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中早已充滿了汙染。

現在能適應海洋環境的生物也都發生了變異。

三隻眼睛的魚,腦袋上佈滿密集複眼的蝦,十幾只觸手的章魚...

由此及彼,我不信那些仇視人類的海族會好到哪裡去。

陸地上生存的我們,雖然也會因為大的水迴圈而不可避免得接觸到海洋汙染,但是那種接觸算是間接接觸。

收到汙染海水的影響會小很多。

那些海族生物能躲到哪裡去?

深海區域?冰洋區域?

他們無處可逃。

啊,是的,用人性ta來指代海族生物。

因為他們有思想有情感。

甚至在這個星球的歷史上,海族生物出現的時間都要早於人類。

從已經整理成雲資料的歷史記載,曾經海族的強大甚至可以將勢力範圍覆蓋到大陸之上。

那段歷史對於除了少數考古和歷史專業的研究員,和個別的歷史愛好者來說或許充滿了雲蒸霧繞的神秘感。

甚至可以當做是一種幻想類的小說進行閱讀。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那些歷史毫無意義。

無論是真實性、可考證性,都無所謂。

最重要的是,那段可能發生過的歷史距離現在太久遠了。

幾年前之前的事,具體發生了什麼,對於現在又有多少影響呢?

不過,對於我來說,那段記載還是挺有意思的。

我就是把那段歷史當作小說,這種娛樂內容來體驗的。

現在的小說題材在ai智慧的輔助下,早已脫離了文字和聲音的侷限。

作為體驗者,完全可以在ai的提示下一步步建立小說人物和場景的虛擬模型。

小說旁白,小說角色之間的交流互動,可以讓讀者享受到3d般體驗。

當然,這些都是付費專案。

小說家,作為職業已經消失了。

或者說,小說家已經轉型成互動媒體設計師。

純文字,或者文字加聲音的形式只存在於雲端伺服器,供少數懷舊群體進行調閱。

現在的小說互動性更強,體驗者可以選擇成為故事主角或者配角,按照已經設計好的劇情進行互動。

甚至可以探索隱藏劇情,重新定義世界觀。

不過即便如此,小說類娛樂仍然不是主流。

現在的主流是與私人定製的ai虛擬角色進行互動,以及各類可以深入互動的短影片。

前者不用說了,隨著與虛擬角色的不斷磨合調整,那些虛擬角色已經成為這個專案體驗者的靈魂伴侶。

沒有各種疾病,性格可以除錯,不會背叛,比真人可靠。

ai強大的算力還能讓虛擬角色實現與體驗者相近或者更深刻的思想觀點。

想要追星,就仿照自己心儀的偶像定製一個類似的,只要避開肖像權糾紛就可以。

想要重溫初戀的感覺,想要體會征服或者被征服的感覺...

想要一個小鳥依人,體驗溫柔似水...

想要一個放浪不羈,體驗放縱叛逆...

只要你有慾望有需求,ai虛擬角色都能實現。

只要一直不停的續費,自己“捏”出來的虛擬角色完全可以與體驗者相伴終身。

這類娛樂專案顯然被大眾認可而成為娛樂的主流。