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魂斷馬嵬坡
江湖密宗之最後的解靈人 墨羽青衫 加書籤 章節報錯
這是楊貴妃的魂靈中封存的最後一段記憶。它如同一曲悲涼的輓歌,縈繞在我心頭,使我的心情異常沉重。儘管歷史的結局早已揭曉,然而,當我親眼目睹這一切的經過,內心依然充滿了無盡的唏噓。
潼關,那大唐都城的堅固門戶,在安祿山叛軍的鐵蹄下宣告失守。這一訊息如同冷水澆頭,讓唐玄宗感到了前所未有的絕望。繁華的帝都長安已危在旦夕,萬千臣民的安危壓在他的心頭。他做出了一個艱難的決定——放棄長安,拋棄那曾經輝煌的宮殿和忠誠的臣民,帶著楊貴妃、權臣楊國忠、太子以及宰相等人,在禁軍和宦官的護衛下,趁著夜色秘密逃離,向著遙遠的巴蜀之地尋求避難之所。
這一路的逃亡,何其狼狽。那些平日裡養尊處優、錦衣玉食的貴族們,此刻失去了所有的風度,塵土與泥濘沾滿了他們的衣裳,他們如同乞丐流民一般,在苦難中掙扎。
唐玄宗與楊貴妃頹然地坐在顛簸的馬車上。唐玄宗的臉色鐵青,乾燥的嘴唇上起了層層老皮,而楊貴妃則依偎在他的肩頭,頭髮稍顯凌亂,面容雖有些憔悴,卻依然難掩其傾國之貌。他們隨著馬車的顛簸而搖晃,彷彿在無盡的黑暗中尋找一絲絲光明。那輛佈滿泥濘的馬車,雖然狼狽不堪,卻也透露出一種難以言說的富貴底蘊。
逃亡的隊伍已經連續奔波了一天一夜,人困馬乏,疲憊不堪。前隊人馬終於停下了腳步,吵嚷聲此起彼伏,後續的人馬也因此擁堵在了一起。
這時,一位禁軍將領快馬趕來,焦急地向唐玄宗稟報:“陛下,將士們已經飢餓難耐、疲憊不堪,實在是走不動了。請陛下准許全軍停下休整、補充給養。”
高力士小心翼翼地撩開車簾,唐玄宗有氣無力地說道:“讓將士們歇息歇息吧!”隨著將領一聲令下,全軍終於得到了片刻的喘息之機。
唐玄宗向高力士詢問行程,高力士環顧四周,只見一片荒涼,不見人煙。他隨即命令身邊的一個小太監前去打探前方的情況。不久,小太監飛馬回報:“陛下,前方五里即是馬嵬驛,那裡有幾處房屋可供陛下和娘娘暫時歇息。”
聽到這個訊息,唐玄宗暫時舒了一口氣。在這狹小的馬車裡,他也早已感到憋屈不堪。於是下令全隊前往馬嵬驛休整。
遠處的旗幟上,“馬嵬驛”三個大字迎風飄揚,彷彿在向這支逃亡的隊伍招手。小太監早已安排好驛館的人做好接駕的準備。一進入驛館,唐玄宗等人便被安頓下來。雖然飯菜簡陋,但對於這群飢腸轆轆的人來說,卻如同珍饈美味一般。
吃飽喝足後,唐玄宗的精神稍微恢復了一些。他不敢有絲毫懈怠,立刻召集太子、宰相以及禁軍將領商議下一步的計劃。而楊貴妃見唐玄宗暫時無法休息,便主動提出前往旁邊的佛堂上香祈福。唐玄宗憐惜地拉過她的手,輕輕地撫摸著說道:“愛妃有心了,你去吧。”
然而,楊貴妃不知道的是,一場致命的風暴即將來臨。
以龍武大將軍陳玄禮為首的禁軍將士突然譁變。他們認為奸相楊國忠恃寵亂政,是導致安祿山叛亂的罪魁禍首。眾將士義憤填膺地將馬嵬驛團團圍住,要求嚴懲禍首。
唐玄宗驚聞將士譁變,趕緊帶著宰相楊國忠等大臣出面安撫。然而,眾將士不僅沒有被安撫下來,反而更加激憤地湧了上來。他們七手八腳地將楊國忠父子拽了出來,不由分說地亂刀砍死。
眼前血腥恐怖的一幕讓唐玄宗驚恐萬分。正當大家不知所措之際,有人高喊:“楊賊的根還沒有除淨,請陛下處死楊玉環!”眾將士紛紛響應這一呼聲,要求處死楊貴妃以平眾怒。
唐玄宗見譁變將士要對楊貴妃下手,頓覺天旋地轉,他使出全身的力氣大聲說道:“貴妃久居內宮,從未過問朝政,她斷然不會夥同楊國忠的。”
可是將士們已經殺紅了眼,完全聽不進去唐玄宗的話。陳玄禮更是直接相逼道:“楊國忠謀反,楊貴妃不宜繼續待在陛下身邊,請陛下立即將她正法,以平眾怒!”
眼看局勢即將再次失控,這時高力士站了出來說:“眾將士暫息雷霆之怒,請給老奴片刻時間,定能讓眾將士滿意!”
這時陳玄禮也擔心眾將士失去理智,把唐玄宗給殺了,那樣他就背上弒君的千古罵名了。他大手一揮讓眾將士暫停行動,對著高力士半是威脅半是給將士下命令地說道:“我暫且給你一炷香時間,如果時間到了,不能給眾將士一個滿意的答案,將士們接下來幹出什麼事,我就管不住了!”
高力士慌忙把唐玄宗攙扶回驛館之內,關緊門。唐玄宗臉色灰白,毫無生機,他知道今天這道坎實難闖過,他心灰意冷地對高力士說:“貴妃長居深宮,安知國忠謀反?”
高力士深知現在情況萬分危急,稍有不甚就會死無葬身之地,於是就對唐玄宗明說了:“貴妃確實無罪,但是將士們已經把楊國忠父子殺了,而貴妃娘娘常伴在陛下左右,將士們豈會安心。如今,形勢極危,只有處死貴妃娘娘,才能平息譁變,請陛下速做決斷!”
至此,唐玄宗終於絕望了,他忍痛命高力士去佛堂處死楊貴妃。
高力士接到命令後立即帶了一個有力氣的太監,帶了一條白綾,快步朝佛堂走去。
下面就是我開始看到的楊貴妃被縊死的那一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