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將袁氏滿門抄斬!
三國霸主:從簽到系統開始無敵 臨淵羨餘 加書籤 章節報錯
清晨的京師洛陽,已經是車水馬龍、人山人海,三教九流開始新一天的忙碌,物資、糧食從各地運往京師,一輛輛輜重透過城門進入城內。
自從西涼軍霸京,禍害百姓商賈,京師對比以往已經顯得冷清許多,但也只是相對性的,依舊是繁花似錦,熱鬧非凡。
京師對周邊郡縣乃至天下,向來有虹吸效應,常駐人口高達一百多萬,每日的流動人口還可以多個二三十萬,彰顯大漢京師的繁榮昌盛。
京師西城門口。
眾人排隊等候檢查入城的時候,忽然有密集的官差衙役出現,維持秩序,愣是將車水馬龍的城門口,清掃出一條寬敞的車道。
客商及其周邊流動的百姓們還有些狐疑,以往這些汙吏出差,都是對他們盤剝索賄、中飽私囊,但今日變性子了?!不僅變得公正嚴明,甚至井然有序,精氣神迥然不同!
經過常駐百姓的解釋,客商和流動人口方才驚醒過來,原來是當今陛下大刀闊斧,整頓吏治,河南尹官吏作風和治績大幅度上漲!
“陛下英明神武、慧眼如炬啊!”
這些客商和流動人口為之讚歎,對漢帝劉辯表達了發自肺腑的敬仰!
眾人的驚疑熱議之中,遠處城郊之外,忽然有馬蹄聲傳來,整齊劃一的踏步聲,令人側目,飄揚的旌旗逐漸映入眾人眼簾。
“是魏武卒!”
“還有鐵鷹銳士!”
“玄甲軍!”
“陌刀隊!”
這幾日,劉辯麾下的特種部隊傾巢出動,鎮壓京師中的西涼賊軍,嚴懲不法分子,令百姓們從原本的膽戰心驚,逐漸形成了一種安全感!
昨日京師城外爆發大戰,震耳欲聾的喊殺聲迴盪京師上空,不少百姓午夜夢迴,躲在被窩中瑟瑟發抖都不敢入睡,生怕西涼軍攻破洛陽城。
今日一早發現京師依舊,他們漸漸心安不少。而今看到這些將士後,更是莫名有些放鬆。那是對保護黎民百姓的子弟兵,一種由衷的信任感。
不知是不是錯覺,兩側的萬民逐漸挺直腰板、行注目禮的望著歸來的這些將士,對他們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百姓們的感情很純粹,西涼軍燒殺劫掠、無惡不作,百姓們自然痛恨無比。
但陛下麾下這些特種部隊、禁衛軍,鏟奸除惡,鎮壓宵小,保護萬民,自然令百姓們為之感激愛戴。
經過常住百姓的解說,那些客商和流動百姓們,也對這些軍隊閃耀著尊重的光芒,比起那些為非作歹的西涼軍,這就是一支軍紀嚴明、保家衛國的民人軍隊!
軍隊行軍的速度很快,逐漸的來到城門口。
百姓們對為首的吳起、司馬錯、秦瓊和李嗣業等將,充滿著敬仰和感激,稚童們甚至雙眼閃耀著星光,宛如看到自已的偶像似得!
但很快,百姓們有些駭然失色的發現,在軍隊中間,西涼軍將領被囚車押解入京。
曾經不可一世、驕橫跋扈的西涼軍諸將,如今成為了階下囚,狼狽不堪!
這一刻,百姓們震驚過後,忽然有些解氣!
“贏了!!!昨日禁衛軍與這些賊兵大戰,大獲全勝了!!!”
“這些禁衛軍將士,不僅擊敗了西涼賊軍,還將這些西涼賊將俘虜了!!!”
“陛下萬歲!!!禁衛軍萬歲!!!”
“西涼賊子,你們也有今日?!!!”
“……”
從百姓們的歡呼聲,就可以看出他們對西涼軍的痛恨,簡直要將他們生吞活剝了。
不少百姓對著西涼軍諸將扔泥巴發洩。以往西涼軍諸將,當街縱馬行兇,而今卻宛如過街老鼠似得,人人喊打。
這令牛輔,以及呂布等幷州軍將領,為之慶幸。
幸好他們識時務者為俊傑,早早棄暗投明,不然這時候將如同這些西涼軍諸將一樣,狼狽不堪,被百姓們的爛泥巴招呼了!
牛輔更是挺直腰板,整個人顯得有些意氣風發!
比起幷州軍呂布等將,北軍五校張遼等將,牛輔更早就投降劉辯,更是為陛下充當內奸,立下了諸多功勞。
這一刻,牛輔對自已當初的決定暗暗點贊,應該是此生做的最正確的一件事情了!
“哈哈哈,看著吧董氏,你讓我端洗腳水、喝洗腳水,而今我龍王贅婿,王者歸來,定要讓你董氏也喝我的洗腳水,哼哼!”
牛輔平生就這麼點志向了。
吳起等將一馬當先,押解著西涼軍諸將入京,入城後,街道上早就被官差衙役清掃出車道,時不時可以看到展昭、王朝、馬漢、張龍、趙虎維持治安秩序。
經過劉辯大換血後,整個河南尹官場煥然一新,官吏鬥志昂揚,奮發向上,因為積分制度下,編外有了轉正的希望,讓他們精氣神充滿希望。
吳起等將看到這一幕,也深感劉辯內政能力卓越,他們這位陛下不僅武藝高強、英明神武、雄才偉略,還懂得選賢任能,令他們敬仰臣服!
他們一路來到南宮朱雀門,在這裡等候召見。
……
南宮崇德殿。
今日朝會已經召開,百官盡皆到場。
當初劉辯將太傅袁隗革職查辦後,百官中有過半官員罷工抗議,全部同罪論處,革職查辦。因此崇德殿顯得空蕩蕩的。
不過今日,在職的、罷工的、被革職查辦的,全部的官員都在場,包括袁隗這位太傅。
但不同的是,袁隗等官員,是以罪犯的身份,即將被當庭審問。
在百官的前方,站著十名新面孔,正是劉辯簽到的房玄齡、杜如晦、狄仁傑等唐朝十大名臣,時不時引起百官側目驚疑,暗中猜測他們的來歷出身。
這種等待之中,唱喏聲迴盪崇德殿:“陛下駕到!!!”
旋即劉辯在眾星捧月之中,快速走向丹墀之上的龍椅坐下。
“拜見陛下!!!!!”
“免禮平身。”
“多謝陛下!!!!!”
滿朝百官朝拜之後。
曹公公直截了當道:“有事啟奏,無事退朝!”
“陛下,臣彈劾太傅袁隗,於中平元年與黃巾賊沆瀣一氣,暗中推動黃巾之亂。
“朝廷派遣盧植等將鎮壓黃巾賊後,袁隗黨羽汙衊盧植按兵不動,最後被押解回京廷尉審問,耽誤了前線戰機。
“後調故吏董卓平叛冀州黃巾賊,西涼軍卻連戰連敗,以至於黃巾賊做大。
“如今臣得到確鑿證據,乃袁隗授意其故吏董卓故意養寇自重,目的是令朝廷無力剿賊,下放兵權,令地方軍閥割據,擁兵自重……”
狄仁傑直接出列,一口氣說完了他的彈劾。
此言一出,全場譁然!
上一次陛下只是將袁隗革職查辦,罪名是袁隗贊同董卓行廢立,或將是同謀!
而這一次,如果坐實了袁隗推動黃巾之亂,妄圖兵權,擁兵自重,那就是謀反之罪!
袁隗及其袁氏黨羽門生,肯定不會坐以待斃的!
這時,九卿之一廷尉吳恭,朝廷最高司法審判長官,也是未來唐朝的大理寺卿,直接出列,質問道:
“此事為何我廷尉不知內情?你是何人?此等大案,未經我廷尉審問,或有捕風捉影之嫌疑,這不僅是公然汙衊當朝太傅,也是置漢律形同虛設啊!”
“大漢九卿,廷尉狄仁傑!”
狄仁傑自報家門,直接令在場眾人愣住了,也令哪個廷尉吳恭愣住了!
“你是廷尉,我是誰?!笑話!堂堂九卿,也有人膽敢冒名頂替?!還敢在崇德殿,滿朝百官,當今陛下面前冒名頂替?!”
吳恭冷笑一聲,直接對著上首的劉辯拱手行禮:“陛下,冒充朝廷命官,且還是九卿,按照漢律,罪該萬死,可夷三族!”
“這是我的任命詔書!”
狄仁傑取出了劉辯親筆書寫的任命詔書,吳恭接過一看,似乎後知後覺似得,驚醒過來:
“這位叫狄仁傑的同僚,竟是陛下親自任命?
“可是陛下,三公九卿的任命,需要經過尚書檯,以及百官朝議,最後一致透過後,頒佈朝廷詔書。
“這只是陛下御筆詔書,未經尚書檯和印璽蓋章,不合禮法和漢律!”
吳恭,是大漢法律世家,三世廷尉,祖父和父親都是大漢廷尉,吳家也是大漢頂級世家,汝南袁氏黨羽之一。
吳恭的弦外之意,就是說詔書沒有傳國玉璽和天子六璽蓋章,不合禮法和漢律。但問題是,如今印璽遺失,吳恭等於質疑劉辯的任命!
劉辯冷眼旁觀,沉聲說道:
“吳恭,你難道忘記了?朕將太傅袁隗革職查辦的時候,你已經罷工請辭了,朕也如你所願,準你告老還鄉。
如今你之所以可以出列朝議,不是以廷尉的身份,而是以法律顧問的身份,就不要越俎代庖了!”
“陛下,若是三公九卿任命,可以任意妄為,規矩何在?漢律何在?禮法何在?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是不是朝官可以隨意任命,地方官可以自行其是?”
吳恭質問道,“若將如此,國將不國!”
劉辯冷哼一聲:
“朕覺得,對比袁氏推動黃巾之亂,妄圖顛覆大漢政權之事,這些都只是小事。吳恭,你別在朕面前裝傻充愣,朕沒興趣跟你們唇槍舌戰!”
“陛下……”
吳恭繼續胡攪蠻纏,轉移話題,劉辯眼神微眯,冷聲問道:“當庭頂撞朕,按照漢律,又該是什麼罪行呢?”
“輕則廷杖五十,重則革職查辦、發配邊疆!”狄仁傑直接說道。
“念在吳恭往日苦勞之上,廷杖五十以做警示吧!”劉辯沉聲下令。
廠衛頓時心領神會,直接上前將吳恭拖出了崇德殿。這令吳恭愣了愣,陛下來真的?!
刑不上士大夫,如此任意妄為,只會令天下讀書人寒心,激起世家和皇權之爭啊!
“譁——”
滿朝百官譁然,這才驚醒過來,陛下不是召集他們過來朝議商量的,而是過來通知他們的。
今日,陛下要對袁隗出手了!
該怎麼站隊,你們自已看著辦!
“啪!啪!啪!——”
棍杖抽打在吳恭身上的聲音,遠遠傳入崇德殿,令滿朝百官膽寒!
陛下這是不留情面,趕盡殺絕了!
難道,想要再起黨錮之禁?!
吳恭慘叫聲之中,還在滿口道德法律:“陛下,狄仁傑任職九卿廷尉,不合禮法和漢律,他沒有資格審判太傅,陛下,無規矩不成方圓……”
廠衛直接抽了五十廷杖,這時候吳恭已經半死不活了,但還活著有呼吸。不過等他回家之後,過不了幾日肯定會暴斃而亡,因為五臟六腑已經大出血,根本沒有活路。
這就是一種政治智慧。
如果廠衛將吳恭活活打死,那麼別人只會說劉辯無情,當庭杖斃大臣。可吳恭廷杖之後還活著,回家之後才暴斃,那就是劉辯念著舊情,可惜吳恭命該如此。
這就是一種殺雞儆猴!
在劉辯當庭審問袁隗的時候,不管是吳恭這位廷尉跳出來,還是其他的三公九卿跳出來,結果只有死路一條。
吳恭本以為仗著自已三世廷尉的家世,劉辯不敢如此冷酷無情,至少不看僧面看佛面,念一念吳家的舊情,他們吳家沒有功勞也有苦勞!
這種想法,劉辯只能說他們想多了!
這是皇權和世家之爭,這是一種階級抗爭!這不是請客吃飯,不是做文章,不是繪畫繡花,不能那樣雅緻,那樣從容不迫,文質彬彬,那樣溫良恭儉讓。
這種鬥爭,只有你死我活!
原歷史,劉辯輸了,被廢掉帝位不說,還被毒殺了。
這一世,劉辯會繼續重蹈覆轍嗎?!絕對不會!!!
劉辯穿越至今,性情已經逐漸變得有些冷酷了,不是他想要這樣,而是仁慈是對自已的殘忍!
帝王無情,也必須無情,劉辯這幾日算是切身體會了!因為你有情,只會讓人覺得你軟弱可欺!
“袁隗,狄仁傑的彈劾,你有何話可說?”劉辯沉聲質問。
滿朝百官終於不敢廢話了!
袁隗神色陰沉,沉聲說道:“汙衊!”
“狄仁傑,你可有確鑿證據?”劉辯望向狄仁傑。
“自然有。”
狄仁傑請旨道:“陛下,臣懇請召相關嫌犯:董卓、及其西涼軍諸將,當庭對質!”
“準。”
曹公公立刻高聲唱喏:“傳召罪犯董卓、西涼軍諸將一應相關人等入殿覲見!”
“傳召罪犯董卓、西涼軍諸將……”
一聲聲唱喏迴盪下去,很快董卓被帶上崇德殿,而後是西涼軍諸將、軍師李儒等人。
董卓看到李儒等將後,不敢置信:“本以為我西涼軍二十萬兵馬兵圍京師,可以令廢帝與我合作。但誰知道,二十萬大軍竟是戰敗收場?!!!”
“董公,末將無能!!!”西涼軍諸將慚愧。
軍師李儒看著董卓、看著西涼軍,以及看著崇德殿滿朝百官,上首的漢帝劉辯,最終只是嘆息一聲。
“成王敗寇!!!”
“文優說的真對啊!成王敗寇,不外如是,哈哈哈!!!”
董卓瘋狂大笑,咆哮崇德殿。
但這一次,劉辯任由他發笑,局面已經走到這一步,董卓應該會明白該怎麼選擇的。
等到董卓笑聲停止後,狄仁傑上前,當面對質:“董卓,袁氏暗中推動黃巾之亂,故意令你養寇自重,坐看黃巾賊坐大,可有此事?”
“有!!!”
董卓望了袁隗一眼,冷笑一聲。
既然西涼軍已經兵敗如山倒、走投無路了。那,將罪魁禍首袁氏拖下水,黃泉路上有個伴。
聞言後,袁隗神色陰沉,沒有言語。
但袁氏黨羽、門生故吏們,卻一個個跳出來質疑,說董卓這是汙衊,胡亂攀咬。
甚至有人故意混淆視聽:“董卓,是不是有人故意讓你汙衊太傅,妄圖對袁氏出手啊?!你說出來,滿朝百官,天下人,會給你一個清白和公道的!”
弦外之意,直指劉辯、直指皇權。甚至還在威脅董卓,妄圖令董卓忌憚!
但董卓只是冷笑一聲道:
“原本我還寄託二十萬兵馬,可以令廢帝與我合作,因此很多事情、很多話、很多的內幕和證據,我沒有表露出來。但如今,事已至此,隱瞞無用了。
“當初袁隗授意我對黃巾賊放水,與我的書信往來,以及推動黃巾賊做大,推波助瀾等等事情,物資、糧草、甲冑武器輸送,我都留有證據!”
此言一出,令滿朝譁然!
但董卓不為所動,放聲大笑,似乎破罐子破摔,繼續說著:
“除此之外,我成為袁氏故吏後,依靠袁氏在涼州做大,暗中蠶食朝廷養馬場的戰馬,養寇自重,侵吞軍餉,走私等利益輸送,我全都有證據。
“我此次入京,也是袁氏外召,試圖控制京師。不過我勢力壯大後,野心也有些膨脹了,試圖從棋子成為棋手。但我妄行廢立,袁氏也在背後推波助瀾。
“我妄行廢立,是徵詢過袁隗的意見,得到他授意後,這才同意執行。我權傾朝野,但治理朝政的臣子,都是袁氏黨羽、門生故吏。
“說到底,我也不過是袁氏推到前臺的障眼法、一個黑鍋而已。我揹負著妄行廢立的罵名,看似控制京師兵權,但實際上卻處處受到掣肘。
“還有一點,傳國玉璽和天子六璽,我行廢立之後,是交給太傅袁隗了。如今印璽下落不明,太傅想必最清楚不過了吧?!
“上面所說的話,我都有證據!”
聞言之後,全場鴉雀無聲,死寂一片!
如果這些事情坐實了,別說太傅袁隗要被滿門抄斬,汝南袁氏將進行九族消消樂,一個也跑不掉!
狄仁傑直接問道:“董卓,那證據何在?”
董卓望向了軍師、謀主、以及他女婿李儒:“文優,交出來吧!”
李儒點點頭,對著狄仁傑耳語幾句,這是害怕袁氏勢力太強大,隔牆有耳,先一步毀掉證據。
“陛下,臣懇請親自率軍前往取證!”
“準了。”
劉辯頷首,派遣廠衛、玄甲軍、鐵鷹銳士、陌刀隊等近萬兵馬保護。
一個時辰後,狄仁傑歸來,帶來了董卓和李儒藏在隱秘之地的證據。這一次入京,他們也將證據帶來了一些,雖然不是全部,但足以指證袁隗。
對照筆跡、印璽、以及書信上面的物資、糧草、甲冑武器輸送痕跡,相關人等的證詞審問,又經過一個時辰的查驗,最終證據確鑿,袁隗參與鐵證如山!
“袁隗,如今你還有何話可說?”劉辯望向袁隗,他終於可以將汝南袁氏這座大山扳倒了。
皇權與世家分庭抗禮,而汝南袁氏則是世家代表,文官魁首,只要扳倒袁氏,皇權將再次凌駕於世家和天下之上,獲得屬於帝王該有的權柄!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袁隗說出了一個典故。是出自《左傳》,關於晉惠公和裡克的故事。
具體請自行千度,大意就是——指要想加罪於人,何愁找不到藉口。
袁隗這是說劉辯為了汙衊他,故意與董卓等人合流偽造的證據!
聞言後,劉辯冷笑一聲:
“你袁隗也只剩下死鴨子嘴硬了!如今證據確鑿,鐵證如山!
“你袁隗推動黃巾之亂,妄圖攝取兵權。扶持董卓等門生故吏,妄圖染指控制軍政。推動董卓入京、妄行廢立,妄圖顛覆大漢政權!
“這每一條,按照漢律,都足以將你夷三族!
“擬旨,袁隗大逆不道,亂大漢,行廢立,謀朝篡位,意圖顛覆大漢政權,罪該萬死,按照漢律,滿門抄斬!責令地方將袁氏子弟逮捕歸案,押解入京,秋後問斬!”
“臣領旨!”
狄仁傑領旨,房玄齡等十大名臣也領旨。因為不僅事關廷尉,尚書檯等職司部門也需要配合。
這不僅說明劉辯命人取代三公九卿等重臣,也意味著他將對汝南袁氏,趕盡殺絕!
聞言,滿朝百官轟動譁然!!!
此事一經傳播,必將天下大亂!
因為,袁氏子弟,可不會坐以待斃!
袁隗身軀踉蹌一下,神色陰沉到可以滴出水來,他沒有想到,漢帝會如此薄情寡義,對他汝南袁氏趕盡殺絕。
汝南袁氏,四世三公,這也表明袁氏侍奉了大漢、歷代漢帝幾十上百年!
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如今卻趕盡殺絕!
袁隗眼神漸漸冷卻,他對大漢、對漢帝的君臣之誼,也隨著這份審判,蕩然無存了!
袁氏雖然推動黃巾之亂、雖然攝取兵權擁兵自重、雖然妄行廢立,但至少還尊稱漢帝為尊,還維持著“劉氏江山”的名義。
但現在,袁隗終於完全下定決心了!
陛下,真以為他袁氏是軟柿子嗎?!王莽可以篡漢,難道他袁氏做不到嗎?!
只是袁氏不想做而已!
而今,陛下如今步步緊逼、不留後路,狗急跳牆,兔子急了還咬人,也別怪他們袁氏反抗了!
袁隗眼神漸漸冷肅,沒有任何的求饒和後悔,依舊身姿挺拔的站立著。
他要讓陛下看看,他汝南袁氏真正的能量!
陛下真以為解決了西涼軍、控制了京師兵馬大權,就可以為所欲為了嗎?!
天下,可是很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