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搖椅上坐下。

趙歌一臉賤兮兮的道:“政哥,再次見到阿房姐,有何感想。”

贏政內心感嘆,這小子還真的是個人精。

沒想到他還會給自已這麼大的驚喜。

當年初登大位,贏政力排眾議,想立阿房女為後。

但卻得到所有人的阻止。

而當時的自已雖是王,但卻未親政,所有權柄都在太后和呂不韋手中。

到最後,連自已心愛的女人也保不住。

阿房為了不讓他為難,獨自出宮,從此再無訊息。

即使後來成為手握天下的始皇帝,但那又如何?

阿房終歸沒法找回,這也是他一生從未立後的原因。

“此事不錯,朕本想待以後再找你開口,沒想到你卻直接將阿房復活了。”

“政哥,你的遺憾我是非常清楚的。這只是我為數不多能為你做的事而已。”

贏政也不是矯情的人,想到趙歌無事不登三寶殿。

“此次來此,所為何事?”

“政哥,烏桓那邊現在如何了?”

聽到趙歌的話,贏政有些不屑的道:“一群蠻夷而已,面對著大秦鐵騎,不堪一擊。

最近由武安君帶領著眾將,已經展開全面獵殺。

但是,按照你的吩咐,活躍在遼東附近一帶的烏桓卻是沒驚動他們。”

現在有150萬大秦銳士,除了頓弱去安插人手在每個郡縣,實則能出戰的人手,至少只有一半。

但這也能讓烏桓難受了。

“政哥,勞煩你將遼東郡內的公孫家族讓人清洗掉,明日我讓人去買官,打算將遼東做為基礎,實話大秦國策。

那邊遠離中原,朝廷恐怕連遼東如何都忘記了。

另外,我打算在那邊發展船業,招收工匠,打造巨船,為以後的海軍和水軍打好基礎。

近可在中原航行,遠可攻伐海外,掠奪他們的財富。”

贏政聽完眸子一亮道:“如今工部的已經全面運轉,全部由呂不韋規劃出了流水線。

這些高階工匠,已經全部投入研究新的器械,效果不錯。

如若想要造船,明顯在空間內更為輕鬆,無論是木材還是其餘東西,這些材料在外界想要集齊,恐怕不易。”

趙歌拿出兌換出的大中小三種大明寶船和海軍訓練的方法遞給贏政。

“政哥,我的計劃本身就想在空間造船,再訓練海軍,而遼東只是掩人耳目罷了。

還有收集天下工匠的目的。

每個時代都會有不同的人才出現,雖然我們有七世餘烈做為底蘊,但這些人的手藝終歸還是落後了。”

雖然贏政不想承認,但事實的確如此。

“這事你看著辦即可,工匠利於各行各業,有著這150萬名工匠,配合著800萬人口,空間已經全複復蘇。

每日都會有新的變化。

外城咸陽已經在修建,而原先那些安置人口的宿舍暫時儲存,做為安置新人口的地方。

咸陽城,大概準備安置常規人口一千萬。

後續再在其餘地方修建縣城,鎮,鄉,村。

人口太多,雖說有著工業的劃分,但耕地卻是不夠,需要劃分到各個地方,合理的耕種。”

趙歌聽完,有些慶幸,空間從無到有,這些全部得重新開始,還好有著贏政統籌全域性。

他才能抽出身子擺爛,躺平。

“政哥,這些事就麻煩你了。”

贏政瞪了趙歌一眼道:“朕將16歲以上匈奴女子賞賜給軍中將士,讓他們成家立業,增加人口。

16歲以下全部統一安排在各個工坊勞作,讓其發揮作用。”

這些大秦銳士的忠誠無需質疑,再加上這些匈奴女子強壯,普通百姓恐怕難以壓制她們的野性。

“政哥,先將將士們的婚事提前解決,這些由我們養大的女子,將其野性馴服,再安排百姓與他們成親。”

聽完趙歌的話,贏政笑道:“你這小子,忘記了大秦的來歷嗎?”

趙歌聽完一怔,隨即反應過來,當年的秦何嘗不是吞併眾多的部落,吸納人口和土地,才一步一步成長為如日中天的大秦啊。

“政哥,有著空間,人口不再是問題。但要安穩和服從,這點才是最為重要的。

特別是這些蠻夷,或多或少的沾了華夏人不少的血。

另外,就是殺了這些人,可以讓我們發展更為迅速。”

贏政搖了搖頭笑道:“在空間之中,幸虧沒有儒家的腐儒,要不然,這樣的手段早就被這些腐儒煩死。”

趙歌聽完眼露點兇光道:“放心,此次大秦復辟,天下將沒有任何的學說可以存在。

歌會讓文化部將所有的書籍重新編寫,整理成冊再流通於市。

至於百家,不入學校教學,這些人將沒有存在的必要了。”

贏政有些詫異,沒想到趙歌對於百家有這麼大的意見。

準確的來說,現在的百家,都是儒家的分支了,並不純粹。

早已被改的面目全非了。

“儒家經過四百年的發展,早已勢力遍佈天下,上至天子,下至庶民,早已被他們教化了。

想要改變,恐怕會引起暴動。

聽到贏政的擔憂,趙歌笑道:“或許對於別人會擔憂,但政哥你還會擔憂嗎?

不聽話,不服從,殺了便是。”

華夏在大漢的統治下,早已將前秦妖魔化。

暴君暴政暴秦,這就是當下史書對於先秦的記載。

但卻對他所做的功績只是一筆帶過,將胡亥所做的事全扣在他的頭上。

這一切,贏政不用想都清楚,這些都是儒家所做。

“治理天下,還是需要用到這些人。要不然,帝國運轉不開,天下早晚分崩離析。

不是每個人都有你這樣的奇遇,這也是各代帝王的無奈。

王與士大夫共治天下,這是暗地裡預設的條例。”

趙歌聽完笑了笑道:“政哥,紙的出現,就註定著打破一切僵化的體制。

廉價的成本,能讓所有人都能識字。

教育的推行,能讓所有人都得益,無論是稚童還是大人。

如此一來,他們會更懂律法,而不是一無所知。

官員懂法,但卻會犯法,因為他們掌握話語權,而普通百姓,對於律法卻是敬畏的,懂了自然會遵守。”

說完,感嘆一聲道:“無知者無畏啊。”

聽完趙歌的話,贏政有些苦笑。

秦法在秦國運轉多年,秦人已經印入骨子裡,而後面兼併的六國卻覺得秦法嚴苛,這就是不識字和沒將秦法推廣開來的原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