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明川的臉色瞬間變得陰沉無比,他緊咬著牙關,額頭上青筋暴起。悅靈羽忍不住捂住嘴,胃裡一陣翻湧。秦明川深吸一口氣,強忍著內心的憤怒和不適,開始仔細觀察周圍的環境。

他蹲下身子,用戴著手套的手輕輕撥弄著那些令人毛骨悚然的殘肢,目光銳利如鷹。“靈羽,拍照記錄,任何細節都不能放過。”他的聲音低沉而嚴肅。

悅靈羽點點頭,手有些顫抖地拿起相機,按照秦明川的指示進行拍攝。

秦明川站起身,環顧四周,目光落在了廚房的刀具架上。他快步走過去,仔細檢查著每一把刀具,發現其中一把刀的刀刃上還殘留著些許血跡。他小心地將這把刀裝進證物袋,眉頭緊鎖,陷入沉思。

這時,一名警員走過來報告:“秦隊,我們詢問了食堂的工作人員,有一個叫李三的廚師今天沒來上班,而且他昨天和死者發生過激烈爭吵。”

秦明川眼神一亮,“馬上調查這個李三的行蹤!”

悅靈羽跟著秦明川走出廚房,她看著秦明川堅定的背影,心中的恐懼稍稍減輕了一些。

他們馬不停蹄地展開對李三的追蹤,不放過任何一個可能的線索,誓要將兇手繩之以法。

可是警方在調查過程中遇到了諸多困難。首先,食堂的監控在案發當天恰好出現故障,沒有留下任何有用的影像資料,這使得確定嫌疑人進入和離開食堂的時間及路徑變得極為困難。

其次,食堂的工作人員在接受詢問時,大多支支吾吾,似乎有所隱瞞,或者因為過度恐慌而表述混亂,給警方獲取準確資訊增加了很大的難度。

再者,現場發現的血跡和人肉雖然能證實是故意殺人案,但由於被兇手刻意破壞和處理,能夠提取到的有效物證十分有限,無法直接指向明確的嫌疑人。

而且,周邊群眾對於案件的瞭解甚少,提供的線索也大多沒有實際價值,無法為案件的偵破提供有力的支援。

另外,在追蹤嫌疑人李三的行蹤時,發現他刻意避開了主要道路和監控區域,消失在了警方的視線中,加大了追捕的難度。

而秦明川和悅靈羽在檢查食堂又發現發現了一些新的線索。

他們在食堂的角落裡發現了一串可疑的腳印,腳印的形狀和大小與常見的鞋子款式不同,很可能是兇手特製的鞋子留下的。

在食堂附近的草叢裡,悅靈羽撿到了一塊帶有血跡的布料碎片,經過鑑定,發現布料的材質特殊,並非一般衣物所用,可能是兇手作案時所穿衣物上掉落的。

秦明川還在食堂的後廚窗戶上,發現了一道細微的劃痕,推測兇手可能是從這個窗戶逃離現場時不小心留下的。

此外,他們透過對李三的人際關係進行排查,發現李三有一個關係密切的朋友,在案發前後行為異常,且與李三有頻繁的通話記錄。

同時,在對李三的住處進行搜查時,找到了一本被刻意隱藏的日記,上面記錄了一些充滿怨恨和報復心理的話語,疑似與案件有關。

秦明川和悅靈羽拿到新線索後,立刻全身心地投入到進一步的調查中。

首先是那串可疑的腳印。他們帶著拓印下來的腳印模型,不辭辛勞地奔波於周邊的各個鞋店和製鞋工廠。每到一處,秦明川都會拿出模型,認真地向店主和工人詢問是否見過這樣的鞋型,悅靈羽則在一旁仔細記錄著大家的回答。他們不放過任何一個可能的線索,哪怕是最細微的提示也會讓他們興奮不已。在一家老舊的製鞋工廠裡,一位經驗豐富的老師傅看著模型,若有所思地說:“這種鞋型有點像幾年前為一個特殊客戶定製的,但具體是誰,還得回去查查記錄。”秦明川和悅靈羽的眼中瞬間燃起了希望的火花,他們耐心地等待著老師傅查詢記錄。

那塊帶有血跡的布料碎片也讓他們費了不少心思。他們先是拜訪了多位紡織專家,專家們拿著放大鏡,仔細觀察著布料的紋理和材質,給出了一些專業的分析和建議。隨後,他們又穿梭於各大布料市場,一家一家地詢問店主近期是否有出售過這種特殊布料。在一個偏僻的小布料店裡,店主回憶起不久前有一個神色慌張的人買走了類似的布料,但由於當時沒太在意,對那個人的長相已經記不太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