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嬈能看出祝雨是真心熱愛做飯,每天準備出攤時的物品時眼睛都帶著光。

她前幾個月出攤積攢了一些經驗和食客,也是時候讓她再往上走一個臺階了。

祝雨剛想開口拒絕,卻被眼疾手快的祝嬈捂住嘴。

祝嬈狡黠地笑著:“小姑姑不說話,我便當你同意了哦。”

祝雨無奈,拉下祝嬈的手:“嬈嬈這是作弊。”

祝嬈笑意不減:“小姑姑行行好,嬈嬈想跟著小姑姑發大財呢,小姑姑這麼厲害,將來一定能開最大最賺錢的酒樓,日後小姑姑的酒樓開遍長州了,嬈嬈還得沾小姑姑光呢。”

這話將祝雨都逗笑了:“傻丫頭,說些什麼不切實際的話。”

祝嬈不依,只拉著祝雨的手撒嬌,硬生生磨到祝雨同意了。

開鋪子的事祝嬈不打算插手,只管注資,選址材料人手這些,都讓祝雨自已去做。

她話雖說得空,但她對自家小姑姑的期望真的很高。

祝嬈回到祝家老宅時,神神秘秘地將她爹拉到角落,將裝頭面的匣子遞給了他,又附在他耳邊低語了幾句。

隨即深藏功與名地帶著江翠和清風回了祝雨之前睡的那間廂房。

臨睡前,祝嬈小腦袋瓜裡還在盤算著。

也是時候把老宅這裡裝修一下了。

老宅修建時用料好,但也經歷了幾十年風霜。

不說祝松山和劉新月,就說祝老爺子夫婦倆一定是會常住在廣寧村的。

現在他們倆身子骨還硬朗,等再過些年,他們年邁時,定是要有下人來伺候的,屆時老宅住不開也是個麻煩。

還不如趁著地裡的麥子將要收上來了,到了農閒時,將宅子翻新加蓋。

聖上先前賞賜的那百畝田地周圍的農戶越流越多,前不久祝松山已經向縣衙遞了申請,在那處新立了一戶村莊。

村子名簡單直白,就叫祝家村。

祝嬈迷迷糊糊地想著,祝家村那邊也可以建一間小房子,方便她和家人在那邊留宿。

去年的那場爛場雨嚇壞了不少人。

今年北境,還是有不少地處河流流域周圍,或是地下水資源豐富的村莊成功種出了麥子的。

他們生怕今年如去年一般,一場爛場雨澆壞了一年的收成,早早就將地裡的麥子都收了上來。

可天不遂人願,到了八月時節,依舊沒有下雨。

倒是祝家老宅的桃樹,掛上了滿當當的果子。

祝老爺子稀奇地看著自家那棵老樹。

這棵樹自他有記憶來便長在這處了,聽他的爹孃說,這棵樹剛長成時是結了十多年果子的,若不是會結果,這棵樹早早便被砍了。

後來許是樹齡大了,又或是別的原因,總之它再未結過果。

它生長在這十多年了,村子裡的人也對這棵樹有了些感情,再加上它紮根的地方偏遠,便將它留下了。

祝老爺子小時候便在這棵樹周圍玩耍,盛夏時時常爬到粗壯的枝丫上藉著樹蔭小憩。

也是因此,他對這棵桃樹感情深厚。

後來他自個兒分家建宅時便將這塊兒地買了下來,將這棵桃樹圍在了院中。

桃樹上的果子也不多,只在低矮處長了數十個,同它寬大的樹蔭比起來,實在是不值一提。

如今桃兒已經成熟,院子裡桃香四溢。

祝嬈看看祝老爺子,再看看桃樹,忽地想到什麼。

她牽住祝老爺子寬厚的手掌:“爺爺,在鎮上的宅子裡也栽一棵桃樹吧。”

祝老爺子笑著應好,彎腰抱起祝嬈,直起身時還哎喲了一聲。

祝嬈如今圓潤不少,再加上到處亂跑,身子壯實得很,沉甸甸一個小姑娘。

祝老爺子不由嘆道:“我們嬈嬈真是敦實。”

祝嬈在他懷裡咯咯笑著,卻不敢亂動,生怕祝老爺子閃了腰。

祝家的麥子在七月底也收了上來。

麥子收割完後,祝嬈同祝松山提了翻修擴建老宅的事。

家裡大人都知道聖上又送了一次賞賜過來,他們家算是徹底不缺銀錢了。

因此祝松山和劉新月都很贊同祝嬈的提議。

祝老爺子夫妻倆覺得沒有必要,但拗不過家中幾個“話事人”都同意,便只能收拾包袱住回了鎮上,將老宅空了出來。

祝家村那幾畝試驗田中又種上了土豆。

這回是祝嬈找到的高產土豆。

這一株土豆的根系下墜著十多個果子,個個有壯年男子拳頭大。

這還是在貧瘠的野地裡長出來的果實,若是精心培育,果實一定更大。

這種土豆抗旱能力差上一些,澆水頻率要高一些。

蘭平河徹底乾涸了,祝家村中,佃農合資打了幾口井,可井中的水位並不高,還在日復一日地下降著,也不知道能堅持多久。

倒是祝家老宅那邊的井中水位依舊。

廣平村中,麥子收上去後,村裡的地也沒閒著。

或是玉米,或是土豆,田地上鬱鬱蔥蔥長著作物。

祝家先前用的堆肥在廣平村中還是流傳開來了,堆肥肥力更足,如今麥子收上去後也不需要養地,只需要施上兩次肥再翻整翻整地,便可以銜接上別的作物。

祝家老宅擴建的事很快提上了日程。

祝松山找村長將老宅附近的地都買了下來,後院那兩畝地也在這個範圍內。

建房子其實用不到那麼多地,但祝松山想著自家秘密多資產多,家中孩子又還小,周圍住著劉嬸子一家知根知底的還好。

若是以後旁的人買下了旁邊的地,想要在他們周圍建房,他們還得日日防著。

九月份,廣平村中喜事不少。

村子不僅沒在旱年餓死人,還有不少婦人都生下了孩子,其中包括喬桂華。

她這回生的是個閨女。

即便徐芳沒有刻意去打聽祝青山和喬桂華的訊息,但架不住一個住村頭一個住村尾,訊息還是順著別人的閒話傳到了徐芳耳朵裡。

左右不過那些上不得檯面的事。

喬桂華接受不了自已生了個閨女,那小閨女還沒滿月,便被喬桂華日日罵賠錢貨。

許是生產的影響,她當真如魔怔了一般,覺得這閨女是來喝她血吃她肉的,連奶都不肯給孩子喂。

巴掌大點的孩子餓得夜夜哭。

還是祝青山去養了母牛的人家求了些牛乳來,才將這小姑娘喂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