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是子女飄在苦海上的一艘小船。

父母在,則子女多少能受到一些幫助。

如果父母沒了,子女只能在苦海中拼命掙扎。

或者沉淪。

李中孚的運氣很不好,小的時候就沒了父母。

可他還有爺爺。

爺爺化作的小船雖然又破又舊,咯吱咯吱響,可在一二十年間,也沒讓李中孚沾到苦海的哪怕一絲水花。

對於爺爺,李中孚感激且敬佩,惋惜又懷念。

拿著爺爺過去常常彈奏的土琵琶,李中孚彷彿透過它看到了那個喜歡在黃昏時分、坐在後院自彈自唱的小老頭兒。

輕輕拂去不知何時掛在臉上的淚珠,李中孚抱著土琵琶來到後院,學著爺爺的樣子靠在廚房土牆上,懷抱著土琵琶,富有節奏的彈了起來。

彈著彈著,李中孚情不自禁唱了起來。

“山清水秀太陽高,好呀麼好風飄,小小船兒撐過來,它一路搖呀搖。

為了那心上的人,起呀麼起的早,也不管呀路迢迢,我情願多辛勞。

……

我情願陪著他,陪呀麼陪到老,除了他我都不要,他知道不知道。”

這曲子李中孚並沒有特意學過。

很小的時候,他甚至笑話過爺爺總是唱這麼老掉牙的歌兒。

爺爺總是笑笑不說話。

後來他就逐漸懂得了。

爺爺唱的不是歌,是對奶奶的思念。

耳濡目染之下,他竟完整的學會了其中的調調,並且因為飽含對爺爺的思念,竟唱出了另外的韻味。

二樓病房窗戶旁,馬皇后和常氏聽著聽著就紅了眼眶。

越是有生活經歷的人,越能聽懂這種樸實的情感,併為之感動。

一曲唱罷,李中孚嗓子徹底開了。

換了個調子,李中孚又邊彈邊唱起來。

“今天的她

竟跟我泛棹湖上

美景仔細欣賞

平湖若鏡

水中的影子也雙

這光景最難忘

在水中央

有儷影一雙

仿似畫在湖上

願終此生

永共她一對一雙……。”

這是一首粵語歌。

馬皇后她們應該聽不懂才對。

但她們卻依舊被曲調所感動。

“娘,你說李大夫這麼大了還不成親,真的只是因為這邊風俗不同嗎?”常氏問道。

馬皇后反問:“你的意思是?”

“他怕是受過情傷。”

“嗯,有這個可能。”

“要不咱們給他介紹一個?”

“你的提議不錯,到時候跟你爹他們商量一下再說。”

“嗯。”

隔壁病房。

朱棣躺在床上,眼淚嘩啦啦的流。

“妙雲,妙雲啦。”

“四哥想你了。”

……

之後兩天,李中孚從空投裡開出的都是各種飲料。

光是優酸乳和娃哈哈,就各開出了一整箱。

自留了幾瓶,其它的都被他送給了朱鶴鳴、朱雄英他們。

四個孩子因此更喜歡李中孚了。

一旦他出現在一樓或二樓,他們都會像跟屁蟲一樣跟著他。

搞得李中孚都有種當爹的感覺了。

這天一早,李中孚再次來到野外召喚空投。

空投落下。

李中孚麻溜開箱。

“前天是果汁大禮包,昨天是牛奶大禮包,今天改辣條大禮包了?”

“這玩意兒好吃是好吃,可這也太多了。”

“我懂了,求生者可以用它來跟其它求生者交換物資。”

“畢竟辣條好吃不說,還含有鹽分和油,必要之時也算是重要物資了。”

拎著三十斤辣條回到醫館,剛推開門,李中孚發現朱雄英、江都、宜倫正眼巴巴蹲守在門口。

“你們這是?”李中孚不解的問道。

在一樓散步的朱棣哈哈笑道:“他們見你每天早上出門回來都會帶好東西,所以專門在這兒等你呢。”

李中孚也樂了:“真是三個聰明的孩子,來,給你們吃好東西。”

朱雄英抱住了李中孚的左腿:“甚麼好東西鴨。”

李中孚從一堆辣條裡挑出最不辣的豆油皮卷:“你們估計也就吃吃這個了,其它的不適合你們吃,會肚肚疼。”

三小隻連忙捂住肚子,蹙眉擔憂。

撕開其中一袋,讓他們仨各拿了一根。

李中孚自已也拿了一根,咬了一口:“還是這個味兒,好吃。

以前叔叔我在學校讀書的時候,早餐是學校發的饅頭和粥,我就喜歡用饅頭夾這個豆油皮卷。”

朱雄英、江都有樣學樣的咬斷一截,咧著嘴咀嚼起來。

“好好七。”

“有一點點辣,跟紅燒牛肉味泡麵差不多。”

見哥哥姐姐都吃了,宜倫這才也嚐了一口:“宜倫稀飯吃這個。”

李中孚把拆封的這包豆油皮卷交給最大的江都:“你們自已分著吃吧,剩下的辣條,我會挑出一些不算辣的交給鶴鳴,想吃的時候你們再跟她要。”

“好。”

“謝謝蜀黍。”

朱棣前天就吃過泡麵了。

是馬皇后親手為他泡的。

不過是香菇燉雞口味的。

畢竟他的身體狀態比常氏還差,不宜吃辣。

從那之後,他就愛上‘垃圾’食品了。

李中孚他們吃辣條吃的這麼爽,可把他饞壞了:“李大夫,你也給我一包唄。”

李中孚挑了一袋微辣的麵筋遞給他,順嘴問道:“永樂帝你不好好躺著,怎麼下樓來了?”

“躺了幾天,骨頭都躺散架了,所以下來逛逛。”

“今天太陽出的不錯,你要散步的話,可以去後院。”

朱棣敷衍道:“我知道了,待會兒就去。”

見他的目光不自覺瞥向醫館大門,李中孚瞭然了。

這老小子是想趁朱元璋和朱標還沒來,趕緊逃跑。

哈哈。

好一個可愛的永樂大帝。

“永樂帝,雄英他們比你早下樓?”李中孚又問道。

朱棣‘額’了一下,猜到李中孚已經猜到了自已的打算,苦笑道:“是。”

“要是三小隻沒在這兒堵門,你已經溜了吧?”

“咳咳……不可能,朕豈是那樣的人?”

拍了拍朱棣的肩膀,李中孚道:“你還是別想著不告而別了。”

“為什麼?”

“一是你母后他們會擔心,二是你的身體需要療養,否則最多隻能再活半年。

要是你在那邊撐不住了再過來,卻還是被你父皇逮到,到時候就不光是捱打的事兒了。

三嘛,你真的捨得放棄這來之不易的再見你父皇、大哥的機會?”

朱棣沉默了。

片刻後,他嘆了口氣,轉身就要回房。

就在這時,朱元璋攜朱標再次到來。

“李大夫,宗室制度咱已經讓人改了,要不了幾天就會有詳細章程,咱是特意來感謝你的。

順便問問你大明之後的皇帝做得怎麼樣,以及為什麼朱由檢這個老四的後人會成為大明皇帝。”剛進門,朱元璋就嚷嚷開了。

時隔幾十年後再次聽見父皇的聲音,朱棣下意識激動了。

但他馬上又打起了寒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