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月後,股價跌到二塊三,王紅問有沒有出貨,周無用說:“沒看.”

“真行,為什麼?”

“我買長線,看多了怕動搖軍心.”

王紅說:“看你平時胸有成竹的樣子,實際上信心不足.”

的確,周無用陷入恐慌,關心則亂,他發現股票帶來的不是起初的愉悅而是近似顛狂的刺激。

他建議王紅莫談股市,更不要隨便透露價格,做到這兩點,他可以為朋友上刀山,下火海。

王紅看穿周無用的膽怯,非常同情這位自以為是的投資者,一個涉世未深的學生怎麼可能在眾神雲集的股市攫取未知的財富,天方夜談周無用在等黃健康的訊息,黃健康卻再沒有提供令人振奮的訊息,一個小工人,怎麼可能掌握引進國外生產線這樣的企業機密。

周無用詢問當初這個訊息那裡得來的,黃健康忘記了,大概聽說的,周無用這個喪氣,衝動是魔鬼得到驗證。

他懷疑自己最初的判斷,開始反省自己,總結出一個教訓,激情不能當飯吃。

唯一的好訊息是企業運轉正常而且向好,這頂什麼用,上市公司那家不是趨勢向好,那家不是行業翹楚,趁著跌幅不大,周無用有了割肉的想法。

週五,上午上完最後一節後課,周無用趕到證券公司,交易大廳依然聚集一些股民,找個椅子坐下,默默發呆,身邊坐下一位老人,吃著塑膠袋裝的油餅“吃了嗎?”

“沒有,不餓.”

“炒了多久?”

“不到一兩個月.”

老人以為他是深度套牢者,開導道:“無論漲跌,先吃飽肚子,肚子以外的事都是小事.”

周無用沮喪道:“感覺做不下去,下午考慮賣掉.”

“我也是這麼過來的.”

老人理解。

周無用說:“跌下來的錢跑到哪兒了?”

“這是個哲學問題.”

老人微微一笑。

周無用問:“做了多久?”

老人說:“退休後,我跟師傅學習坐禪,開始很枯燥,後來體會到其中的樂趣,體會到了才能其樂無窮。

我不抽菸不喝酒,粗茶淡飯,看書看戲散步遊覽,再學習投資炒股。

別人都笑話我,不會享受生活,其實,笑話我的人心裡藏著過不去的坎,財富的運用在於引導而不是珍藏。

我一直在讀菜根譚,反覆讀,有興趣找來看看,裡面講的非常好,非常有益.”

周無用說:“我還沒畢業,課外時間看些小說,其它的書很少看.”

“應該讀書,那些讀不懂的書更有價值,不像我,歲數大了才讀到年輕時必須瞭解的知識。

我們那時候沒有機會讀書,以為讀書人不過如此,老了才想到年輕的荒廢.”

老人慈眉善目和藹可親,聲音低沉悠長,像在喃喃自語,又像知心的傾訴。

周無用在圖書館找到這本書,書裡有一句話引起他的注意。

笑看風雲淡,坐對雲起時。

運氣來了擋都擋不住,沉寂的股市突然暴漲,指數迭創新高氣勢如虹。

王紅衝到圖書館,告訴他股票停盤。

停盤,周無用沒多大反應,王紅的眼光有些異樣。

“你真不知道?”

“知道什麼.”

周無用非常平靜王紅很激動:“股市大漲,你的股票肯定也能大漲,看不出來,這麼冷靜.”

周無用笑道:“我已經準備接受失敗,賠的不多,漲了當然是好事.”

心態真好。

王紅不知諷刺還是讚賞,陪他一直到圖書館關門。

三天後,股票開盤,價格跳高,高的令人咋舌。

周無用迅速賣出,再檢視其釋出的公告,企業引進戰略資金涉足汽車製造業。

周無用贏得人生第一桶金。

楊凡凡請海鮮大餐,讓他講述心得體會,周無用無法解釋。

楊凡凡惋惜道:“賣早了,晚幾天絕對多賺百分之二十,這可是建立在贏利基礎上的百分之二十.”

王紅說:“落袋為安,餡餅不可能天天從掉,這次算他僥倖,水漲船高,說明不了問題.”

周無用說:“我很知足,沒想漲多高.”

楊凡凡說:“股神一般都低調,天生贏家,以後我跟你混.”

周無用說了一段話:“我覺得自己不算股民,更像一個投機者,急於擺脫家裡的照顧像狼一樣到處找肉吃。

王紅說的對,水漲船高,我僥倖踏上這條船,開始信心十足,其實不知道這條船劃到哪裡,有一陣總怕被淹死,想提前下船,又怕落下殘疾。

那些錢都是我的朋友從嘴裡省下來的,我怕還不起,萬一賠了,感情債一輩子都還不起。

我把錢存進銀行的時候想明白一件事,有些東西不是你的,只不過暫時存到你的手裡,它們還要去該去的地方,如果想從事這個行業,必須當成一項工作,即使賺不到多少錢,也要踏實做下去.”

周無用的誠懇令倆人刮目相看。

的確,落袋為安,周無用不再關心股市,投入緊張的學習中,直到畢業進入楊凡凡的公司,漸漸明白其中的原理,命運不能指望運氣,運氣代表一時,不能代表長久。

他的成功無疑有賭的成分,周無用心有餘悸,後來一直思考一個令他頭疼的問題,賭博和投資的界限如何劃分,或者說,賭的成分在投資裡佔比多少。

直到遇見另一位長者,他使他明白,沒有答案就是答案,世界上不是每個問題都有答案,比如愛情。

收市前,周無用下單買入看中的股票,股價四塊八毛一,一百手。

時間不知不覺過去,周無用意猶未盡,留在營業大廳聽證券公司的分析師講座,直到五點關門。

回到小區門口已經黃昏,商鋪大部分空置,只有一家清真飯店營業,周無用要了一碗水盆羊肉,吃的身體發熱。

生意清淡客人寥寥無幾,老闆走來和他閒聊,得知小區物業正式入住才半年,這家店開張試營業,顧客主要是路過的車輛。

周無用安慰,門口這條道路是連線城鄉的主幹道,前面又是高新開發區,隨著住戶入住,生意一定越來越好。

屋裡靜悄悄的,客廳的燈亮著,穆扉雲的臥室有動靜,電腦開著,因為沒接網線上不了網,估計穆扉雲非常不爽。

這對自己沒影響,反正只管瑪字,他取出資料線,將儲存卡里的檔案烤貝上去,再貼上到寫字板。

打字容易,編故事不難,將一件親歷的商業案例複述一遍也不難,難點在於文字的描述和藝術感。

王紅建議,用大白話以流水帳的方式記錄下來,將一件成功的案例朝失敗的方向寫,自然增加矛盾衝突,戲劇化。

還有一個最難的地方,周無用拿起手機給王紅撥過去,這回通了。

“有個問題.”

“你說.”

“我找了一和案例,情節足夠曲折,可是,我沒辦法把有些情節寫出來.”

“我懂你的意思,不要求完全還原,至少把商業流程寫出來,否則我無法推進,故事不真實,一定會漏洞百出,審查都通不過.”

周無用說:“問題在於有些交易我不清楚是否合法合規,許多行業條例定義的比較模糊,容易出偏差.”

王紅沉默了。

楊凡凡起點很高,畢業後開辦公司,背後有一個強大家族的支援,但是,一切還得靠自己,用運籌帷幄來形容楊凡凡毫不為過,其中不乏商業傑作。

周無用不行,這與自己的性格有關,任何交易必須與人打交道,人情世故摻雜其中,牽扯到利益的分配,輸出,周無用無法平衡。

也許王紅不瞭解楊凡凡的經營狀況,隔行如隔山,有些內幕是無法描述的,尤其金融題材比較敏感,這也是許多作者望而生畏的地方。

那些金融小說大都輕描淡寫,細節略過,因為無從下筆。

後來周無用放棄了專欄寫作。

有許多機構找來要求刊登他們的意見,所謂意見,就是把謀劃好的商業建議或者觀點以大眾的視角散播出去,因為是合作關係,周無用無法輕易拒絕,那些觀點看起來堂堂正正其實內藏玄機。

資本是冷的,殘酷的,會使人產生不好的聯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