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中孚像給朋友發煙一樣,給朱元璋和朱標各發了一包辣條:“明朝後面的皇帝做得怎麼樣,這個問題有個人肯定也想聽聽。”

朱元璋立刻猜到是李大夫背後那個背對著自已的人也想聽:“醫館來新病人了?這位是?”

朱棣嚇得渾身發抖,臉都白了。

李中孚沒急著回答朱元璋的問題:“至於為什麼明思宗朱由檢會是燕王朱棣的後人,我想這個問題由當事人來回答更具有說服力。”

“你說對吧?大明成祖文皇帝·永樂大帝·燕王·徵北大將軍閣下。”用胳膊輕輕撞了撞朱棣的後背,李中孚笑問道。

朱元璋和朱標齊齊一怔。

大明成祖?

文皇帝朱棣?

好傢伙,強如李世民,也只是太宗文皇帝啊!

你小子何德何能,敢稱祖?

朱棣艱難轉身,苦笑道:“爹,大哥,好久不見。”

朱元璋和朱標一時有些恍惚,覺得眼前之人像老四,又不像老四。

像的是外貌。

不像的是氣質。

腦海中思索了片刻,二人意識到眼前的老四來自於洪武十一年的幾十年後。

朱元璋笑了,笑的十分陰狠:“明成祖?咱明白了,合著大明皇位是你親手搶過去的。

很好,你倒是說說看,咱怎麼會把皇位傳給你。

你這位文皇帝,是不是跟大唐文皇帝李世民一樣殺兄囚父,逼供篡位?”

朱棣連連擺手:“不不不,兒臣豈有這個膽子,是……是……是……。”

“是什麼?說!”

“洪武二十五年,大哥朱標病逝,而洪武十五年,太孫朱雄英也病逝了,洪武三十一年,父皇駕崩,傳位於……。”

“傳位於誰?快說!”朱元璋目眥欲裂,逼問道。

朱標一腦門子問號。

我英年早逝?

而雄英直接夭折?

朱棣再也扛不住父皇的威壓,‘噗通’跪在了地上:“傳位於大哥的次子朱允炆。

朱允炆隨後削了好幾個藩王的王位,還逼死了十二弟朱柏,兒臣百般示弱,他依舊不依不饒,欲置兒臣於死地。

兒臣被逼無奈,這才起兵奉天靖難,又在百官和藩王擁護下做了這大明皇帝。”

朱元璋和朱標再次一怔。

居然是朱允炆當了皇帝?

這漏兒撿的,真是匪夷所思!

“朱允炆當了幾年皇帝?”朱元璋往前走了兩步,又問道。

“滿打滿算也才四年。”朱棣頭伏的更低了。

“四年?好一個四年,才四年啊,好好一個江山就被弄丟了,還害了咱那麼多兒子,這個朱允炆可真是好樣的。”朱元璋說著,突然一腳踹在了朱棣身上。

‘砰’的一聲,朱棣直接被踢翻了過去,疼的直抽抽。

李中孚雖然想看朱棣熱鬧,也明白他早晚逃不過這頓打,但朱棣畢竟是病人。

眼見朱元璋抽出腰帶,就要劈頭蓋臉暴打朱棣。

李中孚連忙攔住:“陛下息怒,你四兒子前兩天來的時候都要死了,好不容易恢復了一點,你要是再打,可就要白髮人送黑髮人了。”

朱元璋雖然最疼朱標,但對其他兒子也是有關愛之情的,哼了一聲:“看在李大夫的份上,這頓打咱且給你記著,等你好了之後,咱再跟你算總賬。”

朱棣磕了個頭:“謝父皇饒命之恩。”

朱標走上前來,勸道:“算了,父皇,允炆那孩子把四弟逼到這個份上,他不造反又能怎麼樣呢?

好歹大明也在他子孫手中傳了二百多年,總好過江山被外人所取,二代而亡。”

朱棣感激涕零:“大哥,我……。”

朱標把朱棣扶了起來:“不必說了,四弟,咱們兄弟何時生分到了這個份上?”

“我……我對不起你。”朱棣羞愧的低下了頭。

李中孚眼珠一轉,猜到朱棣不是羞愧於搶了朱允炆的皇位,而是羞愧弄死了朱標所有子孫,直接讓大哥這一脈絕了嗣。

“過去的事就不必說了,嗯……這話說的怪怪的,畢竟在我那個時空,現在的允炆才一歲多。”朱標思索了一會兒:“大哥問你,允炆除了削藩之外,其它方面做得怎麼樣?”

朱棣搖頭:“藩王尾大不掉,危害朝廷,削藩本不是錯事,臣弟繼位後,也沒少用各種手段削藩,但都儘量平和,也沒有藩王敢太過不滿。

如果他手段足夠高明,兄弟們也不是不能做個混吃等死的安樂王爺。

關鍵是他除了在削藩方面一塌糊塗,其它方面也做的不行,就拿官衙和官名來說,他聽了方孝孺、齊泰、黃子澄這些腐儒的話,把很多官衙和官名都改成了古稱,搞得官員們無所適從,整個官場也被搞得混亂無比。

他還廢除了很多父皇時期的政令,銳意復古,甚至有意實行井田制,彷彿不這樣就不能體現他的學富五車,老百姓是怨聲載道。”

朱標:……

這孩子真是我親生的嗎?

咋這麼蠢呢?

朱元璋更是被氣的腦袋都要冒煙了:“好個朱允炆,讀書把腦袋讀傻了吧?

居然一門心思聽那些文臣的話,他以為自已是什麼?宰相還是聖人?這樣的人,怎麼能當皇帝!”

沒有半分猶豫,朱元璋下令道:“標兒,回去之後咱就下令讓你的那個妾室和朱允炆一起回鳳陽老家看守祖墳,永世不得回京。”

朱標苦笑:“父皇,允炆還只是個一歲多的孩子,您怎麼能把未來的他做的錯事算在他頭上?”

想到方才大哥對自已的維護,朱棣也一反常態的勸道:“是啊,父皇,只要你們能好好保護雄英,讓他將來順利繼位,朱允炆翻不起浪花,沒必要苛責他。

他其實……只是不適合做皇帝而已,本身還是個好孩子。

兒臣奉天靖難時,他甚至下令前線官兵不許殺害兒臣,導致前線官兵束手束腳,讓兒臣佔了好大便宜。”

朱標:……

確認了,朱允炆一點都沒繼承到我的優點。

都已經打起來了,反而開始婦人之仁。

你要是早這樣,老四或許還不會反。

朱元璋更是無語至極。

因為他想到了一個問題。

既然朱允炆不適合當皇帝,那把他推上皇位的自已,豈不是最大的犯錯人?

心累啊。

怎麼子孫後代做的錯事,根源都在咱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