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劉辯控百萬雄師,袁氏等世家的反擊!
三國霸主:從簽到系統開始無敵 臨淵羨餘 加書籤 章節報錯
袁氏滿門抄斬之事,在退朝之後,立刻昭告天下。但因為傳國玉璽和天子六璽丟失,詔令上面並沒有蓋章,只有尚書檯的官印。
京師上下第一時間得到訊息,隨著詔令貼滿全城佈告、官吏宣讀之後,百姓們為之譁然震動了!
陛下不久前將太傅袁隗革職查辦,京師就已經流言蜚語了。
汝南袁氏的權勢,別說達官權貴知道,就連平民百姓也知道。
汝南袁氏,四世三公,門生故吏遍佈天下。且袁氏黨羽,牽連甚廣,盤根錯節,如同蜘蛛網一般,將整個大漢天下籠罩!
這股力量,叫世家!
袁氏,則是當今世家的代表,他所能調動控制的力量,是可以與皇權分庭抗禮的!
這並非誇大其詞!
縱觀東漢十多位漢帝,往往是英年早逝、由幼帝繼承,繼而又發生皇太后臨朝稱制,幼帝長大後奪權,引發外戚之爭的事情。
如桓帝無嗣而亡,解瀆亭侯劉宏繼承,竇太后掌權,劉宏與竇氏之爭。
後靈帝劉宏駕崩後,年幼的漢帝劉辯繼承,何太后臨朝稱制,繼而發生了大將軍何進與十常侍之爭,董卓霸京,妄行廢立之事。
這也出現了一種評價——
流水的皇帝,鐵打的世家!
皇帝接連更換,但滿朝百官、三公九卿,都是那些世家大族控制,他們身居高位,階級固化,都已經開始子承父業,形成一股龐大的世家力量!
皇權逐漸衰弱,世家逐漸壯大,何止是分庭抗禮,如今世家可能已經凌駕於皇權至上!
袁氏,則是世家的代表!
這麼龐大的力量,陛下要將之滿門抄斬,那不亞於官場地震!
那些袁氏子弟、袁氏黨羽門生,會眼睜睜等死?會坐以待斃嗎?!
絕對不會!!!
大亂將起,天下必將動盪不安!
這也令有識之士,感受到一種山雨欲來風滿樓的危機感,令他們喘不過氣來!
這些人紛紛逃離京師!
而那些平民百姓,也感受到一種大戰將啟的火藥味,可他們如同井底之蛙,缺少足夠的眼界和資訊,只能隨波逐流,惴惴不安的等待著危機到來!
就連平民百姓都有所感覺,身為一國之君、大漢之主的劉辯,自然也明白風雨將至!
不過!
劉辯決定對袁氏出手,也有自已的底氣!
如今劉辯已經控制京師軍政大權——
三千本科生填充各部門,維持京師的運轉。
鴻都門學重啟,正在培養平民子弟,這是大漢的人才儲備。
唐朝十大名臣控制三公九卿等重位,把持尚書檯等重地,政令暢通。
除此之外。
吳起統帥的五萬魏武卒、司馬錯統帥的三千鐵鷹銳士、秦瓊統帥的三千玄甲軍、李嗣業統帥的三千陌刀隊,還有五千東廠廠衛,構成了京師禁衛系統!
隨著西涼軍戰敗,劉辯相繼控制了北軍五校五萬兵馬、幷州軍五萬兵馬、西涼軍數萬俘虜戰將。
整個京師的兵馬大權,已經盡在劉辯掌控之中!
劉辯下詔將汝南袁氏滿門抄斬之後,立刻對軍防兵馬進行重組——
擢升吳起為大將軍,司馬錯為驃騎將軍、秦瓊為車騎將軍、李嗣業為衛將軍,以四將為核心,將京師兵馬陸續由心腹干將統帥!
至此,劉辯可以調動的可戰兵力,高達三十萬!
整整三十萬啊!!!
如果算上後勤保障力量,完全可以號稱“百萬雄師”!!!
這內政、軍事的全權掌控,才是劉辯敢對袁氏出手的底氣!
劉辯知道汝南袁氏的權勢,知道世家的力量可以與皇權分庭抗禮,知道如此大動干戈,必將引發天下大亂。
但是!!!
世家已經如同附骨之疽,成為了大漢走向滅亡的罪魁禍首了!
世家在地方土地兼併、巧取豪奪,如今更是推動黃巾之亂,攝取兵權、擁兵自重、割據地方。
大漢朝廷對地方已經鞭長莫及,賦稅的徵收,地方已經直接截留,甚至苛捐雜稅壓在百姓身上,罵名朝廷背、賦稅他們收!
百姓們民不聊生,在苛捐雜稅下走投無路,或託庇世家大族成為奴隸壯大世家,或成為流民影響地方治安,最後甚至揭竿而起,世家在背後推波助瀾、攝取更大利益!
世家趴在國家和百姓身上吸血,最後硬生生將大漢逼到滅亡的地步。
這就是原歷史東漢的最終結局!
這些世家大族大不了換一個朝代、換一個皇帝,他們依舊是身居高位,位極人臣,因為天下還需要他們治理。
不管是曹魏,還是之後的魏晉南北朝,世家還是世家,皇帝卻已經不是原來的皇帝了,百姓更是活得不如狗,成為了兩角羊。
劉辯不允許這種慘劇再次發生了!
劉辯要改天換地,要終結東漢滅亡的國運,要終結王朝週期律,要將大漢帶向不一樣的未來!
那麼,對世家出手,這是必經之路!
而袁氏,是世家代表!
槍打出頭鳥,對袁氏出手,也是對世家出手的衝鋒的號角!
劉辯一直在等世家的出手,他已經昭告天下,要將汝南袁氏滿門抄斬!
而今,就看袁氏為首的世家大族,該如何反擊了!
很快,劉辯就看到了。
太尉楊彪率剩下的朝官,跪在崇德殿前哭諫:
“陛下,袁隗之案事關重大,不能如此草率斷案,而且汝南袁氏,門生故吏遍佈天下,如果對汝南袁氏雷霆出手,必將引發袁氏黨羽故吏反彈!
“大漢經過黃巾之亂後,國勢傾頹,地方軍閥割據,邊疆夷狄侵擾,百姓們流離失所、民不聊生,值此漢室傾頹,不應該如此大動干戈!”
太尉楊彪,弘農楊氏,同樣是四世三公,與他共同勸諫的朝官,十有七八是楊氏黨羽門生。
而且,楊彪還是汝南袁氏姻親,真的算起來,他也應該受到牽連。
當初“太學之事”,弘農楊氏、河南尹楊懿就牽連之中,劉辯已經對楊氏很寬厚仁慈了,皇恩浩蕩,給他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
但如今看來,還是太過仁慈了!
劉辯傳旨,曹公公來到崇德殿前,望著哭諫的楊彪等朝官,高聲道:
“陛下口諭,袁隗謀逆證據確鑿,爾等當初參與朝議,親眼見證。如今哭諫,這是與罪犯同流合汙,形同逼宮!若是繼續執迷不悟,別怪朕不念舊情了!”
…
“陛下,我等是為了國家社稷、為了黎民百姓、為了天下蒼生著想啊。就算您想要對汝南袁氏出手,也應該慢慢來,不能操之過急啊!”
“陛下,治大國如烹小鮮,不能操之過急,也不能鬆弛懈怠,需要恰到好處,才能令國家平穩發展。過猶不及啊!”
“陛下,忠言逆耳利於行啊!”
太尉楊彪繼續哭諫。
劉辯再三勸告,楊彪等臣子依舊不為所動。
終於。
劉辯忍無可忍了!
袁隗謀逆證據確鑿,這些朝官還在勸諫,這是在質疑那些證據?還是在質疑劉辯的權威?
君無戲言!
劉辯直接下詔,罷免楊彪等五十多位朝官的官職,全部貶為庶民。
這令楊彪等朝官有些駭然失色!
失去他們治理朝政,僅僅依靠房玄齡、杜如晦、狄仁傑等十位臣子,朝廷還可以運轉嗎?!
他們實在理解不了陛下的底氣何在,但已經感受不到,直接被貶為庶民了!
經此一事後,劉辯的朝堂上,終於是空蕩蕩了!
簽到的房玄齡、杜如晦、魏徵、狄仁傑、長孫無忌、虞世南、褚遂良、顏真卿、姚崇、宋璟這十人,完全難以維持朝廷的運轉。
當然,劉辯還有三千鴻都門學學子,但這些人都是青少年。如包拯和公孫策,不過二十多歲出頭,才華橫溢、略有為政經驗,但難以主持大局。
三千鴻都門學學子,任職京師中低層官職還可以,可讓他們入主朝政,維持中央秩序,還是顯得有些經驗淺薄,太過年輕了。
不過沒關係,劉辯前往白虎觀簽到,身為宿主的貼心小棉襖,劉辯相信系統不會讓他失望的!
白虎觀地處京師洛陽,歷史有名的“白虎觀會議”,就在這裡舉行。
當劉辯靠近白虎觀附近時,久違的提示音再次出現。
“叮咚,宿主到達簽到地點白虎觀,是否進行簽到?”
劉辯果斷道:“簽到!!!”
“恭喜宿主在白虎觀簽到成功!獲得宋朝十大名臣——岳飛、狄青、韓世忠、种師道、宗澤、楊業、范仲淹、歐陽修、王安石、辛棄疾、文天祥!”
“叮咚,投放至鴻都門學之中!”
“友情提示,宿主簽到的人物,絕對忠誠!!!”
“叮咚,簽到地點重新整理中……重新整理成功!”
“下一個簽到地點,請宿主前往辟雍簽到!”
聞言,劉辯嘴角勾起一抹弧度,露出欣慰的笑容!
果然如他猜想的那樣,簽到系統會根據宿主的需求,而簽到需求目標。
劉辯缺兵少將的時候,簽到系統很大可能簽到武將兵馬。劉辯缺少經國濟世的文臣時,簽到系統也有可能簽到文臣、或者儒將。
這一次簽到的宋朝十大名臣中,有儒將、有文臣,在崇文抑武的宋朝,哪怕是將領,也都是文武全才的儒將,如岳飛等將。
正好如今劉辯掌控京師三十萬兵馬大權,缺少值得信任的武將,正所謂“千軍易得,一將難求”,如今有了這些文武全才的武將,軍事力量將更加得心應手。
而且還有范仲淹、王安石等文臣,隨著汝南袁氏、弘農楊氏黨羽門生,接連被革職查辦、貶為庶民後,人手不足、捉襟見肘的朝堂,將獲得足夠的人手填充。
“下一個簽到地點是辟雍,正好在鴻都門學附近。”
劉辯順勢前往辟雍,這是周天子的學府和祭祀場所,與明堂、靈臺合稱“三雍宮”。
秦漢都有設定,西漢在長安的時候,同樣有辟雍。東漢復國後,辟雍同樣也重新建設,就在太學、明堂、靈臺附近。
劉辯鑾駕方才靠近太學附近,就看到太學生集體遊街示眾。
“袁隗謀逆之罪,事關重大,豈能輕信董卓等賊子的一面之詞?!應當三公九卿會審,不能如此兒戲斷言!抗議!陛下不能如此剛愎自用!”
“袁氏四世三公,沒有功勞也有苦勞,不能如此兒戲的將之滿門抄斬!如果堂堂當朝太傅,僅憑賊將一面之詞就可以定罪,那置漢律司法於何物?!”
“大漢律法有云,審判需要經過調查取證、提審相關嫌犯、起訴審判等等程式。若是陛下一言可定生死,還是當朝太傅生死,將出現政治腐敗啊!”
“公卿朝官也好、陛下也罷,如果行使權利不是按照漢律規範、政治公德出發,而是以謀求私人或小團體利益,這是政治權利的非公共與非規範行使,必將導致政治腐敗!”
“大漢的朗朗乾坤,不能出現政治腐敗啊!陛下,您不能剛愎自用、我行我素啊!陛下……”
“……”
這一次太學生學聰明瞭,那些世家子弟躲在幕後,讓那些寒門子弟或者商賈、富豪子弟打頭陣,世家子弟躲在幕後主導。
他們抗議劉辯的霸權,認為對太傅袁隗的審判太過武斷、太過兒戲,必須要經過三公九卿等審判,調查取證等一系列程式,才能做出決斷!
這名為抗議,實際上也是一種針對!
隨著王朝走向衰弱、世家壯大。世家已經可以與皇權分庭抗禮,皇帝很難做到一言九鼎、乾綱獨斷,這些世家人會以各種辦法反抗皇權。
如不久前的太尉楊彪,率百官哭諫。看似哭諫,但實際上也是一種逼宮!
如現在的太學生遊街示眾,看似是抗議、為國分憂、為君分憂、為了司法公正、漢律公正等大義著想。但實際上不過是對抗皇權罷了!
這些太學生如果真的憂國憂民,當初西涼軍霸京的時候,他們怎麼就不站出來呢?!
是懼怕西涼軍的兵強馬壯?!還是因為西涼軍的背後就是汝南袁氏?!
劉辯心下冷笑。
曹公公察言觀色後問道:“陛下,這些太學生目無王法,自以為是國家人才就恃才傲物,需要派遣東廠廠衛逮捕歸案嗎?!”
“不用了!”
劉辯看著太學生遊街示眾,宛如看著小丑過家家似得:
“隨著鴻都門學崛起,太學必將被掃入歷史垃圾堆之中。今後將會有越來越多的平民學子,與世家子弟對抗,這不過是最後的悲歌罷了。
“就讓他們繼續跳著吧,朕也想要看看,他們還有什麼手段。
“太尉楊彪率百官哭諫?太學生遊街示眾抗議?呵呵!如果這就是袁氏等世家的反擊,朕只能說——不過如此罷了!”
“諾!!!”
曹公公領命,東廠廠衛不為所動,繼續拱衛著劉辯前往辟雍。
太學生遊街示眾,看到劉辯的帝王鑾駕後,雖然口中叫喊的震天響,但心中也是直打鼓,生怕陛下雷霆出手,將他們逮捕了。
不過看到陛下無動於衷,帝王鑾駕直接無視太學生遊行隊伍,這些太學生心中慶幸之餘,又有些滿腹牢騷,難道他們太學生已經引不起陛下的重視了嗎?!
這種患得患失之中,劉辯的帝王鑾駕逐漸遠去,終於也來到了辟雍這裡。
“叮咚,宿主到達簽到地點辟雍,是否進行簽到?”
劉辯直接想道:“簽到!”
“恭喜宿主在辟雍簽到成功!獲得明朝十大名臣——王守仁、于謙、戚繼光、劉伯溫、張居正、鄭和、徐階、李東陽、楊廷和、三楊!”
“叮咚,投放至鴻都門學之中!”
“友情提示,宿主簽到的人物,絕對忠誠!!!”
“叮咚,簽到地點重新整理中……重新整理成功!”
“下一個簽到地點,請宿主前往虎牢關簽到!”
聞言後,劉辯臉上露出心滿意足的笑容!
系統不愧是宿主的貼心小棉襖,果然是心想事成,這是瞌睡了來枕頭了!
明朝十大名臣,有文有武,都是歷史上響噹噹的人物。最重要的是,這些人是絕對忠於劉辯的。
或許在原歷史中,這些人忠君愛國,但肯定有些私心。不過這一世,他們對劉辯絕對死忠!
唐朝十大名臣、宋朝十大名臣,以及如今的明朝十大名臣,有這三十位經國濟世的王佐之才,劉辯何愁大漢不興?!
哈哈哈——
劉辯很想要仰天狂笑,大喊一句“還有誰?!”但考慮到帝王威儀,只能在心中想想,就此作罷。
“下一次簽到地點又是虎牢關……”
虎牢關這裡距離京師上百里,屬於洛陽八關之一,拱衛京師洛陽東側屏障。
最有名的莫過於虎牢關之戰,以及原歷史中的三英戰呂布等戰役。
當然,對於如今的劉辯而言,他暫時抽不出身離京前往虎牢關。
念及此處,劉辯對著左右下令道:“擺駕,前往鴻都門學!”
“諾!!!”
帝王鑾駕從辟雍改道,前往鴻都門學。
方才靠近鴻都門學,就聽到了朗朗讀書聲。
劉辯上一次簽到上百萬冊書籍,以及活字印刷術、改良造紙術後,第一時間投入鴻都門學使用。
這令當初從太學跳槽的數千平民學子,終於有了書籍教材學習。
對比太學生遊街示眾,而鴻都門學學子“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的表現,就能看出來太學如今已經有些變質了。
太學不再是讀書學習、交流學術的地方,而是世家子弟鑽營的場所,只知道蠅營狗苟,而不知道他們的本份——是讀書學習!
這讓劉辯聽著朗朗讀書聲,倍感欣慰!
相信鴻都門學這數千平民學子,學成畢業,肯定可以成為國家棟梁,劉辯很期待!
這時,得知帝王鑾駕靠近,鴻都門學老師、學生出門迎駕。其中包括方才簽到的宋朝十大名臣、明朝十大名臣!
“拜見陛下!!!”
數千人的高呼,聲震十里,氣蓋寰宇!
劉辯從中聽到了一種態度——那就是忠君愛國,對劉辯這位漢帝的忠誠!!!
看看太學生目無王法遊街示眾,再看看鴻都門學學子忠君愛國、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真是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免禮平身。”
“多謝陛下!!!”
劉辯安撫勉勵了這些學子,讓他們回去好好讀書,這些學子一步三回頭的散去了,眼神中流露出來的忠君,那是呼之欲出。
終於。
在場只剩下劉辯及其宋朝十大名臣和明朝十大名臣了。
看著這些歷史有名的文臣武將,劉辯心潮澎湃、意氣風發,他發表了自已的看法:
“諸君,你們將與朕並肩作戰,我們共同努力,讓大漢再次偉大!!!”
“陛下萬歲!!!”
“讓大漢,再次偉大!!!”
這一聲聲的誓言,似乎是一種宣誓,就連回到學堂讀書的鴻都門學學子,都受到感染,在學堂內發出了同樣的誓言——
“讓大漢,再次偉大!!!”
劉辯為之振奮,相信在他統帥之下,有這麼多能臣干將,大漢必將走向輝煌!
“噠噠噠——”
這時,忽然有傳令兵八百里加急入京,直奔鴻都門學而來:
“報——啟稟陛下,曹操發矯詔清君側,關東已有數位諸侯呼應起兵會盟!”
聞言,劉辯眉頭微皺!
這就是袁氏等世家的反擊?!好熟悉啊?!對了,十八路諸侯討董,如今變成了清君側嗎?!
那麼這一世,又會有多少諸侯呼應起兵呢?!
劉辯其實很期待!
因為這其實也是一種政治戰隊——起兵會盟的諸侯,打著“清君側”的名號,無疑是站在袁氏等世家這邊!
而這些諸侯,必將是劉辯剷除的物件!
那麼有多少諸侯呢?!
當然,期待歸期待,劉辯還是需要做好萬全準備!
劉辯任命宋朝十大名臣、明朝十大名臣,入主朝政。再加上唐朝十大名臣,組成了新的朝廷班底!
而後群策群力,排兵佈陣,將麾下兵馬諸將,分散到洛陽八關、京師官道、各個關卡拱衛。
如今關東諸侯呼應,不知道其他地方的諸侯,會有什麼表示?!
但是!!!
京師已經在劉辯掌控之中,只要控制洛陽八關,那些諸侯別想威脅京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