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浪大喜,隨即說道:“快請起.”

“早就聽聞荊軻將軍英勇無敵,今日一見,果然是大將風采!”

“燕國還真是人傑地靈,若我秦國能有荊軻將軍這樣的人才,秦國的統治將會更加穩固.”

楚浪話裡話外都明示著對荊軻的邀請。

“如今天下列國分裂,戰亂不斷,百姓居無定所,如果能有人一統六國.”

“屆時,百姓將不再飽受戰亂的折磨,過上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田園生活.”

荊軻剛上殿就聽到秦王的這番對天下大勢的理論。

心中頓時對秦王的看法也有所改觀,或許秦王並不是他了解的那樣殘暴不仁。

“若是秦國能夠不在進犯其他五國,國家與國家之間締結契約.”

“也可一樣能夠永保天下太平,百姓不僅可以在自己的國家頤養天年,還能夠觀覽所有國家的風情面貌,體會到不同的民族風情.”

荊軻伸向督亢地圖的手縮了回來,他坐在秦王的面前與他理論天下大勢。

“韓國狼子野心,齊國虎視眈眈,楚國蓄勢待發,就算我秦國能夠息戰.”

“其他諸國也能做到嗎?他們甘願永世禁守著一隅天地而不是擁抱廣闊天涯?”

“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只有天下大一統才能一勞永逸.”

“也只有天下大一統,才能夠做到書同文車同軌!試問荊軻將軍久經沙場對戰殺敵,又是否看到過人間疾苦,是否知道戰亂六年的歲月,誰才是最後的受害者?”

楚浪咄咄逼人,盛氣凌人的樣子,讓荊軻恍惚看到了天下大一統的模樣。

書同文車同軌。

這種驚世駭俗的想法,他又是如何想到的。

“秦王心繫天下,胸懷大志,為秦國更為天下蒼生著想.”

“可荊軻身為燕國子民,在面對敵人的進犯時,理應為國捐軀!”

話落,他展開督亢地圖,裡面赫然出現一把匕首。

荊軻手執匕首生擒秦王,他的臉上流露出必死的決心。

“寡王之言,你當真不願接受?”

荊軻在和楚浪討論天下大勢那一刻。

就已經被他的治國理念所折服。

只可惜他們都是為背後的國際謀取利益。

“荊軻身為燕國子民,得燕果郡王重用.”

“若沒有燕國君王的提拔,就不會有今日的荊軻.”

“秦王,若你能夠發下誓言不再對其他六國出手,我可以饒你一死!”

楚浪自知荊軻心性激烈,對國家更是堅貞不移。

因此這一員大將,就算他再怎麼挽留,也不可能將他留在身邊。

“既然荊軻將軍心意已決,寡王也不能拂了你的意.”

說話間,楚浪用手中的酒杯砸倒一旁的燭臺上。

燭臺順勢倒在荊軻的身上。

外面的護衛聽到聲音急忙跑進來保護楚浪。

一片混亂中,楚浪繞著柱子走了一圈。

從一名護衛腰間抽取長劍。

並且精準的看下荊軻的頭顱。

看著對方死不瞑目的樣子。

楚浪緩緩走上前,蹲在他的身前。

“天下會一統,百姓也將不再飽受戰亂之苦.”

“荊軻將軍,一路走好.”

觀眾看到這裡對秦王的做法感到義憤填膺。

所有人都在抨擊他的罪行。

認為荊軻作為一名愛國人士,理應換種方法對待他。

“荊軻一把年紀,理應是頤養天年的時候,沒想到卻客死他鄉.”

“秦王要真是個惜才的人,就應該放掉他.”

“也難怪秦王無人可用,原來都是自己作的.”

“荊軻這樣的大將,若是能夠把他收入麾下,那就是一個有利臂膀.”

“連愛國人士他都這樣殘忍的對待,更何況是其他人.”

大夏觀眾對此十分不滿。

在他們眼中,荊軻就算再英勇愛國。

那也是屬於燕國的子民。

就算對方投靠在秦王的麾下,也是要時刻提防的物件。

更何況他還是奉旨前來刺殺秦王的。

“荊軻雖然是一名英勇無比的大將軍,但終究不是自己人.”

“他對國家的忠誠如果是放在秦國身上,竟會得到秦王的重用.”

“但荊軻屬於燕國的子民,對燕國十分忠誠,如果不殺死他.”

“對於秦國來說就是一個十分強大的敵人!也將會是秦王統一六國的強勁對手.”

“為了一統天下的雄心壯志,也為了斬草除根,秦王必須將他殺死!”

“在那個吃人不吐骨頭的時代,勝利的高峰是由死人堆砌起來的.”

楚浪看著支持者的彈幕評論。

心中由衷的對他們生出感謝之情。

感謝他們理解秦王的所作所為。

也感謝他們從始至終都是站在秦王的角度去看待每一件事情。

同時對於那些批判他的人,楚浪也準備做出一番事業。

秦始皇統一六國,書同文車同軌是必然的。

他要讓那些西方諸國和反對者見識見識。

什麼叫做千古一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