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滅周立威
江湖密宗之最後的解靈人 墨羽青衫 加書籤 章節報錯
子楚登基之初,大秦帝國雖疆域遼闊,但內憂外患並存,此時的秦國,如同一位身負千斤重擔的巨人,步履維艱。年輕的君主面對國家錯綜複雜的局勢,顯得力不從心。幸得呂不韋,這位商賈出身卻擁有非凡政治智慧與遠見的奇才,成為了他最堅實的後盾。
在這個註定風雲激盪的時代,呂不韋,一位從商海浮沉中身經百戰的野心家,以他那超凡脫俗的政治智慧與深邃的戰略眼光,成為了秦國幕後真正的操盤者。他,雖非出身低微,卻憑藉過人的膽識與對時局的精準把握,逐步在大秦的朝堂上嶄露頭角,最終坐穩了丞相之位,開啟了屬於他的治國傳奇。
上任之初,呂不韋站在咸陽城巍峨的宣政殿前,面對著滿朝文武,他的聲音如同春雷般響徹雲霄,宣佈了一系列震撼朝野的政令:“自即日起,大赦天下,凡非十惡不赦之徒,皆得歸家團圓,共享天倫之樂;同時,對那些在秦國統一大業中披肝瀝膽、立下赫赫戰功的勇士與謀士,將不吝賞賜,金銀田地,以彰其功;再者,施行仁政,寬刑減賦,廢除苛捐雜稅,讓百姓輕裝上陣,安居樂業,共享太平盛世;最後,開倉放糧,廣施仁德,使秦國的每一寸土地都沐浴在溫暖的陽光之下,讓每一個子民都能感受到國恩浩蕩。”
秦國自商鞅變法以來,奉行的是嚴刑峻法,而呂不韋上任的第一把火就是燒掉纏繞在百姓脖子上的苛政之繩,讓百姓們喘喘氣。這一系列舉措,猶如春風化雨,迅速滋潤了秦國乾涸的土地,百姓們歡呼雀躍,對這位新丞相與年輕的秦王充滿了感激與敬仰。秦國,也在呂不韋的治理下,逐漸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
隨著國內局勢的穩定,呂不韋的野心也快速的膨脹了起來。他認為他現在手握的這架秦國鐵血戰車,如果不駕馭它問鼎天下,將是何等的遺憾,於是一個大膽的想法,在他心裡油然而生。
他深知,要想讓秦國真正成為這亂世中的霸主,就必須踏平一切阻礙。於是,他的目光穿透了重重迷霧,鎖定在了那個曾經輝煌、如今卻已日薄西山的東周之上。
東周,這個曾經的天下共主,如今卻如同一隻折翼的鳳凰,蜷縮在鞏地這個彈丸之地,苟延殘喘。儘管它已失去了往日的威嚴與力量,但它所代表的王室正統,依然是各諸侯國心中不可輕易觸碰的禁忌。然而,在呂不韋的眼中,東周不過是一個即將被歷史淘汰的符號,是他統一大業道路上必須拔除的障礙。
面對秦國朝堂上關於是否滅周的激烈爭論,呂不韋顯得異常堅定。他深知,這一舉動雖會引來非議,但卻是實現秦國霸業的必經之路。更多的朝臣勸諫秦王不能背上顛覆周室的千古罵名,更不能授以其他諸侯國群起而攻之的口實。
正當秦國上下為此事爭論不休之時,東周卻自已送上了門來——年輕的東周君,不甘於現狀,妄圖透過聯合諸侯來對抗秦國,卻未曾料到,這恰恰成為了呂不韋發動攻勢的藉口。
呂不韋親自披掛上陣,率領一支精銳之師,如同秋風掃落葉一般,輕而易舉地消滅了東周的殘餘勢力。這場戰役,雖規模不大,卻如同一聲驚雷,震撼了整個天下。它宣告了秦國統一戰爭的正式開始,也讓其他諸侯國感受到了秦國強大的實力與決心。從此,呂不韋的名字,與秦國的崛起緊密相連,成為了那個時代最耀眼的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