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平鎮,祝宅。
祝嬈正埋頭認真寫著些東西,清風站在她身旁替她磨墨。
她正在寫黃豆的用途。
祝嬈剛穿越時便在廣平村中發現有農戶在種植大豆,只是廣平村人只在大豆還是青色時將大豆果實摘下,當做蔬菜吃。
祝嬈知曉這件事時直呼暴殄天物。
常見的大豆可根據果實顏色分為黃豆、青豆、黑豆三種,廣平村中種植的便是吃法最多用處最廣泛的黃豆。
長州國對大豆的開發實在是太少了,至今連最簡單的豆腐、豆油都未發明。
長州國的食用油品類也極其貧瘠。
在廣平村時,她家做飯炒菜用的便是豬油,屬於動物油脂,她從未在自家廚房中見過植物油。
後來認識了雲璞瑜,她還特意向他打聽過,是否知道植物榨油的法子。
雲璞瑜說不知,即便是在京城,在南方,家家戶戶吃的都是葷油,從來沒聽說過植物油。
祝嬈頓時覺得兩眼一黑。
長州國祖上到底造了什麼孽,植物透過壓榨也能榨出油脂的事都未發現。
知道這件事後,她再想想沒被髮明各種豆製品,也不覺得奇怪了。
祝嬈只覺得自已任重而道遠,能傳授給長州國的知識實在是太多太多了。
黃豆的用法用途眾多,去年她給蘇睦送玉米、紅薯的時候就附送了一份磨盤的圖紙。
磨豆漿的磨盤和磨粉的磨盤所用的原理是一致的,只是磨盤制式上有些許不同,稍加改造之後即可用於磨製豆漿。
這本冊子她寫了將近一個月,不時從腦海的記憶中摳點東西出來寫上。
她只擅長種植,對於這些加工品的製作流程也只知道一星半點。
比如她心心念唸的醬油。
她自然知道醬油是透過大豆發酵而來的,可是該如何發酵,發酵過程中該保持怎樣的溫度,中間是否需要新增什麼輔料,她一概不知。
祝嬈只能將自已所瞭解到的一部分寫在冊子中,準備日後交給雲璞瑜,讓他差人去嘗試。
最後一筆落下,祝嬈看著冊子上的字,腦海中想了又想有沒有什麼落下的,確認沒有後才讓清風將冊子送去給雲璞瑜。
雲璞瑜拿到冊子後細細看過,不由暗歎祝嬈真是個寶藏。
別的不說,光是那用大豆、芝麻、花生榨油的法子,就能讓長州芸芸百姓吃得上便宜的油。
至於祝嬈寫著釀造醬油那一部分,他將它扣下了,準備自已找人嘗試出正確的方子之後再送入京城。
既然給祝嬈套上了神眷者的身份,那她可以隨心所欲地拒絕別人的要求,但她不能有不會的事。
神眷者必須保持完美,這是屬於祝嬈的枷鎖。
雲璞瑜細細將紙張收好。
他會親手為祝嬈塑造出完美的身份,最大程度上保證祝嬈的安全。
有了清風、江翠的陪同後,祝嬈自由了許多。
祝家人人都忙。
祝松山和劉新月在老宅中侍弄家中那十幾畝麥田,祝雨在鎮上同萬嬤嬤學習。
祝文光依舊被雲璞瑜留在醫館中讀著書。
祝文光最近的學習強度也大幅提高,秦遷說他今年有望一舉考上童生。
祝嬈聽到這話時都替祝文光頭禿。
她擔心自家可憐哥哥因為壓力太大而崩潰,還特意去同雲璞瑜談了談。
雲璞瑜卻讓她安下心來,祝文光天賦和韌性極高,這點學習強度遠遠不到他的極限。
聽他如此說,祝嬈私下又問了祝文光是否承受得住。
祝文光只揉了揉她的腦袋,笑著同她說雖然累了些,但確實沒問題。
這倆人都如此說了,祝嬈只能作罷。
反正她如今在廣平村和寧安鎮中頻繁往返,也能時刻注意到祝文光的狀態,若是他有受不住的跡象便及時叫停。
祝嬈蹲在田邊,看著被微風吹動著的綠色苗苗。
黍米和粟米都是種下後三至四個月成熟,如今三月底種下,六月份便可收穫一茬。
現在天氣還是太冷了,本不適合新種糧食,可是長州國等著糧種。
好在這一地黍和粟米苗都在平平安安地生長著。
幾個種地的老農都在咋舌,這從未見過的東西,在這倒春寒的時候竟還能長得如此好。
這片田地也在蘭平河的流域旁。
官府的人在開荒田地時將水渠一道挖了出來。
這百畝田目前還不缺水。
開春後,蘭平河的水位因為上游化凍而上漲了一些,但還遠不及乾旱前的水位。
祝嬈知道,乾旱還沒有結束。
這些日子,祝嬈在清風的陪同下,逛遍了廣平村和寧安鎮周圍的山,試圖找到高粱的種子。
春季三四月份是最適合播種高粱的時候,可她一直沒發現高粱植株的影子。
四月初十,祝嬈終於在祝家老宅後方的那座山上找到了一株穗子掛得滿滿當當的高粱。
祝嬈自從見過天道之後,再看到後山上這些突兀生長著的植株就覺得有些好玩。
這些植株大機率是天道從這個世界各地蒐羅來的。
她先前也是著急了,沒想到這些植株不是憑空冒出來的,也需要一個從種子到成熟的過程。
前段時間天寒地凍的,再頑強的種子也冒不了頭。
祝嬈一邊仔細收集高粱的果實,一邊在心中向天道道謝。
至此,長州國北方也勉強湊出來了五穀——小麥、粟米、黍米、高粱、大豆。
大豆原本就有農戶在種植,只是種植範圍不廣而已,朝廷並不缺大豆的糧種。
因此祝嬈打算先將重心放在粟米、黍米、高粱的糧種培育上。
為了方便那幾個農夫照看糧食,祝嬈出資在田邊為他們一人建了所房子。
雖然制式簡單些,面積也不算大,但勝在能遮風擋雨,也有個能自已做飯的灶臺。
種田辛苦,祝嬈給他們的月錢也不少,足夠他們天天都吃上飽飯。
那幾個農夫已經進了奴籍,在簽下奴契的那一瞬間,他們已經能預見自已一片黑暗的未來了。
在來到寧安鎮前,他們沒想到主家給他們安排的工作是他們做慣了的種田養地,更沒想到會有如此豐厚的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