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盛走到人群前,聲音溫和而堅定:“鄉親們,請聽我說。朝廷需要維護體面,我必須帶幾個人回去覆命,否則無法交代。大家請放心,這次帶幾個人回去,我會盡最大努力減輕對他們的懲罰,爭取讓大家得到公正的對待。”

人群瞬間安靜下來,大家開始思考李盛的話。一個年輕的小夥子孟紅凱站了出來,堅定地說:“帶我去,我相信李大人,他肯定會替我們做主的。我還年輕,身體好,坐牢也扛得住。”

他的勇氣激勵了其他人,更多的村民紛紛站出來表示願意跟隨李盛回去。李盛被這些樸實的百姓所感動,他們的信任讓他下定決心,一定要保他們周全。

李盛從人群中挑選了幾位精壯的年輕人,和他一起回京覆命。他們的眼中充滿了對未來的希望和對李盛的信任。李盛暗自發誓,要幫助這些人得到公正的待遇。

離開村莊時,李盛抱拳高舉,向村民們表示感謝:“我一定會盡最大努力為你們辯護,爭取寬大處理。”村民們感激地目送他們離開,希望李盛能夠兌現他的承諾。

回到都城後,李盛帶著孟紅凱等人直接前往皇宮。在威嚴的宮殿中,李盛詳細地向皇帝敘述了這次事件的經過。他解釋了百姓們聚集的原因,並強調他們是迫不得已才採取行動的,但在聽從他的勸告後,大家都自願解散,回到各自的崗位繼續生產。

皇帝聽後,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們聽從勸告,自行解散,這是好事。”他對李盛的辦事能力表示讚賞,稱讚他處理得當。

李盛接著稟報:“儘管百姓們是迫不得已才採取行動,但他們深感自已辜負了皇上的愛民之意,因此自願前來向皇上請罪,此刻正守候在宮門外等待皇上的裁決。”

皇帝聽後心情愉悅,立即詔令鬧事的百姓上殿。老百姓們平日裡都生活在社會底層,此刻被朝堂裡的威嚴所震懾,心中生出敬畏之情。而且李盛也對他們多有交代:讓他們儘量少說話。他們不敢多說一句廢話,只能不停地磕頭,口中唸叨著:“請皇上恕罪!請皇上恕罪!”

看到這一幕,皇帝心中滿足,開懷大笑:“哈哈哈哈……你們看看,這些都是老實本分的老百姓啊!他們不過是受到了形勢的逼迫,才會犯下錯誤罷了。而且並沒有造成太大的傷害,所以只需給予他們一點小小的懲戒,讓他們吸取一下教訓就行了。盛兒,你覺得朕說得對不對?”

李盛立即回答:“陛下仁德廣施,實在是我大華萬民的福分。兒臣看他們身體強壯,懇請父皇罰他們勞役給兒臣當運輸隊員。”

皇帝聽到這,心中一喜,正愁沒有什麼可以賞賜李盛的,這請求正好解決了這個問題,而且對朝廷沒有任何損失。隨即答應了李盛的請求。

孟紅凱等人被罰為勞役,給李盛當運輸隊員。這個決定不僅避免了牢獄之災,也為他們提供了一條新的生計之路。

李盛透過自已的智慧和仁心,不僅化解了一場危機,還贏得了百姓的信任和尊重。他用實際行動證明,一個真正關心百姓的官員,能夠透過智慧和仁慈化解危機,保護百姓的利益。

在李盛的周旋下,百姓們重新獲得了對朝廷的信任和尊重。

毛春懷著忐忑不安的心來到京兆尹府門前,在門口猶豫了好久才下定決心走進去。

京兆尹見到毛春時很是驚訝,但得知他是來自首後,便讓他將事情的經過說出來。

毛春如實回答後,京兆尹感到非常為難,不知道該如何處理此事。於是,他決定將這件事上報給朝廷,請皇上定奪。

皇帝接到京兆尹的奏報後,對這個荒唐的官員感到憤怒不已,。

他覺得這種人不配為官,立即下令剝奪毛春的官職,並永遠不再錄用。

毛春失去了官職和收入來源,變得一無所有。由於他沒有力氣幹活,也沒有其他技能,走投無路之下,他想到了去找李盛。

深知毛春只是迂腐,沒有貪汙惡習。所以李盛並沒有因為毛春之前犯下的錯誤而對他產生偏見。相反,他熱情地接待了毛春,並詢問他是否有擅長的事情可以做。

毛春低著頭,輕聲回答道:\"小民自幼讀書,手不能提肩不能挑,如果侯爺能給小民一個記賬的活計,哪怕工錢低一點,小民也會感激不盡。\"

李盛聽了之後,立刻讓人叫來李念先,讓他帶著毛春前往錢莊總號去實習一段時間。如果毛春表現出色,可以考慮讓他擔任分號的賬房先生,並按照賬房先生的標準給他支付工錢。

聽到李盛如此安排,毛春激動得熱淚盈眶。原本只是抱著試試看的心態前來,卻沒想到這位只見過一面的侯爺竟然不嫌棄自已的罪犯身份,還給他安排瞭如此重要的事情。毛春心中暗自下定決心:一定要好好幹,絕不辜負侯爺的恩情。

慈寧宮內,皇帝屏退了所有的宮女和太監,一臉凝重地向皇太后說道:“母后,吏部尚書歐陽平峰秘密覲見兒臣,告訴兒臣李盛會製造火槍、炸藥,還有那種可以千里傳信的發報機,並且擁有堪比國庫的鉅額財富。此外,他一直在大量招人,如果他心懷反意,後果將不堪設想。”

“此賊當誅殺滿門!”皇太后大怒說道:“皇兒,記得前些時候哀家說過的話嗎?“李盛在,大華安。”李盛的能力完全是大華中流砥柱,棟樑之材,他不貪功,不爭權,對百姓常懷仁慈之心,對朝廷捨生忘死忠心耿耿。皇兒萬萬不可以聽信讒言,讓忠臣寒心,失去肱骨之臣啊!“

皇太后看著皇帝,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她知道,現在是關鍵時刻,不能讓皇帝被那些奸臣矇蔽了雙眼。她必須站出來,為李盛辯護,為國家的未來著想。

皇帝沉默不語,他心裡也清楚李盛的重要性,但又有些猶豫,怕真的有那麼 一天......。

皇太后繼續說道:“皇兒,你要明白,一個國家需要像李盛這樣的忠臣良將。他們不為私利,只為國家和人民的利益而奮鬥。如果你輕易地聽信了那些奸佞小人的讒言,那我們大華的江山還能穩固多久呢?”

皇太后接著說:“皇兒,你要學會分辨是非善惡,不要被表象所迷惑。李盛曾經手握重兵,但他從未有過任何不軌之心。相反,他一直都在盡心盡力地守護著我們大華的邊疆,保衛著我們的國家安全。

皇太后語重心長地說:“皇兒,你要記住,作為一國之君,要有寬廣的胸懷和敏銳的洞察力。對於忠臣,要給予信任和支援;對於奸臣,要保持警惕並予以嚴懲。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我們大華的長治久安。”

“不過,哀家倒有個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