啪!
上官瑞看過,重重一掌拍在桌上。
“玉璣,你身為皇室公主,為何心思如此惡毒?”
上官瑞平日裡最是溫和,但畢竟做了二十多年的帝王,發起火來還是很有幾分逼人的威嚴。
劉貴妃和上官嫿都站起了身。
上官嫿更是直接跪在了御案前,她雖然跋扈,但不算蠢笨,那紙上寫的東西她不清楚,所以她不能確定她這位姑母掌握了多少訊息,只能語意模糊地道:“父皇千萬別生氣,只管責罵兒臣就是。”
“你自己看!”
若在往日,自小疼愛的女兒跪在自己面前紅了眼,他早就出言安慰,但這次他臉上的怒意卻一點都沒有緩和的跡象,將手中的紙扔了下去。
上官嫿心中暗恨,將地上那張紙拾起,飛快地看完,手無意識地抖了起來。
上面將她誣陷洛甯的始末寫得很清楚,連巧珠和陳安去了那幾個瓦舍,見了什麼人都列得一清二楚,人證俱在,根本不容她狡辯。
她那隻會與男子調情說愛的姑母哪裡有這本事。
是陸宥。
陸宥不理會自己的拉攏就罷了,竟然為著一個女人這樣對付自己。
“父皇,兒臣是受人矇騙,才會錯傷陸夫人。”
陸宥既然動了手,就不會在這事上給她狡辯的機會,所以上官嫿幾乎沒怎麼猶豫就開始認錯。
“受人矇騙?何人有這般大的膽子?”
上官瑞問道。
洛甯心底卻有了答案。
“是南陽侯府的二姑娘,也是陸夫人的庶妹。”
果然。
“那二姑娘對女兒哭訴自己在府中常說嫡姐欺壓,不僅滿身見識不得施展,就連與陸公子早已互許終身也不得所願。”
既然陸宥如此不留情面,那她也不必顧及陸希禮這位新科狀元郎的名聲。
“兒臣平日裡最是嫉惡如仇,當時極為生氣,而且那二姑娘又說了一個可以讓百姓不再捱餓的法子,兒臣就更信其為人了。”
“讓百姓不再捱餓!”
“是什麼法子?”
上官瑞不是個雄才偉略的帝王,但算得上是個仁愛君主,聽到這話,哪有不問的。
“大楚臣民皆知占城盛產名貴香料,但占城卻還有一寶,足以令我大楚子民無飢餒,占城的稻穀遠比我們大楚百姓現在栽種的稻穀更多產……”
難怪玉璣公主會這麼不遺餘力地幫洛芷,除了想交好陸宥,還有這事的緣由在。
“兒臣本是想先讓人去將稻種帶來,自己在莊子上先試,待有了成效再給父皇呈上,給您一份驚喜。”
上官嫿一臉的孝順濡慕。
“嫿兒能有此心,父皇心中十分欣慰。”
“快起來,別在地上跪著了。”
洛甯微皺了眉,難怪她不只一次聽到當今陛下最是耳根子軟。
“嫿兒向來孝順陛下,這點就連奕兒也是比不得的。”
劉貴妃親自將人扶起,一臉心疼地道。
上官嫿是她的養女,她的奕兒想要那個位置,少不得她的幫襯。
“那洛二姑娘雖心思不純,但這主意若能成,便是造福大楚的好事,不得不賞……”
上官瑞有些為難地看向陸宥,見到站在陸宥身邊的洛甯,目光裡更是有些歉意。
他的確喜歡這個長得極似雲兒的姑娘,方才賜下厚賞也是因著從心底生出的疼惜和憐愛。
“此事事關臣女,陛下可否聽臣女說上兩句。”
身邊的人神色越發冷冽,洛甯上前一步,恭敬地福了福身。
“這是自然,陸夫人請說。”
見陛下對洛甯和顏以對,劉貴妃和上官嫿倒一點都不慌亂,反而眼底難掩嘲諷。
陛下仁厚,對於國有功的人最是心軟,洛甯若是執意要為自己討回公道,只能無功而返,興許還會令陛下下不來臺。
而一旁的上官晴似是沒有瞧見殿內的形勢已經完全被自己的侄女扭轉,悠然地用著宮女剛奉上的茶水點心。
“洛芷是妾身的庶妹,與我家希禮的確情投意合,陛下若要暗地賞賜,不如就成全這對有情人,如此二妹妹也算終身有靠,對她來說再好不過。”
洛甯笑著道。
“好!陸夫人這法子很好,就是不知愛卿是否同意?”
那洛二姑娘心思不正,自然擔不起這造福大楚百姓的名聲,但他心底仁厚,若是不賞心裡又過意不去。
洛甯此言,正中他的心意。
“不過納一個妾室,夫人做主便行。”
陸宥面無表情地道。
“陸督主,洛二姑娘有功於社稷,又與陸公子情投意合,一個妾室之位只怕……”
“既早就以身相許,何必在意名分。”
陸宥冷聲打斷劉貴妃的話。
“這……”
劉貴妃還想勸說,這一看就知洛家姊妹不合,兩人若是同在陸府,必有爭端,陸宥既不識抬舉,陸府自然是越亂越好。
“就依愛卿所言。”
上官瑞並不知幾人之間的恩怨糾葛,他本就覺得此事有些對不住陸宥,自然爽快地應了。
“臣告退。”
陸宥帶著洛甯告退,走到那玉璣公主府侍女和內侍面前時,淡聲道:“這兩人蠱惑公主,罪無可赦,送去掖庭杖斃吧。”
“愛卿,這是不是有些過於……”
上官瑞有些不忍,上官嫿雖對這兩人不滿,但自覺這樣是明晃晃地踩自己的顏面,對著陸宥道:“此事不怪他們,都是本宮的錯,還請陸督主海涵,本宮帶回去後必會嚴加管教。”
“不只這二人,公主天性仁善又直率,時常聽個一言兩語就被人挑撥著做錯事,這次是臣妻,下次若是旁的大臣,陛下在朝堂上難免又要聽他們聒噪。”
“因此,臣請旨將公主身邊的親近之人都送進掖庭局重學規矩……”
“父皇,嫿兒習慣了這些人伺候,而且將兒臣身邊的親近之人都帶走,旁人定會誤會。”
“公主多慮了,臣自然會為公主挑選妥當之人隨身伺候。”
陸宥的態度很堅決。
上官瑞方才聽了女兒的性子可能為得罪朝臣,引來朝臣彈劾,本就心中動搖,他最吃不消那群大臣在朝堂之上爭執起來。
“愛卿所言甚是,此事就交給愛卿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