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伊的媽媽希望以後孩子不要怪自己。

她是一個極其容易自我糾結的人,這個人和我們之前介紹的孟嵐、謝奇的妻子、夏河的妻子都不是一類人,她是一個“自我和自我”鬥爭的人。

比較這4個女人,就會發現女人和女人真是太不同了。

孟嵐是一個柔情似水、性格不算外向,但絕不是那種內向的女人,妖媚是她的代言詞,她懂得如何利用自己的女性性徵去俘獲對自己有用的男人,可惜她的特點沒有繼承下去,女兒都不像她。

謝奇的妻子是一個內向而內斂的女人,性格很沉穩,但是因為多病,頗有林黛玉的遺風,只不過才華都被包裹住了,沒有綻放出來。

賢惠是她的代名詞,可惜的是也沒有遺傳給女兒。

夏河的妻子是典型的文藝女人,浪漫,講究情調,自視很高,所以不樂於搔首弄姿,但是卻別有一番高冷姿態,很會安撫人心,也是柔軟型性格,但是時而火爆,火爆的時候真的非常劇烈。

不過她的兒子似乎繼承了高冷。

袁伊的媽媽,見過一面的人都會覺得,她有點讓人心裡忙叨,這個人是一個很勤快的人,但是看起來不是那麼果斷型的性格,所以說這個人充滿矛盾,雖然不果斷但是喜歡做決定,而且有時候有點冒險,也或者決斷時仍然有一種糾結情節在裡面,她是一個厲害的女人,絕不是那種溫柔如水型。

就是這樣一個勇敢而矛盾的女人,促使袁伊的能力被禁錮了起來。

袁伊母親這麼做都是有原因的,是有苦衷的,她想有一天能把心裡的話都告訴自己的女兒。

她不知道女兒那種情況是特殊能力還是被什麼附體了。

她曾經內心充滿恐懼,因為她“自相矛盾”的特性,讓她的想法被撕扯、斷裂,最後連她自己的大腦都已經被徹底攪亂。

她理不出一個頭緒來。

不過她總算知道一件事,那就是:讓她如此害怕的東西應該被消滅才對。

對於齊仁封印的結果,她很滿意,但是對於封印這件事情,其實心裡不是一點拒絕都沒有的,但是她卻在心裡告訴自己,這已經是最好的情況了,這不會產生任何不好的後果。

她知道自己在騙自己,但是她還是沒有停止欺騙,她不是傻,她是糾結的人。

對於一個糾結的人,我們真的沒有辦法。

糾結的人的思路也像九曲迴廊一樣婉轉曲折,容易使人深陷其中,迷失方向。

想勸慰她的人大可放棄所有的念頭,沒有用的。

為使袁伊過上常人的生活,她不得以才找了一個不出世的“奇人”幫助袁封印了她體內的特異功能,對於這個人雖然沒有完全信任,不過也找不到其他更好的方式了。

她也不知道這樣做到底會不會有用,但是後來那些平淡無奇的育兒時光,讓她內心的石頭落了地。

她回想起來齊先生說的話:“夫人,我想我已經盡力了。

您女兒的封印已經成功了,雖然不是完全成功,但是實施過程中總有一些不確定因素,沒有十全十美.”

齊仁告訴她,作為一個母親,你今後不得不面對的情況是任何人也阻止不了的,這個封印終有一天會失效的。

這一天的到來或許並不遙遠,也許是月經初潮後、也許是15、16歲、也許是更晚、也有可能是更早,但是那一天一定會在她20歲生日之前到來。

袁伊媽媽覺得自己心裡有點苦澀,就好像買了一件衣服,買回家之後告訴自己那是半成品,還有一半的衣服你要自己用手縫起來。

(要是現在,那肯定毫不猶豫的退貨啊。

)然而這個特異功能的封印會隨著年齡的增長產生變化,這似乎是確定無疑的了,或許在初潮後齊仁的封印就會產生變化,也許會衰弱,也許會徹底消失,但是可以明確的是必然會進入衰弱期。

袁伊媽媽不情願的想到,或許最遲在16歲之前袁伊本人必然可以對自身產生的體驗變化帶來的影響有所察覺,在她逐漸具有個人主見和個性後,尤其是她的第二性徵都基本成熟、成型後,特異功能會在某一時間集中爆發出來。

這該如何是好?袁伊的媽媽想到,無論如何也要推遲這一天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