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修目光深邃地望著曹植,緩緩說道:

“丞相此舉,絕非單純比較馬快馬慢,他這是把咱們和中郎將都逼到了絕路,親自下詔又可能親自設障,顯然是要考驗咱們倆的應變能力和膽識。

我敢肯定,明日路上必有阻礙,但咱們能怎麼辦呢?直接斬殺嗎?”

曹植聞言,臉色微變:“斬殺?這……”

楊修理解他的猶豫,解釋道:

“你是丞相之子,自然不會有人輕易對你動手。

但問題在於,那些阻礙可能是丞相特意安排的考驗,你若退縮,便是輸了這局。”

曹植皺眉道:

“可那是父親的官吏啊,我怎能隨意殺害?這……太殘忍了。”

楊修打斷他,語氣變得激昂:

“子建,丞相想要的是能夠平定天下的帝王之才,帝王之路,豈能無血無淚?

你需明白,這不僅僅是一道題目的輸贏,更是生死攸關的選擇。

在這亂世之中,哪裡還有純粹的‘無辜’?每個人都在為自已的立場和信念而戰。”

曹植眉頭緊鎖,語氣中帶著幾分不解與不忍:

“楊修,你說這僅僅是一道題目,一場臨時的較量,怎麼就能輕易決定人的生死呢?這樣是不是太殘酷了?”

楊修嘆了口氣,語重心長地說:

“子建,你有所不知,我們現在所面對的,早已超越了簡單的輸贏範疇。

在這個亂世之中,每一步都可能是生與死的抉擇。

你說的恭儉禮讓,那是太平盛世裡的美德,但在這紛亂大爭的時代,想要立足,就必須有決斷和勇氣。

雙手不沾血,那不過是理想中的烏托邦,現實中哪有那樣的道路可走?”

說著,楊修站起身,張開雙臂:

“你問我為何偏愛這身白衣?那是因為它象徵著純潔與高尚,是我內心的一片淨土。

我穿上它,是為了提醒自已,即便身處黑暗與汙濁之中,也要保持心靈的清白。

我期望的是,當這一切紛擾塵埃落定,你能夠實現你的宏圖大志,到那時,也能還給我一個清白,還這個天下一個太平。”

曹植聞言,眼中閃過一絲複雜的光芒,他緩緩說道:

“我隨父親征戰沙場,見慣了生死離別,對於殺戮與鮮血,我並無畏懼。但即便如此,我也無法輕易剝奪一個無辜之人的性命。我心中的道義告訴我,那是不可逾越的底線。”

楊修理解地點點頭:

“子建,你的善良與堅持難能可貴。但你要明白,在這亂世之中,很難有人能完全無辜。

不過,你放心,明日我與你同行,我會去應對一切,儘量避免不必要的殺戮。我會盡我所能,助你一臂之力。”

郭照站在鏡子前,突然看到曹丕的身影靜靜地站在她背後,她的心猛地一緊,輕聲說:

“我要走了。”

曹丕嘆了口氣,聲音裡滿是無奈:

“也好,你這樣的女子,我本就不該將你捲入這紛爭之中。我怎麼忍心看著你因為我而失去原有的光彩呢?”

郭照轉過身,望著曹丕,眼中閃爍著淚光,但語氣堅定:

“公子,您不必自責。只是……”

曹丕打斷了她:

“好,那我不說這些了。剛好我也要去找你姐夫商議要事,順道送你回去吧。”

郭照的情緒突然湧了上來:

“可你為何要這樣對我?那些在花樹下說的話,那些讓我心生希望的承諾,難道都只是你的權宜之計嗎?”

曹丕眉頭緊鎖,反問:

“那我應該如何對你?現在的我,滿腦子都是權力的鬥爭,生死的較量,那份純真無邪的真心,連我自已都不敢輕易示人。”

郭照淚眼婆娑:

“你對姐夫的承諾,你的遠大志向,難道都不是真心的嗎?

我只求你的真心相待,如果連這都做不到,那我現在就走。”

曹丕沉默了,他深知自已無法給出滿意的答案。

正當郭照拿起佩劍,準備轉身離開時,曹丕一把抓住了她的手:

“如果,為了你,我願意嘗試著保留這份真心呢?”

郭照愣住了,隨即淚中帶笑:

“那我自然願意留下,與你並肩面對這一切。”

曹丕輕輕拾起地上被郭照遺落的玉佩,溫柔地為她戴上:

“這玉佩如此美麗,就像你一樣,應該被珍惜。

它和你的寶劍一樣,都是你的守護。”

郭照猛地撲進了曹丕的懷抱,聲音裡帶著幾分認真和懇求:

“曹丕,就算不是為了我,你也應該把你的真心留下來。

在這個複雜的世界裡,真心是最難得的。”

曹丕愣了一下,隨即輕笑了一聲,解釋道:

“我剛才的話,其實只是隨口一說,想逗逗你,看你那麼認真的樣子。但……”

話還沒說完,郭照就氣呼呼地推開了他,嘟囔著:

“你怎麼能這樣!我還以為你是認真的呢!”

曹丕見狀,連忙上前一步,緊緊地把郭照拉回自已的懷裡,溫柔而堅定地說:

“好了,好了,別生氣了。

我是認真的,只要我決定了要嘗試保留真心,我就一定會做到。

為了你,也為了我自已。”

郭照聽著曹丕的話,心中的怒氣漸漸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絲甜蜜和無奈。

她笑著捶了曹丕幾下,嗔怪道:

“你這個人啊,真是讓人又愛又恨。不過,我相信你。”

兩人相視一笑,所有的誤會和不滿都在這一刻煙消雲散。

他們緊緊相擁。

荀攸對荀彧說:

“叔叔啊,您說說看,明天咱們家的兩位公子,誰會先把那個重要的令旗給送到呢?

這可真是個讓人心懸的事兒。”

荀彧微微一笑,回答道:

“攸兒啊,你看到的只是表面,以為這是在比兩位公子的能耐。

其實啊,這背後真正較量的,是楊修和司馬懿的智慧和策略呢。”

荀攸聽了,眉頭一皺,感嘆道:

“哎,真是沒想到,這立誰當繼承人的事兒,來得這麼快。

明天東西城門那裡,鐵定得鬧出點什麼風波來阻擋他們送令旗。

我估摸著,丞相心裡頭,可能還是更希望子建公子能勝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