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入冬,旅商傳回訊息:“朱君一房五年前遷入射陽郡。”

曼陀長嘆:太難了!

四年前,曼陀就派人組隊,以行商的名頭往來南北兩地,其中去吳郡的次數最多,停留的時間最長。

為的就是給朱姨娘找個身世出來。

旅商一到吳郡小半年就打探到,三十年前的朱氏家主曾有一個嫡孫女,戰亂中走失,後來這個朱家主被政敵構陷獲罪貶官,新任家主上位,前任舉家遷往新安郡。

旅商就往新安郡去,去到那裡打探了幾個月才知道,人家遷往合州了。旅商往合州去,去了一查,好嘛,又遷了,遷到廣陵了。

因為侯景之亂,廣陵民生凋敝,很多士族死的死走的走,旅商在廣陵探查了快一年,店都開了兩家,才查到朱君一家遷往射陽郡。

訊息不確定,旅商領頭的大管事沒敢往上報,只派了一小隊人去射陽郡,幾番探查,終於得到準確訊息——

沒跑了,就是他們!

曼陀給商號上下都封了大紅包,不容易啊!

遷來遷去,遷到射陽,如今射陽郡可是北朝的地盤,怕人再跑了,曼陀立刻就讓旅商往那邊傳訊息,附帶朱姨娘的舊物——一塊巴掌大的舊損到花色模糊的錦。

三十年前,吳郡最流行的錦。

為這個舊物,曼陀花了不少心思,當然她不會指望靠這點東西就能給生母認親。

三十年前走丟的女童,在亂世會遇到什麼,遭受什麼,根本不能想,世家門閥最要面子,別說是主君的孫女,就算是親妹妹,也未必肯認回家。

何況朱姨娘在北朝是實打實的歌姬,這個掩蓋不了。

要讓人家心甘情願認下,就要有足夠的利益價值。

曼陀取出早就準備的木箱子,交給得力護衛,又取出一封信,叮囑秋詞務必親手交給獨孤信。

獨孤信收到信,立刻就趕過來,沒待多久又急匆匆趕回城,連夜去見了宇文泰,次日,宮中一道詔令——

曼陀成了平樂縣主。

訊息傳到射陽,吃了幾天閉門羹的旅商大管事,終於進了朱家的大門。

縣主在士族門閥眼裡,沒什麼大不了的,但對於射陽朱家卻又有不同含義。

歌姬生的女兒都能封縣主,顯然這個女兒極受獨孤信疼愛。

朱家因故幾遷,和吳郡本家那邊的情分早就淡了,如今僅僅掛著吳郡朱氏嫡系二房的名頭,等朱老爺子一死,他們就成了旁系。

在北方是沒根基的舊南人,比低層的世家還不如。

不消幾年,射陽的朱家若不能重新躋身士族行列,很快就會變成落寞寒門。

如今的他們最急需一個向上爬的梯子。

一個縣主身上的價值不足以讓他們認個歌姬孫女,但這個縣主是獨孤信最疼愛的女兒,那就不一樣了。

正月裡,宇文泰改革官制,獨孤信受封大司馬,八大柱國之一,掌北疆軍權,是長安都城裡第一等的世家。

射陽那邊巴不得搭上這樣一個龐然大物,只是臉面一時揭不開,想拿拿喬,也是看著曼陀年紀不大,想事先定下潛意識規矩,只要曼陀一開始低了頭,以後面對朱家,想再抬頭就難了。

曼陀會慣著他們才怪,反正雙贏的條件擺出來了,最急的那個一定不是她。

何況她現在正忙著呢。

交給獨孤信的箱子裡,裝著土法制作的——大蒜素。

在抗菌藥物出現前,對付細菌感染最有效的就是大蒜素。

那封信裡寫了大蒜素的種種作用,引起獨孤信重視的是,用在戰場受傷將士的傷口上,能大大減少細菌感染死亡率。

獨孤信不懂細菌什麼意思,但其他意思他懂啊!

作為大將軍,有什麼能比減少士兵傷亡,更開心的事嗎?

獨孤信看過曼陀的實驗資料後,又派人去檢視過那些用過大蒜素的人,最早的是一年前,最遲的是三天前,傷口感染死亡百分比直線下降。

獨孤信都能明白大蒜素的重要性,宇文泰怎麼可能不明白,當夜就打著傀儡皇帝的旗號寫了詔書,要封曼陀為郡主,還是獨孤信極力勸阻,才改了,暫時封為縣主。

獨孤信是怕風頭太大給曼陀招禍,眼下時局已經很明瞭,獨孤信幾乎是在等著好兄弟宇文泰哪天忍不住改朝換代。

待到那時,前朝的縣主,肯定不如新朝的郡主好。

對,獨孤信就是這麼自信,好兄弟登基後,一定不會虧待他的寶貝女兒的。可惜他不知道,人算不如天算,宇文泰根本來不及登基就急病死了。

曼陀事後知道郡主變縣主,差點噎死!別管前朝新朝,只要宇文家認,那她就是郡主啊老爹!

好了,現在是縣主,等宇文泰死了,宇文覺登基,到那時誰還記得給她補一個郡主?

她為了大蒜素,為了提高產量,折騰了一年半,知道有多辛苦嗎!

她連酶解用的琉璃容器,蒸餾用的銅製裝置,都改進最佳化了。為此還出了不少衍生產品,其中就有玻璃。

作為這時代貴過黃金的貴重奢侈品,中原大地上,所有琉璃都是舶來品,是上層人士用來鬥富的高階物品。

曼陀把這個東西搞出來,老實說,她自已都有點懵。主要是她現在的身份,還受不住這東西帶來的巨大利益。

除了暫時藏起來,別無他法。要是交出去,曼陀以後就是個領分紅的,其餘事不可能佔的上手。

除了玻璃,最重要的東西之一就是風箱。

如今時代是有風箱的,但那不叫風箱,叫鼓風機。曼陀做的是到唐代才出現的——雙動活塞式風箱。

作為一個什麼手工活小實驗都做過的幼師,穿越後,曼陀無數次感慨,若沒有曾經任職的園所,沒有領導的壓榨和家長的高要求,就沒有今日經驗豐富的她。

風箱今年年初就經過獨孤信,到了宇文泰的手中。

在戰爭不斷的南北朝時期,一個能提高冶煉效率的東西,可想而知它的出現有多大意義。

而且風箱的作用不僅在於冶煉兵器,對百姓生活也能起到極大的改善。最有力的證明就是,風箱一直到種花建國後,八十年代還有不少人在用。

但是這麼一個重要的東西,卻被宇文泰藏了起來,只在軍器械匠坊裡用,而沒有如曼陀所想的推廣。

曼陀用腳趾頭想都知道因為什麼。

這更加劇她將某些東西藏起來的想法。還不到時候,再等等吧。

還有曲轅犁。

因為大蒜,因為種植,曼陀想到了這個在農耕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的耕種工具。

這個宇文泰倒是挺重視的,但是——

他把曲轅犁的推廣任務,交給了宇文覺。

曼陀:就,一言難盡。

其他的不說,就這幾樣重要的,曼陀都覺得,宇文泰不好意思不給她一個郡主噹噹。

然而,老爹太自信……

總的來說,搞出了大蒜素、風箱、曲轅犁,怎麼算都是好事。

如果有計算功德的系統,按曼陀這樣的算,估計功德不會少。

可惜了……曼陀嫌棄的戳戳自已的啞巴系統。

情情愛愛哪有一統天下好玩。

到那時想要什麼款的沒有。

真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