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國在海皮裡絲大陸的位置比較特殊,它位居中央,周邊被杜、駱、季、賀四國環繞,這種位置很容易遭到敵國的聯手進攻。
這不,今年又不太平了。
今天,孟國兵部,八百里加急風馳電掣而來。
“報……”
“杜國出兵30萬,進攻我國東部邊境!”
“報……”
“駱國出兵20萬,進攻我國北部邊境!”
兵部尚書葛勝火急火燎進宮向孟帝報告。
御書房內,孟帝神情凝重。
軍情如火,太子孟承乾和大將軍祝鎮奉命前來議事。
祝鎮位居大將軍,掌管全國軍隊,打仗的事孟帝自然第一個問他。
“祝愛卿,杜國和駱國合謀犯邊,該如何應對?”
祝鎮恭敬地回答,“杜國與駱國聯合來攻,以杜國較強,主將辜封詭計多端,此次出兵30萬,兵鋒甚銳,臣願率兵20萬前往拒之!”
祝鎮能挺身而出,勇於任事,帝心甚悅,微微頷首。
祝鎮趁機道,“陛下,老臣有一個請求?”
孟帝:“祝愛卿但講無妨!”
祝鎮:“老臣想請四皇子一起出徵!”
祝鎮這麼做是因為自已的女兒祝美芝跟四皇子從小就有婚約。
想當年,祝美芝跟四皇子訂親時,孟天凡人見人愛,潘家如日中天,潘勁還是祝鎮的頂頭上司,祝家是不折不扣的高攀。
孰料世事無常,十年間,潘家垮了,四皇子蔫了,祝鎮卻青雲直上,當了大將軍,祝美芝也出落得傾國傾城,被稱為孟國第一美人,祝家由高攀變成了低就。
祝鎮對現在的四皇子並不滿意,但礙於是皇親,又不能悔婚。眼下四皇子已十七歲,明年就要完婚,卻空有一個皇子的名頭,無功無爵。這樣嫁過去,不光女兒沒有依靠,祝鎮也沒面子。
軍功是最容易獲得封賞的,四皇子如果這次能隨自已出征,祝鎮自然會設法安一些功勞到他頭上,這樣四皇子就可以名正言順晉升郡王了,祝美芝明年就不是嫁皇子而是嫁王爺了。
孟天凡享受到了朝中有人的好處:好事有人替你想著,壞事有人替你擋著!
孟帝理解祝鎮的心意,可四皇子這麼窩囊,能打仗嗎?邊境戰事關係到國家的生死存亡,可不是兒戲!
祝鎮猜到了孟帝的心思,補充道,“陛下,軍中事務有老臣打理,四皇子只需坐鎮即可!”
孟帝猶豫片刻,點了點頭,“嗯,讓四皇子去歷練歷練也好!”
一旁的太子聽祝鎮說要帶四皇子出征,心中一咯噔!
大將軍打仗戰無不勝,孟天凡跟祝鎮上戰線,必獲軍功!
倘若聽任孟天凡立功晉升,他日羽翼豐滿,將會更難剪除。
可眼下父皇已經發話,強行阻擋孟天凡出征已然不妥,如何是好?
太子眉頭緊鎖,暗中焦急!
忽然,太子急中生智,有了!
“父皇,兒臣願領兵抵禦駱國!”
在場的人都吃了一驚,太子要親臨前線?
太子身為儲君,通常都是力求穩健。掛帥出征,勝了不會加分,敗了卻可能影響地位,太子怎會主動攬這種費力不討好的事?
孟帝也吃不透太子的想法,沉吟不語。
太子說得冠冕堂皇,“父皇,兒臣身為太子,為社稷守國門,為父皇分憂,乃是兒臣的本份!”
孟帝微微頷首。
孟帝並不反對太子領兵打仗。當此五國爭霸時期,孟國跟周邊四國征戰不斷,君王不諳軍務,皇位很難坐穩。
孟帝看了看左右,“葛愛聊,祝愛聊,太子出征,二位覺得如何?”
葛勝和祝鎮齊答,“老臣無異議!”
從國家的角度講,太子親征可以體現朝廷捍衛國土的決心,可以鼓舞士氣,大大有利。
從個人的角度講,祝鎮和葛勝不清楚太子請戰的目的,貿然反對有可能得罪太子。
孟帝見太子與大臣意見一致,下了決心。
“傳旨,太子與祝鎮各領兵20萬前往邊境迎敵,剋日起程!”
祝鎮:“臣領旨!”
太子啟奏道,“父皇,讓四弟隨兒臣去北邊吧!四弟因尤師爺的事對兒臣有些誤會,兒臣想借機緩和一二!”
太子話一出口,祝鎮吃了一驚,原來太子的意圖在這裡!
祝鎮心中湧起一股不祥之感,只怕太子沒安好心。
孟帝也是一怔,四皇子什麼時候變成香餑餑了,兩邊搶?
祝鎮提攜女媳倒也罷了,太子又是為何?
朕倒要看看太子葫蘆裡賣的什麼藥!
孟帝原本疑心就重,龐福的事又讓他對太子心存芥蒂,正想借機觀察一下太子。
“傳旨,四皇子隨太子出征!”
………………
孟天凡接到隨太子出征的聖旨,既意外,又高興。
意外的是,揪出太子這個幕後元兇後,還沒來得及策劃行動,太子再次率先出手了。
高興的是,打仗是加官進爵的捷徑,自已武功初成,正好一試身手。
孟天凡按慣例上表,請求入宮向母妃辭行。
孟帝准奏。
兒子進宮探訪,潘貴妃一掃抑鬱心情,喜笑顏開,“凡兒神采奕奕,有何喜事?”
孟天凡自豪地說,“母妃,孩兒武功大進,今非昔比了!”
潘貴妃心一沉,“凡兒跟誰學武功?母妃教你的八字保命訣你忘了?”
孟天凡道,“孩兒沒忘,‘不爭不鬥,示弱求存’,只是孩兒身為皇子,不爭亦是死路一條,孩兒想放手一搏!”
潘貴妃眉眼一緊,“搏什麼?”
孟天凡:“搏天下!”
潘貴妃大驚,“凡兒慎言!你為何如此不知深淺?”
孟天凡第一次發現母親如此懦弱。虧你還是貴妃,在宮中浸潤多年,難道不知道這年頭根本沒有弱者的活路嗎?竟然教兒子“示弱求存”,這不是坑崽嗎?
孟天凡不想頂撞母妃,於是轉移話題道,“母妃,孩兒馬上要奉旨出征!”
潘貴妃驚得跳了起來,“凡兒要上戰場?”
孟天凡點頭,“父皇已下旨,孩兒隨太子出征,今日便是來辭行的!”
潘貴妃嚇得癱坐下去,頭暈目眩,喃喃道,“隨太子出征……隨太子出征……米貴人的事……凡兒,你此去定要多加小心!”
孟天凡反問道,“母妃既知太子不會放過孩兒,為何反要捆住孩兒的手腳?”
潘貴妃心情沉重,“母妃是不想你以卵擊石啊!你怎麼鬥得過太子……”
孟天凡望著潘貴妃,心想你那窩囊兒子幾天前遊湖落水時已經死了,我是四百年後穿越而來的天下共主,我將來要掃平五國,一統天下,區區一個孟國太子算得了什麼!
潘貴妃也察覺到了異常,眼前的孟天凡,怎麼不像自已熟悉的孩兒了呢?
………………
孟天凡從宮中回來,院中來了一位不速之客。
一襲斗篷,一身黑衣,身材阿娜,正是神秘女子!
孟天凡十分欣喜,便想上前相認。
神秘女子表明來意,“四皇子即將出徵,我來教你一套劍法!”
孟天凡感覺到一絲異樣,這位神秘女子說話的聲音,跟上次在天牢中好像不同。
不過上次在天牢,神秘女子總共才說了兩三句話,且都很短,孟天凡又有些吃不準。
“仔細看!”
神秘女子說完先練了一遍。
孟天凡問,“女俠,這是什麼劍法?”
神秘女子不答,吩咐道,“拿好劍,隨我練!”
孟天凡便拿起超凡劍,與神秘女子雙雙舞起來。
孟天凡七歲以前跟外公學過一年劍,人又聰明,學得很輕鬆。
孟天凡一邊學,一邊琢磨著神秘女子:這到底是個什麼人?憑感覺好像很年輕,身材這麼好,那張斗篷後面一定有一張青春靚麗的臉。
美人在身邊翩翩起舞,孟天凡不由浮想聯翩,想到了一個奇怪的詞:桃花劍!
之所以想到桃花劍,是因為孟天凡前世認識一個名人,坊間傳說此公有三大愛好:桂花魚,竹葉青,桃花酒。所謂桃花酒,就是喝酒時喜歡有美女作陪,紅袖添酒,千杯不醉。
果然凡事一沾桃花便魅力大增,孟天凡此刻便不覺得舞劍疲累,反而希望時間長一點,好一個桃花劍!
一陣風起,孟天凡聞到了一股少女身上淡淡的體香,令人陶醉。
孟天凡向神秘女子靠近一點,香味更清晰了,孟天凡卻感到這香味跟天牢中神秘女子身上的香味有所不同。
如果說聲音可能吃不準,那麼孟天凡確信味道不會搞錯。想到此,孟天凡不由一怔,難道有兩個神秘女子?
莫非是一對姐妹花?
哇噻,要是一對漂亮的姐妹花,那就詠味了!
孟天凡膽子大了起來,又靠近了一點。
神秘女子察覺到了,用劍柄輕輕一頂,將孟天凡推開。
孟天凡發現神秘女子沒有生氣。如果生氣了,剛才肯定會重重一戳。只是輕輕一推,分明是欲拒還迎。如此曖昧,可不是對我有意思麼?
孟天凡像所有男人一樣開始自作多情,將女人的一舉一動都往有利於自已的方向想,想入非非。
作家是情色心很重的群體,因為寫書時經常想那些男女之事,寫那些男女之事,所以容易走火入魔。
孟天凡色膽膨脹,竟生出一種衝動,恨不得一把摟住神秘女子的腰!
只是他還有點擔心,神秘女子武功高強,萬一冒犯了她,人家會不會一掌將自已拍扁?
孟天凡蠢蠢欲動,準備再靠近一點,哪怕再被推開一次,那也是一種享受。
神秘女子有所察覺,提醒道,“別走神!”
孟天凡被點破心事,立馬收心,做回正人君子。試探不成,道貌岸然應之,有身份的男人最精於此道。
神秘女子接著強調,“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劍法之妙,全在一個快字,四皇子好生體會!”
孟天凡用力點頭,裝出深有體會的樣子。
神秘女子騰空而起,飄然而去。
孟天凡一驚,這就走了?
到了嘴邊的肉,味都沒嘗一下,好失望啊!
這神秘女子,怎麼總是吊人胃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