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用一年四季代表我們的人生,那麼中年就應該為秋季。

在自然界,冬季即將到來之前,也會有一些自然現象出現,比如樹葉凋落,氣溫開始下降。

這個時候大家就應該注意防寒保暖,注意新增衣物。

人到中年以後,當感覺到怕冷、容易疲勞、睡眠時間短的情況的時候,就意味著生命的冬天就要來了。

這時應注意保暖、適當地加強鍛鍊、節制房事,以順應身體變化。

當人的腎氣虛的時候就會表現出上述症狀,所以要保養好身體,為自己的老年儲存能量。

人隨著腎氣的逐漸旺盛而發育,直到成熟,然後又隨著腎氣的逐漸衰竭而走向死亡。

《黃帝內經》上說人體衰老的原因是由於“腎氣衰,精氣虧”。

書中認為“腎氣有餘,氣脈常通”是長壽最重要的條件。

當女人到了35歲,男人到了40歲左右的時候,人的腎氣就會逐漸衰弱。

比如,腎主骨生髓,所以隨著腎氣的衰弱,骨骼也會變得越來越脆弱,並且記憶力也會逐漸下降……腎氣的衰老是一種自然現象,是人力不可逆轉的,但是,我們可以透過加強鍛鍊、養精蓄銳的方式來延緩衰老。

我們可以把腎比作是一個倉庫,它裡面儲存著生命活動所需的基本物質,這些基本物質並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而是時時刻刻都在消耗,當倉庫裡的物質消耗完了,我們的生命也就結束了。

人到了中年以後,倉庫裡的東西已經用去了一半,如果懂得節制,省著點兒用,那麼就會比那些肆意揮霍的人用得更長。

這樣一來,就可以保證身體的其他器官有充足的能量去工作,從而起到了延緩衰老的作用。

不管一個人年輕的時候有多放縱生活,到了中年以後,都應該好好固腎精、養腎氣,懂得節制與保養。

平時要保證充足的睡眠,減少房事;在飲食方面,要注意營養的攝取,可以多吃一些富含蛋白質、維生素和鈣質的食物,比如各種肉類、蛋類、奶製品、海產品等,還要少吃甜食和動物脂肪;除了補充營養之外,還要進行適當的運動,增強體質。

雖然中年是一個向衰老過渡的時期,但是隻要保養得好,就可以把應該在40歲就出現的腎氣衰弱現象推遲到50歲以後。

有的中年人由於腎氣不足,會出現腰膝痠軟、冷痛,頭昏耳鳴,頭髮早白,記憶力減退等症狀時,可以吃些核桃仁糖。

具體做法是:準備核桃仁和黑芝麻各250克,紅糖500克。

先把黑芝麻和核桃仁炒香備用,然後把紅糖溶化後煮沸,再用小火熬成黏稠狀,然後向鍋里加入核桃仁和黑芝麻,邊加邊攪拌。

在瓷盤上塗上一層薄薄的食用油,將剛才攪拌好的原料一起倒入盤子中。

等到晾涼以後用刀切成小塊,然後放在瓶子裡密封儲存。

每天早、晚各吃一次,一次吃3塊。

需要注意的是,核桃溫補腎陽的功效比較強,很適合腎陽虛弱的人食用。

對於平常人來說,不適合多吃,食量把握在每天五六個就好。

另外,核桃的火氣大,含有較多的油脂,吃多了容易出現上火和噁心等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