他爹還問起林大人家裡。

林大人說內子這幾年身體不大好,家裡就一個寶貝女兒云云。

康熙又問了問女孩兒年齡,林大人說是六歲。

胤禟想著那離林黛玉初入賈府快到了。

康熙喝著茶,似有若無的看了胤禟一眼,胤禟自已沒注意到,但是林如海注意到了,心裡有些心驚,這聖上是不是起了配婚的念頭,玉兒和九皇子,年歲倒也差不多。但是皇家的兒媳可哪有那麼好當的,何況還是皇子裡受寵的九皇子。

是的,這些年康熙對胤禟的放縱讓別人都覺得康熙很是喜愛九皇子,雖然康熙確實很喜歡胤禟,但和別人猜的方向不太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