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歲的你精力充沛,在工作中也表現非凡,很容易做出一番成績,而這時你就要注意了,千萬不要“吃獨食”,成果的取得固然與你個人的努力有很大的關係,但是如果沒有同事的合作,進展也不會這麼順利,因此面對榮譽時,你的態度應該是:分享、謙遜。

每個人在職場中都希望得到更多的榮譽,因為榮譽越多自己未來的升職潛力就會越大,即便是還沒有達到升值的願望,聽到一聲領導的認同和讚美,心中也會非常喜悅,認為自己的工作還是有價值有意義的。

作為一個30歲的男人,爭取更多的榮譽是自己必須要做的一件事情。

但是這裡面有一個非常大的忌諱,那就是千萬不要“吃獨食”。

也許你對自己的工作非常盡心盡力,也許你認為這份榮譽是你應得的。

但是請不要忘記,你的同事,你的下屬,也是這項工作的參與者。

沒有他們的配合和幫助,單靠你一己之力是很難達到這樣完美的效果的。

如果這時候你把所有的榮譽都攬到了自己的懷裡,而不是以謙卑友好的姿態與大家一起分享,那麼當你在需要幫助的時候,還有誰會鼎力支援你配合你呢?職場是競爭的,但同時也是講感情的,只有你將自己的情感功夫做到家,做到位,與大家一同分享勞動果實,才能得到更多人的認同和讚許,才能在今後的職場生涯中左右逢源,得到更多的幫助和支援。

當你在工作和事業上取得成績,小有成就時,這當然是值得慶祝的一件事情,你也應當為自己高興。

但是有一點應該注意,如果贏得的這一點成績是大家集體的功勞,或者離不開他人的幫助,那你千萬別把功勞據為己有,否則他人會覺得你好大喜功,搶佔了他人的功勞。

如果某項成績的取得確實是你個人的努力,當然應該值得高興,而且也會得到別人的祝賀。

即使是這樣,你也一定要明白,千萬別高興得過了頭,一來可能會傷害有些人的自尊心,另一方面,現實社會中害“紅眼病”的人不少,如果你過分狂喜,能不逼得人家眼紅嗎?威爾斯先生是一家出版社的編輯,並擔任下屬的一個雜誌的主編,平時在單位裡上上下下關係都不錯。

有一次,他主編的雜誌在一次評選中獲了大獎,他感到十分榮耀,逢人便提自己的努力與成就,同事們當然也向他表示祝賀。

但過了個把月,他卻失去了往日的笑容。

他發現單位同事,包括他的上司和屬下,似乎都在有意無意地和他過不去,並回避著他。

威爾斯先生為什麼會遇到這種情況?其實原因簡單明瞭,他犯了“獨享榮譽”的錯誤。

這份雜誌之所以能得獎,主編的貢獻當然很大,但這也離不開其他人的努力,他們當然也應分享這份榮譽。

他們不會認為某個人才是唯一的功臣,總是認為“沒有功勞也有苦勞”,所以這位主編的表現,當然會引起別人的不滿,尤其是他的上司,更會因此而產生一種不安全感,害怕他功高蓋主。

由此看來,對於一個想把自己事業做大做強的人來說,與人分享榮譽是多麼重要,儘管有的時候,那只是一句話的事情,但是卻能給自己的處境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

不會分享的人總會給別人帶來一種自以為是的感覺,讓人敬而遠之。

然而,對於那些懂得和大家分享榮譽的人來說,自己永遠是大家歡迎的物件,因為他用自己的謙卑和大度感動了身邊的每一個人。

在職場生涯中,當你獲得榮譽去感謝同事、與同事分享,這好比讓同事吃下了一顆“定心丸”。

如果你未向同事分享你的榮耀,你必然會受到大家的孤立、反對,他們甚至會成為你通往成功之路的障礙。

常言說:“種瓜得瓜,種豆得豆.”

如果種下的是妒忌和怨恨,那就絕對難以收穫幸福和快樂。

學會與同事分享勝利和榮耀,實際上就是在為自己以後的發展投資鋪路。

張衡被老闆叫到辦公室去了,他領導的團隊又為公司的專案開發做出了傑出貢獻。

送茶進去的秘書出來後告訴大家,老闆正在拼命地誇張衡,他從來沒見過老闆那樣誇一個人。

研發小組的幾個人臉沉了下來:“憑什麼呀!那並不是他一個人的功勞!”

“對呀!為了這個專案,我們連續加了17天的班!”

正在這時,老闆和張衡來到了大廳。

“夥計們,幹得好!”

老闆把讚賞的目光投向幾個組員,“張部長向我誇讚了你們所付出的努力!聽說有兩個還帶病加班是嗎?真誠地謝謝你們!這個月你們可以拿到3倍的獎金!”

老闆話音剛落,幾個同事就衝過去擁住張衡一起歡呼起來,並表示以後會跟著張部長。

分享不僅是一種修養,更是一種共同走向成功的方式。

你改變了過去那種你死我活的博弈做法,而選擇尋找雙贏的思路來看待自己的同事和對手。

無論是在生活中還是工作中,只要你學會了分享,你成功的機率就會多一成勝算,因為在這個多變的世界,單獨的成功已經成為過去,共同的成功才是未來。

而立箴言就算你能力再強,再聰明,也是離不開別人的配合和幫助的,面對當前的榮譽,除了內心的成就感以外,你還應該心存感激。

有的時候你的同事和下屬並不會在乎你在其中會得到多少好處,而只是希望自己的工作也能得到一種認同。

這個時候,分享就變得很有必要。

你已經30歲了,不要再想著“吃獨食”,把手裡的榮譽分給大家,你還會得到比這多得多的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