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13日12時,北京網際網路法院對劉學州被網暴致死案進行網上開庭。該案代理律師鄒造成介紹,劉學州去世後,他在網路上提取了針對劉學州的2000多條網暴言論。案件的取證工作,早在2022年就已經準備就緒。根據我國《民法典》的規定,作為劉學州養家親屬,可以對其網暴者提起民事訴訟,要求侵權者承擔賠禮道歉、賠償損失等侵權責任。

2023年-9月-25日劉學州被網暴致死案開庭#劉學州養家舅媽稱要為孩子討公道#]9月25日上午,記者從劉學州養家舅媽柴女士處獲悉,劉學州被網暴一案將於9月25日下午開庭。柴女士表示,自已與劉學州養家姥爺已經抵達北京,將現場參加庭審,而此次起訴的兩個大V“真話哥”和“暖心姐姐”將分開庭審。同時,柴女士表示,“我們沒有別的訴求,只希望這些網暴者能得到懲罰,希望完成州州的遺願,為孩子討個公道。”2021年12月,劉學州網路尋親成功後自稱因住房問題被生母拉黑,生母在受訪時指責劉學州強行向其索要房產,輿論指向劉學州。2022年1月24日,劉學州釋出了一篇自述長文後,在海南自殺身亡。

法庭上兩名被告從一開始就不肯不承認自已的言行對劉學州造成了侵權傷害,耍無賴,抵賴自已網暴行為嚴重傷害劉學州。“真話哥”和“暖心姐姐”推卸責任,在法庭上只對劉學州 的死表示同情,他們表示自已是引述新京報的報道後才說了這樣的話,但是他們的的確確說了侮辱性極強的話導致帶偏了節奏導致的,庭審沒有當天宣判,是擇期宣判,相信法律是公平公正的。

開庭當天國家也針對網暴做出了立法大家都很欣慰也無比激動,但是柴燕聽到訊息卻哭了,這是這個可憐孩子用命換來的,相信法律會給劉學州一個合情合理公道的。

這一年多走來真心不容易,也承受了太多的心酸,家庭的變故,還好她堅持下來了。

此前,“尋親少年”劉學州、“粉發女孩”鄭靈華等還曾因不堪忍受網路暴力,釀成自殺悲劇。

截至2023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10.92億人,網際網路普及率達77.5%。2024年全國兩會期間,《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顯示,過去一年中,針對網路暴力“按鍵傷人”“按鍵殺人”,審結網路誹謗公訴案件32件,判決有罪人數85人,同比分別增長10.3%、102.4%。

在涉網暴案件增多和公眾反網暴意識增強的背景下,近日,國家網際網路資訊辦公室、公安部、文化和旅遊部、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共同釋出《網路暴力資訊治理規定》(以下簡稱《規定》),自2024年8月1日起施行。

中國政法大學刑事司法學院院長劉豔紅在接受《中國新聞週刊》採訪時表示,《規定》是我國首部以部門規章形式公佈的反網路暴力專門立法,為持續構建網路暴力資訊治理體系奠定重要基礎。

明確平臺責任

6月13日,北京網際網路法院一審審結一起涉未成年人網路欺凌案件。在該案中,一名未成年人被人在網上造黃謠,法院判平臺擔責。

案情顯示,甲某、乙某、丙某均為未成年人,三人系同學關係。甲某與乙某因瑣事產生矛盾。乙某委託丙某透過被告某科技公司運營的一款社交軟體製作影片,其中有甲某的肖像、姓名等資訊,幷包含造黃謠等內容,該影片一天內瀏覽量即超過3萬。因乙某和丙某為未成年人,經甲某及其監護人同意,公安機關未按行政或刑事案件處理。

法院對此案進行了當庭宣判,判決上述科技公司向原告甲某賠償精神損害撫慰金及合理支出。

多位受訪者表示,上述案件中,網路平臺在網暴案件中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劉豔紅表示,網路暴力資訊的製作、複製、釋出、傳播都依賴網路平臺提供的服務和賬號。《規定》的一大亮點是,進一步壓實了網路資訊服務提供者的主體責任,構建覆蓋事前監測預警、事中干預處置、事後追責懲戒的全鏈條閉環治理機制。

不過,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研究員、中央網信辦法律顧問支振鋒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規定》對平臺建立健全網路暴力資訊預警模型,及時發現預警網路暴力資訊風險的要求,落實起來存在難度。網路暴力最重要的就是事先預警,因為一旦發生,造成惡劣後果以後不可挽回。但是涉及的情形、主體比較複雜,技術上存在困難,下一步應該進一步完善相應的國家標準,鼓勵網路平臺完善技術標準,為監測系統模型提供進一步指導,讓《規定》進一步落地。

此外,《規定》還明確了多方主體責任。除了對平臺提出要求,還明確要求公眾賬號生產運營者應當建立健全釋出推廣、互動評論等全過程資訊內容安全稽核機制,發現賬號跟帖評論等環節存在網路暴力資訊的,應當及時採取舉報、處置等措施;要求網路論壇社群、網路群組的建立者和管理者履行管理責任,發現使用者製作、複製、釋出、傳播網路暴力資訊的,應當依法依約採取限制發言、移出群組等管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